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聚焦于二语习得中的"柏拉图问题"和"奥威尔问题"。前者关注语言习得中儿童以少量的语言输入和信息刺激就能获得完备的母语知识系统的问题,后者关注二语习得中二语习得者在有充足的认知能力,完备的母语知识系统和足够的语言输入的前提下,却又为何难以获得与母语相当的二语水平的问题。本文以对立统一的角度对二语习得中"柏拉图问题"和"奥威尔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这两者为二语习得研究的正反两面,建议二语习得研究在关注"柏拉图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对"奥威尔问题"表现出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新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二语习得过程中"逻辑问题"与"奥威尔问题"同时存在。重新审视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本质差异,认为儿童的母语习得是对世界进行认识与范畴化的过程中认知成果,即知识体系与语言同时建构的内容与形式一致的过程;而二语习得是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语言,是形式与内容相脱离的过程,为二语习得中奥威尔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输入、吸收和输出是其必要的关键环节。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将语言输入视为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Swain的"输出假设"主张可理解性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吸收是介于目标语输入和学习者中介语规则系统之间的一个有选择性的过程,被理解的语言输入并不等同于吸收,对语言输入的深加工有利于将其更好地转化为吸收。本文拟用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流程对二语学习环节中的输入、吸收和输出做出阐释,分析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开始关注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之间的异同,重点探讨语言词素和句法结构等内容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本文通过回顾"L_1=L_2假设"提出的背景,详细叙述语言习得发展模式中该假设在词素和句法结构方面的研究,指出无论学习者的一语背景是否相同,其二语习得顺序大致相同,从而试图证明语言习得机制的普遍性。最后,通过将该假设与"根本差异假说"对比,阐述其可取之处及不足之处,并评价了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构式是语言习得的基本单位,语言习应从具体构式开始。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入手,通过"构式习得、频率、语言输入"三者来考察一语和二语构式习得的关系。发现一语构式与二语构式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一语构式习得对二语构式习得有影响,具体表现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高巧云 《考试周刊》2013,(41):91-91
语言迁移的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受行为主义理论和对比分析假设的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认为第一语言在二语习得中起决定性的负面作用,称之为"干扰"。长期以来语际的相似性一直被人们忽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母语在二语习得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发现并分析两个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能够促进二语习得。语言教师不仅要关注负迁移更要重视正迁移,并充分利用语言的相似性促进语言习得,同时减少甚至避免负迁移。本文着重讨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作用和制约正迁移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相比较,"三语习得"表现出语言耗损与逆转性、相互依赖的复杂性、认知语言的优势性等特征。笔者从"三语习得"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优势、注重语言能力的保持和以开展三语语际迁移研究工作来优化该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8.
"二语习得"是从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类如何能够在学习母语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掌握第二门语言.国人学习英语存在缺乏语言环境的问题,因此"二语习得"理论能够为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价值.本文从"二语习得"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入手,结合当前我国高职英语学科的教学现状,探讨了"二语习得"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能够产生的正面影响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人们在克拉申"输入假设"理论中存在只注意输入,忽视输出的片面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认为语言输出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假设具有注意/触发、假设验证、元语言和增强流利性的四大功能,提出了学习者和教师在二语习得中保证有效输出的举措.这对于今后进一步开展二语习得的实践性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日益频繁,二语习得已经成为我们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一部分,其习得过程更是复杂多变。"洋泾浜"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Schumann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洋泾浜假设",并以此提出的文化适应模式理论对二语习得进行分析。两者是不同的概念,需要在研究中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1.
张序娅 《海外英语》2012,(2):100-101
Externalized approach and Internalized approach are two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s. Understanding the features of two approaches is indispensabl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And universal grammar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wo approach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Three accesses to universal grammar in L2 learning are explicitly described to state the second language is acquired.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心理学言语角度 ,以语言习得理论为基础 ,解析了儿童语言习得的方式和第二外语学习模式。文章指出语言学习不同于语言习得 ,但是后者的学习方式对前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第二外语学习模式也并不是一条完美而又固定的方法 ,但是却对外语学习起着积极的参考作用 ,能够帮助提高外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语习得的基础理论,包括习得与学得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得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将二语习得理论提炼加工成可供具体语言教学使用的方法,并运用于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习得环境,从而提高学习者学得外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以有无意识为标准将"习得"与"学习"区分为两个独立的发展第二语言能力的途径,并指出习得比学习重要得多。本文试图通过对二语习得中被视为重要错误来源的语内迁移现象的分析来谈谈对该假说的一些个人看法。从语内迁移看,"习得"过程也是有"意识"参与的,"习得"和"学习"互相联系,并且"学习"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年龄是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回顾了一些关于母语习得和二语习得的主要理论,然后对年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进行了解释,最后是将研究者的一些理论用于教学法中发挥不同年龄段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学习语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母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的差异,并由此得出启示,提出了借鉴母语习得的经验搞好外语教学的方法,即倡导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交际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认知角度看二语词汇习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汇学习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近年来学习策略一直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的重点,本文从认知心理学入手,探讨了词汇习得的认知策略,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调控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语言教学传统上采用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母语与外语这种二元方式来划分教学类型,而近年来兴起的“继承语”理论则认为继承语习得与一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均不相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提出继承语教学、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的三分模式。本文从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汉语教学的类型进行重新划分,认为华文教学就是汉语继承语教学,狭义的华文教学具有既不等同于汉语第一语言教学也不等同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提出针对汉语继承语学习者应采取相应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五个假设为理论基础的自然教学法是一种练合的外语教学法。它在广泛的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当今较有影响的第二语言习得流派之一.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As English increasingly become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many ministerial and educational organisations have identifie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e of Thai students in speaking English. While there is significant research devoted to developing software tools to support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y are mostly concerned with adult learners. This project focuses on addressing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to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an educational software tool referred to as the Total Communication with Animation Dictionary (TCAD), which supports learners in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new English lexical knowledge and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f Total Communication and situated learning.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CAD in improving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Early results are promising with increased learner eng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