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年在创作《梁祝》的时候,我和陈钢先生(那时候是陈钢同学)两个都是年轻人。我在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小提琴,我不是学作曲的,当时,俞丽拿、丁芷诺、沈西蒂、吕其岑(香港的指挥家)与我都是同班同学,现在都成为教授了。我是从浙江越剧团来进修的,他们是从附属中学上来的一年级学生,我们因为拉小提琴,学习的是西洋音乐,用的教材更多是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大师的作品,我们也学得很起劲。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6,(23):83-83
有“小提琴女神”美誉的德国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为了纪念莫扎特250周年诞辰,专门准备了三套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她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长达一年的巡回演出。穆特在华的演出选择了京、沪、穗三地。6月27日是她第三次登上北京世纪剧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接近书本的目的和态度,大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 以我自己的情形来说,由于出身浙东农村,童少年时期都在家乡的泥土气息里度过,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是一个私塾式的国民小学。老师指定的课外读物不外《幼学故事琼林》和《古文观止》之类;但我最喜欢的却是老师禁读的小说书,特别是《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封神榜》,因为所描写的人物都是我敬佩崇拜的对象。猜想想,《三国演义》里面的猛张飞,他在战场上根戈一声怒吼,竟能使桥下的水吓得倒流,何等威武;《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能够摇身七十二变,翻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该有多么令人吃惊;《封神榜》里面的哪吒太子,踩起风火轮,行走如飞,实在惬意非凡。因此,他们的形象经常出现在我的梦境里,简直成为我的伙伴。当时虽然并  相似文献   

4.
(一)先说爱情1977年夏天,我写出了《班主任》,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沉痛诉求,作品在当年《人民文学》杂志11月号刊发后,引出了一个纷纷以小说形式表达清算"文革"恶果的潮流。1978年5月,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使这个潮流获得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符码:"伤痕文学"。《班主任》、《伤痕》以及这个文学潮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5.
在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1]中,乾隆皇帝与毛泽东,像两座山峰一样,分别耸立在其历史叙事的开端和结尾。而这本书集中处理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在这两个伟大人物之间短暂而漫长的时光里,  相似文献   

6.
以获得1980年第53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为标志,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在西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影片虽然讲述的是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访问中国的旅程,但其反映的特定历史时期的中美关系,独特的视角使得影片的表达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本文力图探讨影像叙事如何与历史真实联系,认为原始经验、历史经验和历史思维等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影像如何成功呈现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7.
1922年2月,美国出版的《读者文摘》第一期,在纽约街头同读者见面,发行3,000册。59年后的今天,《读者文摘》已经在全世界发行3,000万册,增加了1万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里,各种版本的《读者文摘》,描绘出一幅色彩缤纷的背景。《读者文摘》远东有限公司经理韦克非,面带微笑,用热情的眼光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我是喜欢追本穷源的。于是,韦克非向我介绍了《读者文摘》创始人华莱士及其夫人丽拉的经历。华莱士自幼喜欢读书。然而,他的家境贫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和动力.编辑人员作为出版主体和内容创作者,其强大的选题策划和创新能力成为个人和一个出版社最核心的竞争力.201 2年1月,中国音像最高奖——中国金唱片奖评选揭晓,《潘寅林——中国小提琴经典作品》以选题精当、内容高雅、录制精良而获殊荣.本文结合《潘寅林——中国小提琴经典作品》的出版过程,就音像出版中的编辑策划与创新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在广州,当我们就组织变革的话题采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长兼《南方日报》总编辑杨兴锋时,他从《南方日报》的采编组织改革谈到传媒集团的组织架构。很显然,集团层面的组织变革是他正在思索和将要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冯象著,三联书店,2007某个午后,"我"倚在沙发上翻阅《古今符咒录》,当读到瑞士名医兼炼金术士巴拉色苏《论秘传智术》时,倦意袭人,昏昏睡去。一觉醒来,书却不翼而飞,直到半夜才发现,它好端端地躺在被单下。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正是鬼火森森的万圣节,这册《符咒录》"回到它的作者和信众身边去了"。有趣的是,茶几上的这本书,长期以来被一部厚厚的《死海古卷》压着。  相似文献   

