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近代著名记者黄远庸(远生)墓,不久前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莲花乡梅山村的山林中被发现。黄远庸(1885—1915),新闻记者。名为基,笔名远生,江西九江人。辛亥革命后,在北京任上海《时报》、《申报》特约通讯员。曾参加进步党。1915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被刺死。时年仅31岁。遗骸辗转运  相似文献   

2.
被称誉为“民初三大记者”之一的黄远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地位的专业新闻记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通讯文体的开创者。远生其人远生本名黄基,字远庸,江西九江人。1885年1月15日,他出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书香之家”。自幼聪明好学,追求自由。十七岁在江苏南浔公学读书时,就对专制制度不满,参与过学校里的一次罢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史研究者一致认为,民国初年新闻界著名的新闻记者,首推黄远生和邵飘萍。黄远生(1885--1915),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德化(今九江)人。16岁即为“秀才”,20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后到在日本学习法律,回国后,做官两三年后,开始致力于新闻实践工作。曾先后担任《申报》、《时报》的驻京记者,并积极为《东方日报》、《国民公报》、《亚细亚报》撰稿,还主编过《少年中国》周报和《庸言》报。  相似文献   

4.
黄远生是中国新闻史上划时代的代表人物。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以进士兼留学生身份而投身新闻业的“士”人。在他开始从事新闻业时,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还很低,那时士大夫的正途是“仕进”(作官)。只有穷途来路的文人才从事这种职业。当时也没有“记者”的称号,而叫作“访员”或“访事”。就连撰述论说的主笔,也被视为低贱甚至不名誉的职业。“各埠访员人格犹鲜高贵。所摭抬报告者,大率里巷琐闻,无关宏旨”。“至于国家大政事大计划,微论无从探访,即得之亦决不敢形诸笔墨,故报纸资料大半模糊而琐细”。直到辛亥革命后,“往昔文人学子所不屑问津之主笔访事”,才“美其名曰新闻记者,曰特约通讯员”(注一)黄远生又是我国新闻通讯这一报纸文体的奠基人。他写的北京通讯被专称为《远生通讯》。近年出版的《简明新闻学词典》,在《远生通讯》条目下,释为:“中国近代著名记者黄远生所创造的一种新闻通讯文体,始于1912年初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信》,驰名中外,影响很大。……”他  相似文献   

5.
1903年,黄远生19岁时,县试中秀才,乡试中举人,翌年京试又中进士,成为才名出众的“联捷进士”,誉满全省。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远生在新闻思想方面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基中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新闻记者必须有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自他从事新闻工作至海外遇难,仅4年时间,写下近百万字多种体裁的新闻作品, 在当时的新闻界独领风骚,成为民初记者中的巨擘,被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誉为“报界之奇才”。为使远生的精神发扬光大,激励后人,其生前好友林志钧费尽心血搜集、整理、编辑了《远生遗著》一书,从1920至1927年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四版,后又多次增补重印,这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报刊通讯集成为民初政界斗争与历史的精彩记录。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武器和信条是什么? 范长江(曾任《人民日报》社长,1970年10月被“四人帮”迫害致死)认为——真理是新闻记者唯一的武器,忠实是新闻记者唯一的信条。记者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邵飘萍(1884—1926年我国新闻史上著名爱国新闻记者)概括——记者“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朵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7.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Burnout)作为术语提出使用.20世纪80年代,“职业倦怠”被美国心理学家Mashach等人给予了更综合、全面的阐述.有意思的是,在随后的学术研究中,一直被誉为“无冕之王”的新闻记者出现在职业倦怠易发、高发的名册中.“国外心理学将当代人的工作紧张程度划分为10级,名列前几位的职业群体分别为矿工、警卫人员、飞机驾驶员、领航员和新闻记者.”①  相似文献   

8.
1938年4月1日,中国青年记者新闻学会(以下简称“青记”)会刊《新闻记者》在武汉创刊(“青记”的《新闻记者》与现在的《新闻记者》杂志没有关系)。而后,由于“青记”总会被查封,《新闻记者》在1941年1月出完最后一期后停刊。虽然《新闻记者》存在的时间不长,但其贡献远不止民国时期的新闻业,为中国整个新闻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通过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对《新闻记者》的文稿进行研读,对《新闻记者》中的新闻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远生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卓有成就的政治记者.在他以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政治家;从他开始,新闻的采访与写作业务受到重视,而“远生通讯”更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报界创一新局面,如梁启超之于议论也”. (一) 黄远生(1883-1915),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他出生在江西九江一个“书香人家”,因父亲一生在科举上不得志,从小就“为家人所促迫”而“陷于科举”.十六岁考取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一岁则成了进士,“以知县即用”.  相似文献   

