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众科技》2009,(8):2-2
在郑州花园口西的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打两条4250米长的隧道,清澈的汉江水将由此穿越黄河北上,向北方地区供水,形成长江南来水与东西向的黄河水流的十字立交,擦肩而过,江水不犯河水……当你的脑海里出现如此人文与自然奇观,一定难以想象,这一空间的穿越,应该穿越了多少工程技术的层层障碍。  相似文献   

2.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人曾如此赞美过被我们誉为“母亲河”的这条北方大河。然而时至今日,这“天上来水”的黄河已全然失去“奔流到海”的磅礴气势。事实上,自我国建国以来,黄河的下泄流量从逐年减少到1972年终于断流,从断流20余天到1997年断流226天,“母亲河”已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黄河流经中国9省区,从上游到下游,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水量丰富。(图③⑤⑥)而位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控制黄河上游、河龙区间和龙三区间三个洪水来源区,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悬沙)量的98%。入库站已积累了70多年的水文泥沙资料,建库后又积累了近50年的水库冲淤断面资料,还观测了7~8年的推移质输沙资料,集中体现了黄河多泥沙河流的特性。文章据此对黄河三门峡库区高含沙水流变化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黄河源头区作为研究区,选取2008年、2010年、2011年的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影像数据作为数据源,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方法,经过遥感数据处理、统计、分析,获取黄河源头区2008年至2011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数据。通过计算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直观地反映出黄河源头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年际间的动态变化状况。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黄河源头区的土地管理对策进一步进行优化,以期为同类地区的相关土地管理研究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白站在黄河之滨,瑟瑟弹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黄河上下,滔滔之势已渐渐隐去。且看下列一组数据:黄河断流自1972年开始,70年代最长年断流历时21天,80年代最长年断流历时36天,至90年代最长年断流历时急剧升高,从1991~1997年的7年中分别为16、82、61、75、122、133、226天;  相似文献   

7.
哪里还能剩下水?众所周知,水是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无论是河流水还是地下水,都存在一定的取用限量,涸泽用水的方式显然无理。我国属季风气候,径流分配年际或年内都极不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既不可或缺又无以替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水利部高度重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不断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黄河流域下游为例,在构建黄河水资源高效管理体系、水工程坚实保障体系、水生态统筹开发体系、水管理法制透明体系、水文化教化育人体系等方面开展探索研究,以期更好推进黄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破坏性极大的、含有大量泥石流和石块的洪流,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最容易发生。我国是多山的国家.泥石流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当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时.洪水或冰雪融化的水携带着泥沙、巨石混合成粘稠的泥浆.顷刻间奔腾而下.冲到平坦的地方才能停下来。  相似文献   

10.
黄麟  刘纪远  邵全琴 《资源科学》2009,31(5):884-895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斑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由于下垫面起伏较低则以草地覆盖度的轻度下降退化为主。草地退化时间过程特征的总体趋势是持续退化、后期加剧,前后两个时段对比可以看出草地退化比重和程度皆呈逐渐加剧的趋势,退化面积比重净增9.86%。地形因素的影响分析亦发现,研究区高寒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海拔4500~4900m、坡度5~15°范围内的阴坡。研究区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退化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的,而研究区人口和家畜数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类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发生的最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认为,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太阳的热量就把太阳系里的大部分水分赶到了火星轨道以外的远处,这些水至今还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土星环、木星的卫星、海王星、天王星以及数以十亿计的彗星之中. 但是地球距离太阳较近,为何上面竟然也有水!这些水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来自彗星? 近二三十年以来,主流理论认为,地球最初的水和有机物都来自地球之外,是由彗星和一种非常古老的陨石——碳质球粒陨石带到地球上的.碳质球粒陨石是一种富含水与有机化合物的球粒陨石,占已知陨石的5%.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中,一只狐狸说服一只狼相信月亮是由新鲜的奶酪制成的,这当然不是真的。大约40年前,当宇航员登上了月球,看到月球表面荒凉得可怕,别说奶酪,连一滴水也看不到。科学家们在研究了宇航员带回来的月壤样本后认为:月球上没有水。他们说,那些月壤“像骨头一样干燥”。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癍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山以北的广大地区由于下垫面起伏较低则以草地覆盖度的轻度下降退化为主.草地退化时间过程特征的总体趋势是持续退化、后期加剧,前后两个时段对比可以看出草地退化比重和程度皆呈逐渐加剧的趋势,退化面积比重净增9.86%.地形因素的影响分析亦发现,研究区高寒草地退化主要发生在海拔4500~4900m、坡度5~15°范围内的阴坡.研究区草地退化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已经形成,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退化的影响是长期、缓慢的,而研究区人口和家畜数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类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是草地退化发生的最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4.
水,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水,可是如果有人问你,"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也许你不一定能答得上来。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冉大川 《资源科学》2006,28(1):93-101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口至龙门区间以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保存率、保存面积以及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和淤地坝减水减沙作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用之于实际计算。结果表明:1970年~1996年,河龙区间及泾河、北洛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少径流5.456×10.8m3,年均减沙2.238108t,分别占对应区间及流域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总和的4.6%和22.9%;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量依时序递增;每年可为黄河下游减少淤积1.57×108t,减少冲沙用水45×108m3。1970~1996年河龙区间淤地坝年均减水减沙量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水减沙总量的59.3%和64.7%;河龙区间淤地坝的减水减沙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具有时限性及非持续性,据此提出黄河中游地区生态保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海为何不干涸 一对恋人在举行婚礼时常会对天发誓: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由此可见,浩瀚无垠的海洋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 有人估计过,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13.7亿立方千米,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1400千米。茫茫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史传说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故事,但是不能作为信史。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研究结果来撰写。因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誉为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的盛举。多年来,  相似文献   

18.
水,生命中最基本的、无可替代的资源;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1997年联合国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