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越的生态环境是郑州被择立为王都的先决条件之一。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商人合理利用其优越的生态条件与资源,布局王都结构、规划王都功能,使商王都人地关系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郑州一时成为商代政治、经济中心。生态环境的优劣、人地关系的良否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随着王都的发展扩张、人口的增长,以及环境的变化,当原本优越的生态环境不再、和谐的人地关系难以维系的时候,迁都成为当时生产力条件下商王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邢台学院学报》2017,(4):62-65
关于谥法的起源有各种说法,一般认为起于西周初。甲骨卜辞中的祭祖卜辞记录了商代先王的名号,经过对这些商王称号统计后可以发现:四期卜辞以前的商王尊号一般采用表示大小含义的冠首词加上天干来称呼,而五期卜辞对商王的尊称则遽然发生变化,绝大多数冠首词都是文、武、康等表示褒扬意义的称呼,与后世谥法制度成熟后定谥的方式极为相似,这说明商末卜辞中的商王庙号已经具有了后世谥号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商代黄河不同于后世,长期安澜、水量充沛,具有发展航运的自然水文条件.商人与黄河关系密切,商族长期与黄河毗邻而居,商代统治重心即在黄河沿岸,其政治运作、经济发展都有赖于黄河航运.殷墟甲骨文中有关舟的卜辞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商代黄河航运的工具.商代黄河中下游干流及众多支流、支津都可以进行水运,商代黄河航运被广泛利用于经济贸易的运输、军事上的征伐及商王的舟游.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办学的起因 企业办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国家教育投资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六、七十年代,随着国家战略布局的调整,国家特大型、大中型企业随三线建设而布局到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人文条件较差,为了稳定这些企业的职工队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国家投资在这些企业内部建立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有些城市都是因企业而建。  相似文献   

5.
商代诸王与贞人集团对占卜权的争夺贯穿于整个殷商时代。随着神权衰微而王权的加强,贞人的权力逐渐被削弱,而商王的权力不断得到强化,商代占卜的主导权逐步从贞人实际掌握转移到商王手中,商王完成了占卜权的完全控制与垄断。商代诸王对于占卜权的控制与垄断,说到底就是对神谕神令之类信息及其传播的控制与垄断。毫无疑问,商王最终取得了占卜权即信息预测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低碳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新热点,注重低碳旅游景区建设有利于低碳旅游的良好发展。七星公园作为桂林山水与文化的典型代表,具备建设低碳旅游景区的自然及人文基础。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七星公园在低碳景区建设方面存在环保设施使用率低、疏于维护,部分设施安排不合理,环境保护不全面等问题。应该通过优化公园布局、开发低碳旅游产品与项目、建设低碳环保设施、强化低碳景区管理,满足现阶段旅游市场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需求,建设成为低碳景区。  相似文献   

7.
汪明 《学子》2015,(6):1
当学龄人口回落时,大量撤并学校;而当学龄人口回升时,则大量新建学校。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一种顺势而为的选择,但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教育设施布局的规划缺乏前瞻性。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首部《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20年)》,提出6年规划4099处教育设施,其中现状保留2190处、规划建设1909处,做到教育设施布局及规划"全市一盘棋"。区域教育规划是一幅勾画区域教育未来的蓝图,各地对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一些事关区  相似文献   

8.
关于武王伐纣的性质,笔者认为是国家之间的争霸战争。弄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分析商与各方国之间的关系。商王朝是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在这个联盟中,各方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商部落凭借其军事实力,确立其盟主地位。商王是商部族与其他方国名义上的共主,是“受命之君”,商王常自称“予一人”,意即其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方国首领对商王负有一定的义务,如祭祀、随商王出征以及一些礼仪上的贡献等等。  相似文献   

9.
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之第一目“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讲到商朝的政治制度时,简要介绍了内服与外服制度。对于商朝的这一主要政治制度,教材的表述为:“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商王对外服即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大型主题公园的宏观布局需符合依托地选择、依托地市场状况要求。微观布局要考虑到地价、交通等因素,设施布局原则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11.
区域教育规划是一幅勾画区域教育未来的蓝图,各地对此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一些事关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上,不重规划、不抓落实的情况仍然比比皆是,在教育设施布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不重规划,使得部分地区学校布局明显不合理,难以满足当地孩子的入学需求;由于不抓落实,导致该建的教育设施没能及时建好,教育设施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大班额"问题,给区域教育发展带来极大困扰。  相似文献   

12.
一、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学校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直观性文化,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包括学校的标识、教学生活设施、建筑与布局、道路环境、校园美化和周边环境等等,大到楼房、校道、栏杆、雕塑、操场等都应该以艺术标准来建设和布局;小到每种树木都应该标有科目、名称,还有校徽、校服、校报、宣传册、校园网、宣传栏、宣传标语、指示牌和信封等等,都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通州区通过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达标、创新资源整合模式等途径,全面推进小学规范化建设. 科学规划,不断优化小学教育布局.区委、区政府在教育布局规划上,注重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相结合.编制完成了《通州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布局结构调整规划》,系统指导教育布局工作.同时,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方案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对教育设施的设计方案进行联审,确保教育设施建设到位并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角度对开展城区教育设施布局研究进行一些探讨,试图阐明开展城区教育设施布局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地方政府制定教育设施布局(调整)整体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角度对开展城区教育设施布局研究进行一些探讨,试图阐明开展城区教育设施布局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地方政府制定教育设施布局(调整)整体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论单个企业布局还是成组布局,都是受自然、技术、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通常工业地域类型按等级层次可以划分为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工业带等.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矿业大学木工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原实验室布局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利用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系统布局规划方法,对实验室物流关系、非物流关系进行分析,在综合考虑各要素相关关系,包括占地面积、应急处理、教学管理等因素后,得出实验室设施优化布局最终方案。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SLP在实验室设施布局中的有效性,为实验室科学布局规划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晋中市榆次区按照中小学布局调整与高质量实施校安工程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城乡发展、生源分布等因素,结合晋中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区域内学校布局设施建设规划,并采取撤、并、扩、建、改等办法,因地制宜地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学校布点更加合理,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20.
沙丘即庇,庇之地望在今广宗。商代时庇地具有建都所需的地理、气候、人文、饮水、防洪等各种优越条件,古代都城的标志———宫室、庙社、苑囿和台在广宗遗址尚存、遗迹可查,故商王祖乙再迁都之地在今广宗,此后祖辛、沃甲、祖丁、南庚五代商王在此定都共9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