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70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先后经历全面学习"苏联模式"、教学管理制度从分权走向集权(1949-1977),恢复重建教学管理秩序、建立"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1978-1984),下放高校管理权、增强教学管理制度弹性(1985-2009)以及逐步扩大师生权利、推进教学管理制度改革(2010年迄今)四个阶段的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型及国家人才培养需求转向的宏观制度环境变化密切耦合,高校与政府的权力重组及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权利衡平推动其变迁。但同时也发现,受制于高昂的固定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期望,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呈现出局部替换的渐进式变革特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渐进性制度转换、探索性制度置换、建构性制度微调等三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政府决策和社会市场需求等宏观性因素影响着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效应及高昂的运行成本等阻碍性因素使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产生路径依赖。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市场、学校三方的权力博弈。如何抓住制度创新的重要契机,不断突破路径依赖,是我国劳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张迅  蔡连玉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4,(2):30-40+120-121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单位制经历了形成发展期、尝试调整期、整体松动期和深化改革期四个历史阶段,其变迁深受国家治理范式转型、集体主义文化、新公共管理及国际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高校基于行政绩效与管理效率的诉求为单位制变迁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同时单位制变迁也由于沉没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大学单位制变迁带来了正面绩效与负面影响,大学治理改革既要借鉴单位制的积极要素,重塑教师对大学的组织认同;又要限制单位制的强行政逻辑,优化大学学术生态;还需良性改革单位人事制度,循序构建适于国情的长聘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走向成熟的阶段,变迁过程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初始状态的四个特征影响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限制了农村金融制度绩效的提高。为了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提高其支农绩效,必须彻底改变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鼓励和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加大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历史变迁可以分为调整恢复、规范初建、改革探索和深化改革四个时期且具有四个主题特征,即科研考核标准走向分类多元,考核方式日趋完善,考核程序趋于规范合理,考核结果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变迁是兼具断裂均衡、关键节点、路径依赖和渐进转型四种范式特征的混合模式,由政治、经济与文化所带来的国家治理方式转型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等外部因素形塑了如上制度变迁.本研究通过对制度变迁带来的绩效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教师科研考核制度的变迁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传统的工作模式被更新;提升了学术生产力,传统单位制被倒逼松动;推动了高校人事管理现代化改革,混合式绩效文化被形塑.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宏观管理制度的变迁分为四个阶段:行政主导阶段(1949-1977年)、政策推进阶段(1978-1992年)、法律定权阶段(1993-2009年)和规范治理逐步推进阶段(2010年至今)。变迁的过程以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嬗变为表征。基于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其变迁具有行政力量主导、多重因素牵引、强制中的诱致性、路径依赖的渐进性、稳定与风险的平衡等五个特点。未来的制度改革,要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高高校自主意识;又要落实高校话语权,重塑高校学术本质和育人本真。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深深地受到本国社会历史、习惯、文化、心理、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内社会习惯、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变化,更涉及到政府体制、意识形态等的更新。路径依赖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20世纪70年以后,被运用到技术变迁、企业制度变迁和社会制度变迁以及社会制度转型的研究中。本研究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变迁,以路径依赖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特点、变迁的动力、变迁的阻力、变迁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制经历了生产现场学徒制、学徒制向学校职业教育过渡、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四个阶段。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经典制度研究范式将学徒制的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立体、深刻的图景中。文化观念、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影响着学徒制变迁的方向,构建成本、学习效应成本、协调效应成本、适应性预期使学徒制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学校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学徒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学徒制制度逻辑的分析,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从转变认识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等三个方面优化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运用路径依赖的基本理论作为出发点,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改革中存在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家助学贷款改革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及其存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在新一轮制度创新中实现对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管理日趋规范和完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选拔制度,政府的理性选择和高校的理性选择使制度变迁出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但在制度变迁的历程中也出现了制度微调、转换、置换甚至制度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