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教育研究》2005,(2):51-51
“我国高等教育要将工作重心由前一阶段重视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正在此间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高等教育重心转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心的确立和转移,与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经历了院系调整,规模扩充,停滞,恢复重建,体制改革,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转移。通过对历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每一次高等教育改革与重心的变迁,国家政府都起着导航作用。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张;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至15.3%,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三次使用“内涵建设”一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教育部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根据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和形态布局方面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后,需要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快提升高等教育总体办学水平。可以说,内涵发展、内涵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话题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青海教育》2005,(6):56-56
在近日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高等教育重心转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体现,是促进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和全面提高.重视学生学习效果是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发展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重心应该从重视学校的办学资源条件转移至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近日举行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五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提出高等教育重心转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正逐步由前一阶段高度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为本、质量立校,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理顺各种关系,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质量保障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议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走向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趋向融合与稳定,在外控与自律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状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纳入法制轨道,组织机构健全规范,运转协调;在注重高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更强调质量标准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合作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10.
评估新模式:英国院校审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国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前沿阵地,以关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为重心,其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总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已实施近两轮的英国院校审计正是在长期实践中各方利益主体力量权衡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模式,也是迄今为止相对成功的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模式创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教育部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会上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就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时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是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特征和国际发展潮流提出的深刻命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将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行较大调整、高等教育“重心下移”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年,也是从以往单纯注重数最向注重质量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侯玉桃 《文教资料》2011,(32):153-154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命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关注质量、保障质量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建立优良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愿望日趋强烈。作者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在保障内容、方法,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现状的探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担负着重大历史任命。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工作。为此,必须切实保障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质量工程"。同时,高等教育也是人民群众和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领域,有关制度的建立和政策实施应有利于社会稳定,注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预警作用”的大事。这些事件传递着一条重要的信息:2006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进行重大调整的一年,其核心和焦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强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这也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正在由“目标理论”向“预警理论”回归,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则开始走向理性和相对成熟,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速览     
本科教学评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保障据2008年2月19日中国大学生资讯网: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将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长期现实。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新目标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  相似文献   

17.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已由数量转向质量,由规模转向内涵。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大学迫在眉睫的急务。当此之际,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发展节奏,及时调整政策取向,要关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走向,广泛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要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质量内涵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质量是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厘清“什么是高等教育质量”、“为什么提高”和“怎样提高”三个基本问题。从高等教育的本质看,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性概念,是指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毕业时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毕业后的个人表现和工作绩效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学生、社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都表示不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需要重视教学工作,加强实践育人,注重品质培育。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未来走向是:质量保障主体多元化、组织机构系统化、体系法制化,质量标准多样化、认证国际化、考察整体化、信息网络化、评估个性化和专业化以及质量保障全面化和发展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阶段,社会各界对教育质量也产生了担忧。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英美两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进行探讨,分析中国现今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特点,以对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