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班固以来,《文子》常被视作伪书,故其丰富的学术价值多被国内学者忽视。自1995年《文子》竹简释文刊出后,其思想才日益得到国内学术界重视。文章对近二十七年来国内关于《文子》思想的研究作了总结,将其分为三阶段:尝试期—基本成型期—成熟期,并从学派归属及学术定位、道论、道治、法治、军事、音乐、辩证法、人性论等层面对《文子》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子》一书,二十多年以前在道教经典中和在先秦诸子中的地位,可以说-在九天之上,-在九地之下.至1973年定州西汉墓出土了《文子》残本,它作为思想史的著作才得到人们的重视.《文子》从魏晋时代起,一直受到道教学者的重视.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置崇玄学,规定"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亦曰道举"(《新唐书·选举志》),其学问成了选拔人才的科目.天宝元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改《文子》为《通玄真经》,名列《道德真经》、《南华真经》之后,为道教的第三大经典,因而此后出现了不少注本.但是在道教之外,《文子》一书几乎没有任何地位.这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的《文子》书目下注的"似依托者也"一句话不无关系,但也同今本《文子》一书的复杂情况有关.以往学者们一方面由于见到的资料有限,一方面由于思想方法方面的原因,对《文子》一书一些问题的处理显然是简单化了.  相似文献   

3.
《文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即已著录,置于道家类,云:"《文子》九篇。"班固注云:"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然检今本《文子》,"周平王问"只存"平王问"三字,皆无"周"字。自《汉书·艺文志》之后,众多朝代史书的经籍志或艺文志中都有关于《文子》的记载。如《隋书·经籍志》载有《文子》十二卷,其注云:"文子,老子弟子。《七略》有九篇,梁《七录》十卷,亡。"《旧唐书·经籍志》云:  相似文献   

4.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日牍,书于竹版日简。”《词海》解释说:“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竹质简牍材料,史籍多载;以木制简,北方地区较普遍,不管竹质还是木质,据出土实物看,  相似文献   

5.
车录彬 《历史档案》2012,(1):120-121
《晏子春秋》(以下简称《晏子》)作为一部先秦时期重要子书,对其成书年代、文本源流等问题学界都存在不同意见。银雀山汉墓竹简本《晏子》的出土,为我们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一、竹简本《晏子》的年代学价值竹简本《晏子》1972年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全本共十六章,散见于今本八篇的十八章中,各章无章题,均另简提头书写,除第十五章外,起始处均以"·"号标识,各章文句大多与今本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6.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115号汉墓出土的一批汉简,简文有《孙子兵法》残简。简文发表以后,一些学者对这批木简作过研究。李零先生曾在《考古》1983年第六期上发表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汉简性质小议》一文,就《孙子》残简发表了极有见地的看法。李学勤先生在《〈孙子〉篇题木牍与佚文》文中也就《孙子》残简与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篇题木牍,提出了非常精到富有启发性的意见。他认为"竹简本的《孙子》不限于今传本的那十  相似文献   

7.
二、册的形制为了讨论册的形制,有必要分辨一下简与策、策与册的涵义问题。先说简与策。策原是竹子做的马鞭,后又转作树的细枝的意思。《说文》曰“策马箠也。”《杨雄方言》则说:“木细之谓之杪,燕之北鄙、朝鲜冽水之间,谓之策。”如果再联系到前面简有竹简、木简之分,以及南方用竹简,北方缺竹地区用木简,我们就可知道:策和简原相  相似文献   

8.
《现代出版》2010,(6):8-8
古代文字刻于甲骨、金石,都不能称之为书。中国书籍的起源,应该追溯到竹简和木牍。我国最早专门作为书写用的材料就是经过整治的竹片和木板。关于简牍的整治与制作,古书上有很清楚的记载。汉代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量知篇》中写道:“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为了防止虫蚀和霉烂,在书写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  相似文献   

9.
"老子曰"在今本《文子》中共出现一百八十五次,除少数出现在问答部分外,一般都冠于一章之首。这一点,很多人都提出过疑问。章太炎说:"所引老子,亦多怪异,其为依托甚明。"张成秋说:"其文皆称‘老子曰’,然不尽老子言也。"由"老子曰"的可疑,推论《文子》为伪书。对于这些指责,认为《文子》是先秦古籍的学者们在论述中  相似文献   

10.
善本书影     
宋嘉定六年刻本《孙子算经》宋刻本《春秋经传集解》汪克宽著《春秋胡氏传纂疏》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刊本l鳗网W啪正豪车汪克宽著《春秋胡氏传纂疏》元至正八年建安刘叔简日新堂刊本且一;圣A;点j‘§。习耐1叫引善本书影  相似文献   