10.
李政 《出版广角》2019,(10):61-63
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塑媒体生态的同时,也为传统新闻记者履行职业角色制造了重重障碍,经典传播学视角下记者所扮演的“意见领袖”“议程设置者”等角色被逐渐弱化,其职业身份日渐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记者亟须在职业调适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和独特魅力。文章就人工智能给新闻记者行业带来的冲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闻记者的价值重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隐性采访是被新闻记者广泛采用的一种采访形式,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的新闻采访活动中流行开来后,至今仍在被广泛应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前,许多新闻记者都会用此手段采集大量素材并在随后集中推出,几乎年年引起轰动。这些年,这种手段虽然不再像民生新闻勃兴之初那样被作为收视率的“必杀技”在电视新闻节目天天采用,  相似文献   

12.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收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这一条目,条目说: “简称‘青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新闻记者的组织。1938年在汉口正式成立,曾出版《新闻记者》月刊。1938年10月20日部分会员在长沙倡办‘国际新闻社’。总会后迁重庆。在解放区、国民党统治区的重要城市和香港设有分会。1941年4月,总会被国民党政府查封。”  相似文献   

13.
陈颖 《中国广播》2009,(8):26-28,51
眼下假新闻为什么有泛滥成灾的趋势?原因错综复杂,这当中,新闻记者被社会上提供的假线索“忽悠”,最终被误导炮制出假新闻也不乏案例。笔者试从假线索这个假新闻源头入手,就假线索为什么层出不穷、新闻记者应如何进行线索打假进行阐述,为新闻记者增强“防骗术”略支小招。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新闻界的许多同志对想象能不能引进新闻,以及新闻写作中能不能借助想象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有意义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新闻离不开作为思维方式的想象”(《新闻战线》1986年第9期)。“新闻不能排斥想象”(《新闻记者》1987年第1期)等等。读后觉得有商榷的必要。长期以来,想象确实是被视为新闻的“禁区”。  相似文献   

15.
在采访山西繁峙“6·22”金矿特大爆炸事故中,有11位新闻记者被矿主射出的“糖衣炮弹”击中,最终受到严肃处理。痛定思痛,新闻界应该花大气力在“自律、他律、法律”(“律”之义颇多,笔者此处只取其“约束”之意)上下功夫。常在基层走,自律记心头。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常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摘     
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新闻通讯文集辛亥革命后,新闻报道受到重视,新闻记者的地位有所提高,我国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新闻记者。他们所采写的新闻通讯,夹叙夹议,文字生动,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黄远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黄远生1904年考进士后不愿为官,留学日本中央大学,1909年学成回国,辛亥革命后投身职业新闻工作。他采访到一些较为真实详尽的重要内幕新闻,写成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文字流利畅达,善于捕捉细节,用事实说话,风靡一时,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第~个以新闻的采访和写作而负盛名的新闻记者。他的文集《远生遗…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向社会呼吁、或“提醒”别人的新闻记者,如今也需要被别人“提醒”一下了。看了新华社1991年11月12日的电讯《提醒记者》(见11月13日羊城晚报)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感到这个“醒”实在提得好,可谓振聋发聩! 提醒记者的是大连的一群工人——他们说:“请给记者提个醒,写稿时千万把咱工人捎上一笔。”他们又说:“现在有些记者就爱跟着领导转。在工地上常听说来记者了,就是见不到记者的影子。”他们还说:“请给所有记者捎个信,常到工人中走走……多反映工人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8.
张怀俊  张涛 《新闻知识》2006,1(11):39-41
黄远生是民初名记,被誉为报界之奇才。在短短的五年新闻职业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广受欢迎的通讯作品。邹韬奋曾回忆学生时代为远生通讯着了迷,说“每天跑进阅览室的时候,心里最盼望的便是《时报》上又登出了远生的北京通讯”,并认为“当他替《时报》作特约通讯的时代,实在是《时报》最有声有色的时代”。老一辈新闻学黄天鹏谈及远生通讯当时的影响时说,“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刘建明 《新闻记者》2003,(12):27-28
2002年第2期《新闻记者》发表了笔者的《“传媒入世”的杜撰》一文(以下简称《杜撰》)。接着,《新闻记者》第5期又发表了潘玉鹏先生的商榷文章《“传媒入世”并非杜撰》。《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发表的《如何认识“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一文(以下简称《如何认识“入世”》),也对笔者的文章提出不同看法。但是读过这些商榷文章,发现作者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文章,陷入自我争鸣,使学术讨论打了水漂。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同志加朋友”。这是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对新闻记者常说的一句话。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录兼管全省的意识形态工作,在与新闻记者打交道中,深知记者的甘苦。他常说:“新闻记者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作为省委,应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去年,湖北省党代会召开了,钱运录同志特别叮嘱会务组的同志,要把驻会新闻记者安排在省委书记、常委的对面房间,以利于记者的采访工作。记者们住进房间后,笑喜喜地说:“顶天立地临马路的惯例,这次被钱书记破了。”钱运录却说,“你们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