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裘柏年 《中国集邮》2000,(12):23-23
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为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所撰,它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4大名,先后出现在我国的邮票上,但反映小说主题内容,形成系列完善的全套邮票要数《水浒传》邮票,它是我国自有邮票以来的第一套系列邮票,取材于古典长篇小说,搬进国家名片雅堂之中。它用有限的画面,把《水浒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主要的英雄好汉刻划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殷敏 《集邮博览》2000,(3):39-39
1999年新邮随着本世纪的最后一套邮票《20世纪回顾》的发行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样,1999年国家邮政局总共发行邮票20套。在这20套新邮中,要挑选出其中最好的和最差的一套邮票,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笔者之所以说难是因为99年所发行的新邮中即没有诸如《岭南庭院》那样粗制滥造的邮票,也没有如《中国人民警察》那样错误百出的邮票,因此,要从99年所发行的新邮中挑选出一套最差的邮票确实有些难度。  相似文献   

3.
吴荣先 《中国集邮》2001,(11):17-18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古典学名邮票,加上1983年和1984年发行的中国古典戏曲《西厢记》和《牡丹亭》,合称为“四二曲”邮票。这些邮票,设计堪称一流,市场反映极好。不但在集邮界,而且在海外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热门题材不嫌多,澳门、台湾省和某些国家,近年争相发行“四”邮票,对于补充我国“四二曲”邮票的不足与组编中国古典学专题,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潮 《上海集邮》2003,(10):4-4
本刊讯从8月起,我国发行的邮票登录万国邮联邮票编码宣传WNS网站,首次登录该网站的邮票共4套--2002年发行的《珍稀花卉》、《步辇图》、《长臂猿》和2003年发行的《杨柳青木版年画》。 WNS是世界集邮发展联合会(WADP)和万国  相似文献   

5.
《兜兰》邮票以对角线45&;#215;45mm(菱形)亮相,但这套邮票称为“(菱形)邮票”,实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从国家邮政局获悉,由于情况的变化,根据需要,对今年下半年7套邮票的发行日期进行调整,同时再增发一套邮票,一套邮票取消发行。 今年上半年,国家邮政局曾在5月19日增加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1套1种。以及将《网  相似文献   

7.
正把新中国发行的屈指可数的十多套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归入"佳邮"行列,一般是不会引起异议的。事实上,即使以一年一度、广受瞩目的"佳邮评选"来衡量,这些邮票也大多与佳邮称号有缘。新中国于1980年首次举行"建国三十年最佳邮票评选"时,刚刚发行于1979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邮票即戴上了佳邮桂冠,初显这类题材在广大邮人心目中的地位,此后发行的《红楼梦》《西厢记》《水浒传(第一组)》《三国演义(第一组)》古典文学名著邮票,又相继在1981年、1983年、1987年和1988年被评为佳邮。即使承袭着《西厢记》邮票风格的《牡丹  相似文献   

8.
1968年5月1日,文7《毛主席诗词》余下的9种邮票发行,这样文7全套14种邮票发行完毕。而第二套《毛主席诗词》邮票也在是年的计划外着手安排。据《中国邮票史》第八卷披露:"1968年8月13日,邮票发行局还曾上报一套‘毛主席诗词'邮票,  相似文献   

9.
邮票目录是集邮者的主要工具之一。见到塞尔维亚和黑山的《邮票日》邮票上有几本邮票目录(图1),于是便饶有兴趣地对票图进行考辨。 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宣布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图示邮票于当年10月24日发行,画面上出现3本邮票目录。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诗词邮票中,除了一套未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邮票以外(参见100713、100813),还有一种撤消发行的“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邮票。据(《中国邮票史》第8卷介绍:“1967年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0周年,  相似文献   

11.
骆延峰 《集邮博览》2013,(10):61-62
2013年4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捣练图》邮票1套3枚,小型张1枚。这是继《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步辇图》等之后,我国再次将古代风俗画珍品展现茌邮票上。《捣练图》的作者张萱是唐朝著名画家,当时的京兆(陕西西安)人。  相似文献   

12.
邵春华 《收藏》2007,(7):150-150
10年前,笔者在集邮市场上购得一枚香港《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后经查阅《香港邮票目录》,方知这枚与另外一枚“壹圆”面值的灰绿色邮票组成一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香港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它是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在香港沦陷期间,冒险在关押他的集中营里设计的,邮票上的中文也是他精心书写的。  相似文献   

13.
我对新世纪第一套邮票《世纪交替千年更始——迈入2l世纪》的设计难以恭维。  相似文献   

14.
赵宁 《上海集邮》2000,(1):40-40
1994年美国《鹤》邮票的一个邮局全张上,全部20枚中有15枚发生复印。 这套《鹤》邮票为中美联合发行,由中国詹庚西和美国克兰斯·李联手设计,美国的2种邮票面值均为29美分,异图相连,并在全张上交叉排列,每一全张包括10套。 复印的全张如图所示,上面两行是红色面值和黑色图名的复印,第3行邮票仅是红色复印。 1998年4月间,美国一邮商曾向邮票承印厂美国印钞公司查询产生这种复印的原因,被告之有可能是影雕套印时保证印版位置的电子眼发生了失误。  相似文献   

15.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13,(11):15-15
《集邮博览》2013年第5期发表的署名文章“初探‘念’圆邮票”,对民国时期孙中山像等一些邮票上8"920圆面值,不用大写“贰拾”,而写“念”,作了分析研究,称“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或者说这套邮票设计的决策者是上海、江、浙吴语地区的人,至少是熟悉吴语方言的人。在只能各嵌一个字,而不能打破均衡局面的情况下,想到了吴语方言中的‘念’  相似文献   

16.
宋晓文 《上海集邮》2003,(10):3-3,F002
《梁山伯与祝英台》邮票是国家邮政局继《许仙与白娘子》、《董永与七仙女》之后发行的第三套"民间传说"系列邮票。这套邮票的设计者是著名连环画家、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高云先生。早在1987年,高云先生就与邮票结缘,以工笔重彩画技法创作设计了《旅行家徐霞客诞生400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月13日,香港发行《岁次壬午》(马年)邮票(为香港生肖邮票第3辑第3套),另有小全张、无齿小型张,与邮票同图邮资片全套4种。 邮票设计沿用本轮生肖邮票风格,以剪纸技巧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国发行的邮票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出现新面目。创新为邮票发行带来了生气和活力。本文介绍一束相关新闻。 新西兰邮票上的新标记 新西兰曾在1997到2000年发行的6套《千禧年》系列邮票上,加印了一种特殊标记,即新西兰北岛和  相似文献   

20.
继1979年7月20日发行T40《东北虎》邮票一套后,国家邮政局又于2004年8月23日发行2004-19T《华南虎》邮票一套,实现了我国主要虎亚种在邮票上的大团圆。 《东北虎》与《华南虎》邮票同为动物题材系列,两套邮票的规格、整套枚数基本相同,而且图案也都采用国画,因此这两套邮票从外观上看,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前后呼应”。这两套邮票发行前后相差25年,通过对比赏析,可以看出我国近时期邮票设计与发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