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蝇王》讲述了一群男孩子们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的经历,以及他们在荒岛上如何堕落为野蛮人。作者把社会的缺陷归结为人性的缺陷,因此这本书是人性悲剧的寓言体。其主题是通过分析人性的罪恶来说明社会的罪恶。海岛上的物理空间,孩子们之间的社会空间以及他们的精神空间都折射出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章将从具体存在的物理空间,人物构建的社会空间和表征叙事艺术的精神空间来分析威廉姆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并通过冲突来寻求精神上的救赎。  相似文献   

2.
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文化批评理论,20世纪70年代提出,90年代中期确立,在20世纪末成为文学理论的“显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面对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现状,生态批评通过对文本的生态学分析使人们对全球的环境问题重新提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蝇王》是英国作家戈尔丁的代表作品,它反映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和“人性堕落”的主题。本文尝试揭示小说中隐含的存在主义思想,进一步阐释作者的存在主义态度:现代世界是缺乏理性的社会,由于人性本恶,人类的一切救赎行为都将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对"人类中心论"及"男性中心论"的批判出发,分析小说《蝇王》中男性对自然的剥削及对女性的压迫,得出本是生态乐园的珊瑚岛有其毁灭的必然性,以期为这部作品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为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关系提供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最负盛名的作品。故事中的孩童们因乘坐飞机失事,迫降到一座孤岛上之后,大肆破坏环境,导致岛上自然生态严重失衡。由于远离了道德和文明的约束,迫于生存的压力,孩子们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派别之争,形成了病态的社会形态。自然生态的失衡和社会生态的病态发展终将导致人类精神生态的畸形—被异化的人性,为了追逐权力,原本单纯的孩童们自相残杀,变成了嗜血的恶魔。从中可以管窥到戈尔丁深邃的生态观: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畸形的精神生态才能恢复正常,精神危机才可解除。  相似文献   

6.
小说《蝇王》情节中的冲突要素在性质及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而其思想方法冲突的表现则更为复杂,这些特点是该作品形成丰富主题和多重文本寓意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后殖民生态批评关注"空间",强调"他者"。在威廉·戈尔丁有名的寓言小说《蝇王》中,以拉尔夫为首的一派和以杰克为首的另一派之间围绕权力展开的争斗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实物"(眼镜和海螺)和"空间"(划地为界)的争夺上,真实再现了成人世界;而小说中猪崽子遭受到的来自众人的歧视,以及小家伙们被大孩子欺凌的事例,则在某种程度上影射了后殖民生态批评中殖民者对被殖民者进行的边缘化和"他者"化。  相似文献   

8.
《蝇王》展示了人的内心和人类社会中日神与酒神精神的冲突。主要人物拉尔夫和杰克都具有两种冲动,日神力量主导拉尔夫的心灵,而酒神暴力则吞噬杰克的心灵。这两种力量的抗争以日神力量的崩溃告终,导致孩子们的退化和岛屿社会的瓦解。小说结局暗示酒神的威力必须要由日神力量加以克服,才能使人和社会不至于因为酒神的泛滥而毁灭。  相似文献   

9.
威廉·戈尔丁是198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自他的成名作《蝇王》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意义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通过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以及对小说中西蒙、拉尔夫和海军军官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等多层面的分析,来否定《蝇王》是一部悲观主义作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由于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缺失,《蝇王》被认为是男性文本的代表作,而戈尔丁则是男性话语的代言人。从立意主题和人物刻画两方面对其进行解读发现,作者并非"菲勒斯中心文化观"的支持者,相反,他对这种文化观持怀疑态度;女性角色的缺失并不是对女性的否定和忽视,这种缺失凸显了女性在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蝇王》是寓言体小说,其通过赋予故事中人物和实物以象征意义对现实社会进行折射,充分表现了社会中人类内心善良的一面是由于后期教育、社会习俗以及法律法规等文明的因素所赋予的,这些善良因素一旦缺乏了文明的束缚,人本性的邪恶将会暴露无遗,导致社会的灭亡.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代表作《绳王》,大量地、多层次地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作品中的人物及事物以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从而使小说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速的内涵。本文从实物、背景和人物三个方面,对象征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及其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戈尔丁的文学思想作了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蝇王》之象征体系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戈尔丁的《蝇王》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且营构了一整套象征体系。文章通过象征体系隐喻性地揭示了人的境况,表现了作者对人的关怀和对人类本质的怀疑与思索。作者从题材背景、人物形象及实物意象三个方面的象征意蕴入手,剖析了戈尔丁作品的象征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蝇王》中的神话原型一直是批评家孜孜不倦加以探讨的主题。但很少有学者发现,西蒙的遇难是一个新的切入点。从这一点,可以更清晰地探讨作品中日神在和酒神、大母神冲突之后的命运,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角度,从而在对现代世界以及人本身的思考上获得更深启发。  相似文献   

16.
《蝇王》是寓言体小说,其通过赋予故事中人物和实物以象征意义对现实社会进行折射,充分表现了社会中人类内心善良的一面是由于后期教育、社会习俗以及法律法规等文明的因素所赋予的,这些善良因素一旦缺乏了文明的束缚,人本性的邪恶将会暴露无遗,导致社会的灭亡。  相似文献   

17.
戈尔丁的所有作品都饱含寓意,尤其是《蝇王》这部小说,更是将古典文学、神话、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义等融为一体,可谓其众多作品中的典范。而整部小说中,有一处更加升华的哲学内容,并没有被广大文学批评者所关注,即戈尔丁的二元论。基于此,从六个方面详论戈尔丁在《蝇王》中所阐释的二元论,原罪与本罪的关系及转化,以期从《蝇王》的写作手法中还原作者最真实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的杰克和他的猎手杀死了猪崽子和西蒙。小说结尾,他纵火烧岛,追杀拉尔夫。因为他的残暴,大多数评论家认为他是恶的代表,没有理性。事实上,杰克做这些事只为一个目的——打败拉尔夫,当上孩子们的领袖。他的种种恶行都是在工具理性驱使下完成的。通过理性的计算,他试图寻找一个最恰当、有效的方法来达到目的。他操控自然界的物品,毁灭一切阻碍他成功的事物。最终,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同时他的行为也导致了孩子间的疏远、战争、分裂,以及原本伊甸园似的小岛的毁灭。  相似文献   

19.
《蝇王》描述了一群在全球核战争中被疏散到荒岛上的男孩企图自创有序的统治,但因缺乏文明的限制而回复到野蛮和兽性的故事。作者戈尔丁借此探讨了人性固有的黑暗这一主题。本文试从原型的角度,把荒岛上儿童的行为当作一场罪恶的成年礼,就此挖掘出一个沦落的乌托邦上童真泯灭背后的现代寓意。  相似文献   

20.
威廉.戈尔丁是20世纪英国较有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因而他又被西方评论家称为"寓言编纂家"。本文就是要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解读他的代表作《蝇王》。本文将通过呈现《蝇王》中表现出的伦理混乱,揭示出岛上的小孩,以至现代人的伦理困惑,探究人类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