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全亮  马永兰 《武当》2023,(1):23-26
<正>前言《易筋洗髓返还功》也叫《易筋洗髓十四式》,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内外兼修、延缓衰老的养生长寿功法。共十四式(含预备式、起式、收式),44动,200张动作图片,40张针灸穴位图。《易筋洗髓返还功》是我们在数十年苦练精研中国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合理吸收多家拳术和内功精华,特别是梁式八卦掌、吴式太极拳、道家“返还功”呼吸大法等健身养生功法,经过长期孕育构想,反复实践体悟,反复推敲修改,整理创编而成。  相似文献   

2.
杨维 《武当》2003,(4):16-18
一、桩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有动的特点 形意拳的桩功以三体式为主,除有增强体质,为技术筑基的作用外,还别具技击内涵。武术谚语云:“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正因为通过锻炼把肌腱抻开,关节才能灵活,肌肉伸缩力大,尤能增加弹性和爆发力。运用到技击上,才能抻得长,放的远,打击力大。三体式桩功虽在静态中,却突出地强调这“抻筋拔骨”隐形于内的内涵作用。这正是构成形意动作开展、灵活、发劲迅猛刚实的基因。实际上,这一特色是从站三体式桩功就开始得到训练了。  相似文献   

3.
胡嘉玲 《武当》2024,(1):64-66
在“全民健身”和“老龄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松筋柔脊十二法对提升中老年人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理论方面对松筋柔脊十二法的运用进行效果说明,研究练习松筋柔脊十二法后对中老年的身体和心理的影响,探讨松筋柔脊十二法对中老年身心健康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松筋柔脊十二法的宣传与推广效率。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松筋柔脊十二法在中老年的身心健康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松筋柔脊十二法对中老年人的下肢力量、柔韧性、抑郁、焦虑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这说明松筋柔脊十二法是一种有效并适合中老年进行锻炼的运动项目,但还需加强松筋柔脊十二法的宣传与推广并继续加深研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气功“筋经功”是峨嵋派的秘传功之一。进则发力制敌,退则祛病健身,是“筋经功”独到的功效。笔者承继家传,修练此功已达四十年之久,受益匪浅,深感有向社会介绍、传播、发扬光大之必要。据考“筋经功”创于明末清初四川的一些僧道或武林高手。清代以来,由于官府严禁民间习武,凡练金钟罩、铁布衫、易筋经、金穴功  相似文献   

5.
柔骨功     
柔骨功,亦称少林软功。此功为习武者,必须练习的一种功夫,专练肢体柔软,身体轻灵。功分揉腿、揉腰、揉肩三部分。方法有压、搬、揉、耗等。有拳谚曰:“打拳不溜腿,一世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意指练腿腰的灵活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九真 《武当》2015,(3):68
中国古代养生术多源于道家,民间广为传承的握固、叩齿、咽津、鸣天鼓四法,被合称为"道家养生四宝",常做可强本固肾,延年益寿。"握固",是道家养生的常用手式,晋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导"握固守一"。具体方法是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弯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如握宝贝一般。古人认为握固有助于安魂定神、收藏精气,可使气血布散,辟邪防疾。"叩齿",是指将门齿相对,轻轻做上下有  相似文献   

7.
杜子宇 《武当》2000,(5):13-15
李派太极拳,对应“三才”,而成“三盘”主拳。但就其劲势特点,无非刚柔两架,密合阴阳相抱的生化机理。柔架的代表是天盘拳,它相应三十六天罡,故成三十六式。天为圆为阳,但取阳中之阴,故其风格绵柔、和缓、缠转、轻灵、圆活、流畅、温文尔雅,武林称其为“文太极”。但观其文,文中藏武;看其至柔,然柔中寓刚。它文火温养,突出心法,重在“留意”,运化精微,意在聚精固气凝神。循经走脉,畅达气机,融通一身,呼吸细匀绵长,密契开合动静。它讲究内外一气,拳功合一。刚架的代表是地盘拳,即“八法奇门拳”。  相似文献   

8.
《体育文史》一九八六年第五期载罗时铭《古代棋戏——双陆》一文,说:“双陆又名握槊、长行、波罗塞戏。”并引《唐国史补》、《谱双》、《通雅》为证,得出结论;“大概三国时称这种棋戏为双陆,北魏时称握槊,隋唐时称长行:宋以后又称之为双陆。”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按:握槊与双陆同为古代棋戏,二者之  相似文献   

9.
车星辰  郭新华 《武当》2006,(9):34-36,37
内功大架子,是西北疯魔拳械体系中拳功一体、内外兼修、体用俱备的重要功夫拳架。此拳既是疯魔拳门入门必练的基础功夫,又是“壮内坚外、抻筋拔骨、凋息走劲、抗打反弹”的高级功夫。  相似文献   

10.
张金普 《武当》2014,(5):19-20
太极功的修炼包括站桩功、太极拳基本功、转腰’尾间收功、前打丹田后打命门功、气贯四梢功、摇橹功、抻筋拔骨功和慢步行功等八项。  相似文献   