1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中的《景公疟》记述的是晏子劝谏齐景公的故事,内容见于《晏子春秋》、《左传》等传世文献,现存竹简缺失下部多于1/4的部分。本文通过对竹简本与传世本的对比、竹简缺文的试补,证明整理者对竹简形制的推测是可信的。在此基础上对竹简进行了新的编联,并对简文个别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了疏释。同时发现,在比照传世本对竹简本进行复原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版本中关键语句出现的顺序不同,导致编联参照物的模糊,从而造成了编联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离骚集传》为宋代楚辞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关于它的作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仅有“宋本重雕,晋陵钱果之集传”这一简单的信息。本文作者在辑佚乐清钱氏家族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钱文子佚文《离骚集传序》,得知本书是宋代乐清人钱杲之在叔父永嘉学派后期代表人物钱文子的指导下撰写的,其撰写与刊刻的时间都在南宋庆元年间。本文利用谱谍与有关地方文献,对《离骚集传》作者的里籍家世及学术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四) 孙武春秋时兵家。字长卿,齐国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间,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主张改革图强,认为当时晋国六卿所进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其中亩大而税轻者可以成功(见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孙子兵法·吴问》)。认为“兵者国之大事”(《计篇》)。提出“知彼知  相似文献   

14.
孙子(前545—前470),名武,春秋末年著名的军事家。刘向《新序》说“:孙武、乐毅之徒,兼前世之贤将也,久将深奥,其事难知。”(引见《太平御览》卷二百七十六引)根据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孙武的先祖姓陈,本为陈国贵族,后因陈国内乱逃到齐国,至齐后为田氏,成为齐国的一大世族。由此可见,目前学术界关于孙子其人、其事、其书的研究,由于史料有限,有许多谜团并未解开,所以研究中尚有很多的分歧。本篇主要探讨《孙子》古版本、引文、相关的论文以及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一、古版本和引文银雀山汉墓竹简简本: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5.
今本《文子》中的叙述性语句在《淮南子》里为故事型材料,这些故事型材料存在着对话者的时代不一、史实张冠李戴、文字不准确等错误;同样见于二者的语句,也见于先秦其它古书,并非只有这两书中才能见到,这些情况均告诉我们,今本《文子》不是抄袭《淮南子》而成书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简牍     
在我国,比纸更早的传统书写材料是简牍。 现在通行的《辞源》说:“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曰牍,书于竹版曰简。”只强调了简牍在质料上不同,而对两者在形状上的区别并没说清楚。 目前在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竹简,时代最早的属战国时期。最长的达75厘米,而宽度不超过1厘米,厚仅0.1—0.15厘米。这样细长的薄片,无论如何是不能称之为“竹版”的。而且,随着文字记录普及各地,并非到处都有竹子生长可供制简,用木代竹来制简是很自然的事。考古发现表明,在汉代,与竹简同样呈细长薄片状的木简也非常流行。在敦煌、居延地区发现的数以万计的简,绝大部分都是木质的,只有  相似文献   

17.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校读》(以下简称《校读》)一书的作者侯才教授,是我国哲学弹论界一位知名的年轻学者。他对《老子》的研究,始于1998年下半年。当时他正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联邦德国进行学术访问。由于访问期间学术交流的需要,又适逢国内湖北荆门郭店楚基竹简《老子》考古成果发表,遂为作者系统研究《老子》,满足自己对祖国传统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的夙愿提供了契机。作音对竹简《老子》进行了重新校读和研究,并将其译成了德文。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德国学界《老子》爱好者的重视和好评。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加工整理,形成…  相似文献   

18.
编辑浅论     
(一)《说文解字》:"编,次简也."把写着字的竹简按次第排列、穿连起来,叫作编.编好的竹筒,也叫作编.《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编,指用皮带穿起的简册,为书籍之先诃.所以后来即称书籍为编,或编简连称.编次、编撰、编纂、编辑等等以"编"字为词头的复合词,意皆相近.辑,本训车舆,有聚集之义,与"集"通用,编辑,就是编  相似文献   

19.
《尹文子》思想博辨闳肆,学派归属难定。"道"、"名"、"法"、"分"是尹文子思想中的几个核心概念。特别是尹文子思想中的"分"这个概念,学界尚无关注,尤其值得探究。从尹文子思想的内在机理来看,其致思宗趣可以概括为"道→名、法→分",即以法体道,以名辅法,以法定分。  相似文献   

20.
“编辑”一词,最初见于《南史·刘苞传》,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辑,筐箧盈满。”许慎《说文解字》训:“编,次简也。以丝次弟竹简而排列之曰编。……从系扁声。”《说文解字》所释的编应为最初之意,就是顺次排列,如编列、编排、编印等。后来串联竹简的皮筋或绳子也称“编”,沿用到后代谓一部书或书的一部分也叫“编”。辑,有聚集、收集之意。《韩非子·说林》:“雨十日,甲辑而兵聚,吴人必至,不如备之。”《汉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