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读者常常希望见到栩栩如生的山水和农村的风光。这就要求诗人们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要富有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指出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写山水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王维运用最自然凝练、最富特征的语言描写山水田同,点缀成一幅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苏轼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文字代替绘画所用的线条色彩来展现具有诗意的画面,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3.
薛自军 《语文天地》2009,(10):35-37
古人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当古代诗人的兼济之志无法实现的时候.诗人们往往选择一条大同小异的道路——与自然为友.寄情山水。于是,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应运而生。说到山水田园诗,我们首先界定一下这个概念:所谓山水田园诗即以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歌咏对象的诗歌。  相似文献   

4.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为突出的特色,可以说达到了"诗情"与"画意"高度统一的境界。诗人王维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受,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灵性,意境优美,画面和谐,色彩鲜明,语言精确,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叹自然界的美好,自然生命的永恒,也会不自觉地领悟诗人那恬淡的心境,可以说,他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优美画面,更加让我们震撼的是,王维的诗中很少看到人的直接活动,却又处处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影子和灵魂,他的诗寂静空灵,意境淡远,诗人与物融合在一起,原来,诗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说,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真正体现了"物我合一"的"无我"境界。  相似文献   

5.
李娜 《现代语文》2006,(6):120-121
王维,是唐代的杰出诗人,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山水诗清幽明秀,恬静淡远,不仅有丰富的诗情而且有浓郁的画意。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是个非常恰当的评价。他晚年隐居终南山所写的《山居秋暝》即是此类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和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虽然大都描绘了自然风景的美,但二者的创作风格和观物方式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之美和渲染之美"与"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两方面。本文从异质文明视域来透视中国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异质性,并揭示其异质性的内在根源,以期为中西山水田园诗歌的比较提供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7.
田园诗是描绘农村风光、歌咏田园生活的一种诗体,其内容往往充满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安谧生活的热爱。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山水诗是描绘山水名胜、歌颂自然风光的一种诗体。诗人往往把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山水景物结合起来描写。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南朝刘宋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拓者,南齐谢朓也为山水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唐诗排行榜     
田园隐逸情怀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之中,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村民、牧人、渔父等的生活为题材,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田园诗兴起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以高超的技艺开创了田园诗体。随着唐诗繁荣局面的到来,田园诗出现了写作的高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诗人和经典的诗作。王维与孟浩然等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山水田园诗传统,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山水田园派。田园诗  相似文献   

9.
王维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活跃于诗坛的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称他为山水田园诗人,并不意味着他只写山水田园诗。其实王维的诗歌内容相当丰富,题材也十分广泛,但最能代表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艺术成就的,仍然是他创作的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造诣。他既是诗人,又工于绘画,还精通音律。作为一位具有广博修养的艺术家,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杰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常表现的题  相似文献   

11.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以山水田园为表现对象,充分调动各种表现技巧,运用多幅动态画面,营造出了空灵、寂静和物我相融的意境,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禅趣之美,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诗人自己的艺术视野,而且也有力地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最典型代表。本文采用分析对比等手法,结合诗歌创作理论,具体剖析了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并对这种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杜甫是唐代大量写作题画诗的第一人。其题画马诗占其题画诗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诗不仅表现出杜甫的精湛诗艺.而且反映了他的一系列绘画理论。他强调“写真论”,重要意义在于正确回答了艺术创作的源泉问题;注重“气韵”,达到“传神”的艺术境界;在诗中着意运用“烘托”来表现抒写对象。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workshop that combines nature photography and haiku poems writing with the use of smartphones in an outdoor educational setting. The workshop's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close to nature by observation and introspection. The participants use photography and haiku‐writing as means of visual and textual self‐expression. While wandering in nature, they take pictures and then write haiku poems inspired by them. Later they upload their photos to a WhatsApp forum created for the workshop. At this stage, they can write new haikus, inspired by the pictures taken by other participants, and upload them too. By the end of the day, the participants have a joint artistic product that contains all photos and haikus created at the workshop. The photographs that were chosen as samples for this article are analysed with interpretive tools based on semantic theory and Barthes’ methodology, an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hotovoice method's principles. The poems were analysed considering their content and artistic measures and in comparison, with haiku writing's principles, and then compared to the photographs’ visual content.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observing nature through the camera's eye and writing poems while close to nature can generate self‐expression and introspection. The use of mobile technology in the workshop does not intrude on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in nature; on the contrary, it is used to get the participants closer to it and to each other. The workshop described here contributes to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ful learning through art.  相似文献   

15.
邱易东在儿童诗的艺术构思方面作了全新的探索。他惯于撷取真实而独特的生活画面,将“画面式”括号和“倾诉式”括号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将儿童诗的画面效果和抒情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16.
阮大铖是明末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在他的诗集里 ,除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外 ,还有三、四十首“志时诗”。这些有感于“寇警”、“虏警”和朝政民生的诗歌 ,不仅与作者“诗而不能志时者 ,非诗也”的诗论相吻合 ,而且反映出作者处在人生低谷时期的特殊心态 ,同时也真实地映照出明末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朝廷党争激烈 ,百姓痛苦不堪的时代风云 ,具有相当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文章运用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态诗歌的“生态”思想内涵和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特征,从三个方面指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属于生态诗歌。  相似文献   

18.
元好问的诗学观与文章观迥然不同。对于文章,他追求一种"中和"气质,强调敦厚之义与含蓄之美;对于诗歌,他则追求豪爽奔放的气质,强调真情流露与慷慨悲歌。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明显优于文章创作。在《秋望赋》一文中,元好问摒弃了温婉中和的文章观,十分精巧地将他特有的诗歌观念融入其中,极大地提升了这篇赋的艺术境界,使其成为金赋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9.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工诗善画,所著《鸡肋集》共收录了二十余首题画诗,其题画诗不仅对画面作了生动传神的描绘,也借诗抒怀言志,而自画自题的题画诗卓有特色。晁补之具有深厚的艺术素养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匠心巧运,事诗如画,使得其题画诗与绘画作品相辅相成,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王维在其诗歌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他诗画意境统一的观念.“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自然也就体现在各个重要的创作环节上.(一)结构.三维的诗往往采用组诗的形式来写,每首诗都可构成一个画面,合起来可以集结成一幅和谐的全景画面.(二)炼材.王维诗善于捕捉形象和创造形象,在诗中体现出绘画的特点.(三)语言.王维诗善于运用词句描绘形象的声、色、光、态.这三方面在其诗中是融合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