11.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包含了老子的思想和理论,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华,从太极拳的原理依据上来看,两者颇有渊源。太极拳中的“柔”与“慢”的原理与《道德经》中的“守柔”与“道法自然”的紧密联系即是渊源的印证之一。  相似文献   

12.
“铁臂功”是少林传统武术基本功的关键功法之一,内容包括:鼎功、猫行功、推起功、格臂功、运石功、铁球功、旋臂功、抖大杆子等;“铁臂功”不仅是提高手臂力量的锻炼方法,还可以通过它体会对抗中臂部肌肉力量运用的各种不同感觉,体会“以柔克刚,以刚制柔”技法的运用。“铁臂功”的训练是武术从基本功讨渡到宴战练习的基础功,  相似文献   

13.
张文 《武当》2010,(6):10-10
武当盘坐一指禅,又名“一指玄功”、“大力金刚指”、“一指金”、“一阳指”、“阴手一指禅”,是传统功法中鲜为人知的内家特绝技之一,是指功和柔功的完美结合。通过内外兼修,阴阳互炼,把全身的气与力集中到食指,以达到功禅合一,强身御敌之效。  相似文献   

14.
郭振亚 《武当》2007,(6):27-28
八桩是刘派八卦掌之入门功法,主要培养人体外在的协调拧转之能,撑筋拔骨之功,内在的鼓荡圆滚之劲,周天横行之功。一、夹(夹马桩)  相似文献   

15.
言良 《武当》2004,(12):32-34
明清古本《通臂拳谱》是现存罕见的通臂拳古传抄本,书中不仅详述有“六路母法”等通臂拳基本拳路,而且在通臂拳用法中还载有一些极富特色的技击招法、用法。其中就有“九躔、六靠、六扣”等为代表的实用技法。九躔踢法为人体“长兵”,放长击远;六扣为擒拿封闭,分筋错骨;而六靠则为贴身近战,跌打合一。  相似文献   

16.
岳武 《武当》2010,(3):10-12
武当五行养生桩是武当道学专家、全真教龙门派第22代传人武当纯阳门一代宗师刘理航所传承的正宗长寿养生功法之一。它的特色在于运用后天八卦之理,应对五行(金木水火土),通过特殊的肢体运动方式,作用于五脏(心肝脾肺肾),使身体得到综合性保健。有云:“骨者肾所主,力者心所主,筋者肝所主,气者肺所主,肌肉者脾所主。”练好此功,可达到筋壮、骨壮、肌壮、气壮、力壮等内壮强身,还可达到精足、气充、神溢而祛病延年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体的腰部,在武术技术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称“腰为中轴”“腰为主宰”“打攀不活腰,终究艺不高”。适宜青少年锻炼的长拳,腰部活动范围较大,其功夫性主要表现在一个“活”字:腰肌既柔又韧,柔如锦,韧如弓。柔者。做前俯后仰动作时幅度扩展,姿势开阔,韧者,腰肌具反弹力,在完成翻身、旋涮,折叠动作时敏捷而富有弹性。柔里含刚,韧中有速,这是武术腰功的两个方面。其中“韧”包括劲力、速度、灵敏、反应等肌体素质,因而也是区别于一般舞  相似文献   

18.
卢艳彬 《武当》2014,(9):34-36
(接上期)二、进中退步,退中进步,是八卦掌“刚柔相推”妙用的彰显。“变化者,进退之象也。”是随他势顺他劲而获胜的重要法门。《易经》是讲变化的,八卦掌效法之。就“变”与“化”而言,“变”包括“化”。“变”是柔变为刚,退变为进,变得迅速,变得隐蔽,迅猛异常。“化”是刚化为柔,进化为退,化他个和风细雨,风吹杨柳。就“变化”实质而言,变与化就是刚与柔的进或退。或是进中退步,或是退中进步。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筋健康视角,探讨人体经筋的生理常态与病理畸变,比较导引术“抻拉”与鹤拳“松匀”两种运动技术对经筋健康的贡献及差别。研究认为,两者皆可促进经筋“束骨”、“利关节”与“调经脉”的功能。差异在于,导引以“引伸肢体,动诸关节”的“抻拉”为总特征,整体“松紧结合”式的抻拔人体经筋,而鹤拳则强调“松匀”之法柔性舒展。运动实践中,采取两种运动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了“抻拉/松匀-疏解经筋-促进经脉-强化生命”的整体优化机制,最终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养生效用。  相似文献   

20.
“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衰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宇帆  吴敏 《体育与科学》1998,19(3):33-35,48
老年人的体能衰退伴随着机体的老年性退化,研究一套有利于改善老年性机体衰退的锻炼方法,更好地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能,可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易筋经”不仅具有充分调动和增强“元神”、“元气”的生理作用,提高大脑支配机体的能力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内状),同时还能发展肌力、提高筋、骨、皮的生理机能(外强),从而使“内状”和“外强”高度平衡地发展,达到机体本质性改善的效果。作者根据“易筋经”的功理功法,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相结合,对18位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人进行了测试,通过5个多月的练功在改善和提高体能标准和6项身体素质方面,都取得了满意效果。另外,易筋功还有好学易练,不受场地器械限制,不易出偏,便于推广等等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