11.
医文相通也许是历史的误会,1974年冬季,我这个毕业于兰州中医专科学校,曾经整天跟病人打交道的中医大夫,竟跨进了新华社甘肃分社的大门。打那以后,摆在我面前的不再是病人的脉搏和舌苔,不再是一张张痛苦而充满期待的面容,而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实践。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么,我为啥能从一个“山头”走到另一个“山头”呢?答案很简单:医文相通。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同“文、史不分家”一样,文学同医学也是“一家人”。譬如,中医药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都是用精练、严谨的古文写成的。在中医药史上享有盛誉的华陀、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相似文献   

12.
我是党报一手从通讯员培养成长起来的高级记者。 从1954年当农民写稿算起,至今已与“方格”田打交道40来个年头。前前后后大约写了1700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记者来信、散文、杂文、社论、调查报告、报告文学。同时,还出版了《大寨人故事》、《农业学大寨》、《社会主义实干家》、《大山情》、《记者酸甜苦辣》、《怎样写消息》、《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我欠妈妈的泪》等著作。 我上学读书少,串的行业不少,当过农民、民办教师、售货员、会计、县委机关干部、公社书记等。开  相似文献   

13.
邱宝林 《青年记者》2003,(12):17-19
作为国内知名的传播学者,戴元光先生在近20年的学术生涯中硕果累累,32岁时就写了我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著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迄今出版《现代宣传学概论》、《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传播道德  相似文献   

14.
我是党报一手从通讯员培养成长起来的高级记者。 从一九五四年当农民写稿算起,至今已与“方格田”打交道四十来个年头。前前后后大约写了二千多篇作品,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记者来信、散文、杂文、社论、调查报告、报告文学。同时,还出版了《大寨人故事》、《农业学大寨》、《社会主义实干家》、《大山情》、《记者酸甜苦辣》、《怎样写消息》、  相似文献   

15.
严歌苓是海外文学中的“多产多奖” 作家。《天浴》、《少女小渔》、《扶桑》、《人寰》、《谁家有女初长成》……她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笔触细腻然而很大气。从舞蹈演员到作家,严歌苓身上集中了艺术家的敏感和博学,这位获英文文学写作硕士学位的旅美作家,如今正在进行双语写作,尝试着在中国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上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6.
自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节目与观众见面以来,人们发现,电视人物报道的形态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从典型人物到新闻人物。具体表现在人物定位、访谈内容和节目风格方面。人物定位。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物报道大都是典型人物、模范人物。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东方时空·东方之子》,其定位是“浓缩人生精华”,虽然增添了许多新闻性的内容,但仍然是宣传正面人物,如行业精英、政界高层人士等。而《东方时空·面对面》把所报道的人物明确定位为新闻人物,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可能是典型人物,但更多的是新闻人物,甚至是有些社会争…  相似文献   

17.
《开塞小提琴练习曲36首》是十九世纪德国小提琴家 E·开塞写的一本小提琴初级练习曲,曲调不表现什么具体内容,纯粹是一种训练小提琴演奏者基本技法的书。借鉴小提琴这一外来乐器的外国训练经验,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无疑是有益的。这本书在文化大革命前我们就出版过,重印过。  相似文献   

18.
个人简介:戴元光,现为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952年11月生于江苏,15岁入伍。先学医,后学文,1982年底转业地方做编辑和翻译,1984年到兰州大学任教,1985年在复旦大学学习。1989—1990年,任美国夏威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EWC高级访问学者。先后承担过多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持过国家“九五”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八五”国家教委社科项目,多项省市研究项目。主要学术专著和教材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现代宣传学概论》、《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传播道德论》、《传播学通论》、《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等,论文有《论传播学的中国化》、《互联网与文化重构及社会分化》、《加入WTO后中国传媒面临五大问题》等30余篇。  相似文献   

19.
怎会想到我和图书馆的缘竟能结到从读者成为图书管理员呢? 我从少就喜欢书。起初只是在父亲开的小书店里看点连环画。念上小学,校里有个图书室,《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是我认字后读的第一本小说,接下去便是《党的女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虽  相似文献   

20.
舒琴 《大观周刊》2013,(7):14-14
《后宫诱逃》是莫扎特的舞台作品,是他的第一部喜剧杰作,也是他生前最为成功、最频繁上演的作品。这部“德国歌唱剧”显露出启蒙时代与人文主义的特征.使剧中人物可以在舞台上用他们富有表情的歌唱来充分表达他们的感情和情绪。在这部歌剧中洋溢着青春之羡,看这部歌剧就如纪念莫扎特青年时代,毕竞谱写此剧的时期,是莫扎特短暂生涯中最幸福的时代。我们不难发现.剧中女主角的名字就和莫扎特妻子的名字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