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主动构建为核心,倡导学生用“主动、探究、主动构建合作”的方式学习。这就涉及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而要解决主体性问题,就必须让学生根据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经验确定学习内容,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和展示工具,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最突出的表现是教师要求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并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对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观察、思考、分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逐步形成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组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设计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组织数学课堂数学,要求将数学知识置于丰富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投身其中,亲身经历的探索过程,以及问题的发生、发展,直至最终解决的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直观描述、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着眼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寻求主动理解和知识建构。我们把指导策略视作对学生学习活动中方式方法的选择、智力体能的整合、问题矛盾的解决的指导。因此,根据我校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特点,我们采取了适合学生、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客观实在的被动反映,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托所进行的主动建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的现成结论,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意义建构。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若能把需要研究和证明的定理、公式等纳入“问题”之列,把建立概念的各种特征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也归入“问题”范畴,把有关例题、习题融入“问题”系列之中,那么对其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过程就能成为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再发现”和“再解决”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这样“问题解决”活动中相关的数学思想、思维方法,不仅能作为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工具,而且也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从而慢慢学会探索新知识所必须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在河北省中小学广泛开展的科研课题,该课题已经列入国家“十五”教育科研规划。该课题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生的学习、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思维,主动实践。建构”师生互动,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语文问题”成了提高语文学习有效性的又一个抓手。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自主选择和确定语文研究专题.然后在专题研究中主动地去获取、应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语文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指的是把现实世界中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关的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或者用数学方法主动地去观察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有关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人的思维往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即“授之以渔”。那种“一问一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往往把学生当作应声虫。长期下来,不仅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还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发展。因此,对于新一轮的实验教师,不能再包办一切,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在“导”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有创新,哪怕并不完善,也要给予鼓励,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把问题解决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在自学中解决问题小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因此让学生自学课本是学会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创造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使他们学会边看边思考,边动脑边动手,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在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有些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教师适当的给予点拨引导进行解决。如教学“倍数与约数的意义”,指导学…  相似文献   

11.
目前,“自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董琼老师上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驱使我们在“自主”教学中新添一些认识。 一、让我们找到“自主学习”里学生学习的一种解放。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读,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地与同学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一系列的“主动”过程,是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所没有的,也正是因之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教师的观念,改变着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现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中学教研》2006,(5):22-23
发现教学法的提倡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他主张“人不是一个被动的有机体”,人们掌握一个概念、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发现教学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发现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学习者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现,由“消极应付”转化为“积极学习”.  相似文献   

13.
深度学习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大问题”又称“核心问题”,“大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复习课存在诸多弊端,本文利用“大问题”情境驱动学生积极探究,把知识和经验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让复习课变得“活”起来、“串”起来、“亮”起来,从而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王铸 《考试周刊》2011,(3):164-165
发源于本世纪初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把“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问题解决”模式比较偏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学生的主动质疑问难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探索一种以发展学生学习主体性为目的的“质疑意识”,进而使他们通过自身积极的学习、思考、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并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激发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它提倡教育应注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间题的学习活动。它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素质。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要改变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以发现法为教学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模式,增加实验实践性探究、综合实验题。探究性学习中几种关系的处理:学生主体性与老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基础知识学习与研究性知识学习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实验教学中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社会要求人们必须“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因此.为了使学生学会“生存”、“关心”、“学习”和“创造”之法.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改变我们老一套的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取主动“辞旧迎新”的态度,在我们的教学中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8.
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因此,教师要精讲之外,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学习,使他们自己反复体味其中的学习乐趣。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督促下勤学好问,达到“自得其乐”的境界呢?我认为,首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想学;其次是教给学生合适、恰当的学习方法,解决方法上的问题;再次是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学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取灵 《教育艺术》2006,(9):45-45,44
合作学习是基于发展学生个性,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终身化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组际、师生间的合作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克服集体授课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在充分肯定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小组群体活动的主体功能、互助功能,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法研究,促进学生“知、情、意、体”和谐发展,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何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终身理念,是当前英语教学中值得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让“洋思经验”贯穿于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