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同志认为,以“档案关系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档案价值鉴定,始终也难以跳出“主体需求决定论”──我说档案有价值它就有价值,我说档案无价值它就无价值的主观武断的泥沼,从而使档案鉴定失去客观标准,可以因人而异地随便取舍。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价值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关系,这是因为价值关系本身就是实践关系。实践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在创造价值以满足主体的需要。所以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其结果是主客体的一致.即客体满足了主体的需要;而认识关系,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档案的文化价值 价值,简单的说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它是主体用来衡量、评价客体的尺度,是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它产生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价值来源于实践,本质上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评价尺度之间的统一。因此有学者将价值定义为“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它代表着客体主体化过程的性质和程度,即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合乎规律的变化与主体尺度相一致、相符合或接近的性质和程度”…。虽然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价值的大小最终还是取决于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意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批判了只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世界的这种旧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王龙龙 《大观周刊》2012,(38):17-1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道明了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从实践出发,对外界事物进行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可分显隐两层:显层的特点是“述而不作”(孔子语),只向读者转述(实乃复制)作者的文本,自己无大作为;隐层的特点是述而且作,在处理文本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此,马克思把“主体”与“实践”相提并论,可见对于主体的重视。具体说来,主体意识乃是实践者在认识  相似文献   

5.
赵永新 《大观周刊》2011,(43):146-146
“整体感知”是人脑对某一类事物综合的反应过程.是对学生大脑直接刺激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复杂的认识都离不开感知提供的材料.只有感知材料十分丰富时.才能形成事物的概念和理论。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建立事物的最初印象.是指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佳 《新闻记者》2002,(2):15-17
思 维是人脑反映、把握客观世界理性的认识过程。人脑作为一个“加工厂” ,它对外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有其相对稳定的思维活动样式 ,这种思维活动样式就是思维方式。新闻编辑在对稿件进行加工制作过程中也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 :在信息时代到来之前 ,由于信息量小、传播速度慢、受众素质相对较低、媒介仍处于抢滩占地的扩张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编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直线性、平面性、主流性和延时性的特点 ;以“知识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到来之后 ,潮涌而来的信息将每个人卷裹其中 ,个人接受信…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提起杂文写作,有的同志就认为杂文是战斗性、批判性的檄文,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是匕首、是投枪,因而总是片面强调杂文的“火药味”。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首先,从理论上看,片面强调杂文的“火药味”,不符合杂文的本来意义。所谓杂文,它既是战斗性的文体,又是文艺性的政论,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纵观历史,杂文写作既有“投枪”、“匕首”,也有“仁丹”、“薄荷”。有的是对旧事物的讽刺、针砭,有的是对崇高事物的歌颂、褒扬。以鲁迅、邓  相似文献   

8.
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人们对传播体系中的主体概念加强了研究。但是对主体的认识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主体是传者,有人认为主体是受众。总之,在他们看来,主体只有一个。这种看法不能解释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大众传播体系是由传者和受众共同构建的。没有传者,就没有受众;没有受众,传者的存在毫无意义,最终也会不复存在。节目传播环流是靠传者传播的内容和受众的接受、反应共同完成的。在节目传播环流初始阶段,传者是创作主体,决定传播内容的取舍,是传播主体,而当节目内容“及于受众”,受众则会对内容进行“选择”,还会将对内容的意…  相似文献   

9.
文贵于识     
才、学、识,古人视为写作者必具的素质,其中识尤为重要。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说:“文章首贵识”,“识为最先”,也有人说:“文以识为主”,“识为尤重”。何谓“识”,即表示作者对事物价值和是非的认识。胸中无识,“则理事情错陈于前,而浑然茫然,是非可否,妍媸黑白,悉眩惑而不能辨”,“惟有识则能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见识到哪里,笔尖就写到哪里,笔力的高低决定于见识的优劣,如果练习写作仅在字句上雕琢,本身就是缺乏见识的一种表现。“写新闻要什么见识,只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就行了。”此言大谬不然,任何一条新闻之中,都或明或暗窝藏着作者  相似文献   

10.
层次说——我们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绪引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历来颇存争议,概有“实体说”、“要素说”、“矛盾说”,“关系说”、“规律说”、“原理方法说”种种。从讨论的情况看,各家之说俱有己理,但要统一他说似也难。这种僵持状况本身已经暴露出旧的科学规范、旧的科学思维的局限,能否摆脱旧规,探索一条新的认识途径呢? 现代科学的新贡献是,认为科学本身是  相似文献   

11.
在大千世界里,报道选择什么样的事实进行报道,从什么样的角度看待报道对象以及如何挖掘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性步骤,它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新闻发现。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它的本质特征是“见人所未见,识人所未识”;新闻发现则是指报道主体对进入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事物有无新闻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我依然认为新媒体将取代旧媒体,我坚持“泡沫”论。本文主张“十字架”上做文章:学术研究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尽量展开去观察分析,我把它叫做在“十字架”上做文章。时空交叉形成一个“十字架”底座,论点放置于其上才较为稳当。本文相信这样新旧融合的辩证法:新旧事物的更替,总会有一个新旧事物共处于一起的过程,如果新事物没有取代旧事物的足够优势,共处将会持续下去;如果新事物具有足够的优势,旧事物一定会被新事物吸收改变。认为不同事物只能共生于一起不符合历史。技术发展的巨大潜力提供了新媒体取代旧媒体的巨大可能性;而人性的需要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又为其提供了最为强大的推动力。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没有的大变革时代,“要学会‘与第三次浪潮’和解”。什么是与时俱进?发现这里已经没有草可以吃,就换个有草的地方,这是动物的“与时俱进”,它只看到当下,人的与时俱进并不是只看到当下,一定是发挥想象力超越当下而有符合逻辑地高瞻远瞩。关于新媒体是否能够取代旧媒体,不是一个书斋里的玄学问题,而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事态有了重大发展,希望本文能够引起真正的争鸣,针对它的论据,特别是其视阈与方法进行有效地分析批评。  相似文献   

13.
张晓静 《视听界》2004,(5):29-32
“没有任何一种事物能绝对排除它对人能刺激出审美兴趣,那怕是一片草叶。”这样,某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完全要取决于主体对它的机遇,也就是说,正当主体处于某种审美精神状态中去注意了兴之所致的事物,那么这种事物就成了审美对象。面对丰富多彩、花样繁新的电视节目,人们手持遥控器选择频道时尤其如此,符合主体即时需求所关注的兴趣所在的节目理所当然成为收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说起新闻思维,有的同志认为,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大道无形”,思想越解放越好,思路放得越开越好,没有什么规范可遵守。如果有了“形”来规范,岂不限制了创造力? 这种看法有些形而上学的味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过程中存在和发展的。旧的“形”破了,新的“形”必然生成;突破了已有的限制,必然要形成一些新的规范。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矩”,就是事物运动的一些规范。新闻思维虽然是一种十分活跃和复杂的思维活动,但也还是有一些规矩是不能逾越的。 首先,新闻思维的天地虽宽,但有一个“紧箍咒”却…  相似文献   

15.
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律又称“法则”,是指事物客观运动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联系。列宁讲:“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律是特定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内在关系的真实反映,具有相对的客观真理性。人们在某种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认识过程,从事物表象的、外在的、事实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逆向思维”,也叫“逆反倒转思维”。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或“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变传统思维模式的由“因”及“果”为逆向思维由“新果”否定“旧因”,或由“新因”否定“旧果”,从而找出新闻事件采访的突破口,促进和提高采访效果。一、逆向思维是把握被采访对象心理、提高新闻采访效果的有效方法思维科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活动与其对事物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事物的态度是在思维过程中无声的变化的。二者之间表现为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即思维认识正确,被采访人对“新闻的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17.
姜竹潭 《青年记者》2009,(12):29-30
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来理解,信息是人脑对于客观事实的属性进行能动反映而产生的思想,是大众信息的邻近的属概念。笔者认为,关于信息的这个命题,其实就是创立控制论的美国科学家维纳表述的“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交换来的东西”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编者和作者是什么关系?不少人认为编辑只是跑跑颠颠,收收发发,抄抄写写,剪剪贴贴,是为作者个人成名得利服务的,是“附属品”。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办期刊离不开读者、作者、编者。读者是主体;没有读者,期刊就失去了目的,也失去了生存条件。作者是源头,各种文章靠作者来  相似文献   

19.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以事物能指与所指关系链的断裂,揭示了消费需求无限性的本质。研究发现,符号与物的转换表现为“升维”和“降维”的过程,而伴随事物符号化的是不断替换的意义;意义的替换总处于“稳定”与“变动”的间歇区间,消费主体可以发挥能动性,不失时机地在符号消费中寻求与他人的关系互动。不过,这种关系建构出的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归属与认同,其中映射出的身份焦虑现象值得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承认马克思是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转向唯物主义的,但又认为,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不是转向旧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两阶段一转变”说。从实际情况来看,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影响下并不是立即转向了新唯物主义。而是有一个崇拜、信仰、迷信费尔巴哈的时期,然后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在他的创始人那里经过两次转变才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