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现状、沟通在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及与女性馆员沟通应采取的策略,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发挥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最佳职能。  相似文献   

2.
白清礼 《现代情报》2011,31(7):27-31
图书馆无形资源评估可从图书馆组织文化、馆员价值观、馆员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馆员知识共享、图书馆知识资源、图书馆和馆员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工作流程、图书馆美誉度、反馈机制、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提升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介绍了学科馆员的概念和学科馆员制度的由来,从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明确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深化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时期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21世纪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素质和图书馆馆员必备的能力,并探讨了图书馆馆员知识更新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浅谈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图书馆学科馆员产生的时代背景,着重阐述了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产生和建立以及学科馆员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员素质是推进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建设的生力军,馆员的素质是推进图书馆建设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现状与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的矛盾日见显著。本文就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现状、应具备的素质和提高素质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更好地推进高校图书馆建设,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鑫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23):127-129+132
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指出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提出了国内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研究要从定义入手,重视概念辨析,界定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内涵;要从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实践工作出发,密切联系现状,把握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实际情况;要用制度来保障,完善制度标准,规范高校智慧图书馆馆员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非图书馆专业馆员的存在情况和素质现状,提出了提高非图书馆专业馆员素质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长期必要的工作,并就提高高校图书馆非图书馆专业馆员素质的具体方法与途径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图书管理工作要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就必须有高素质的图书管理人才做保障,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通过对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目前图书馆馆员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提高馆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了解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现状,结合学科信息的智能化社会化特点,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的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素养和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加强馆员思想教育和修养技能着手,总结探讨了如何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对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阐明了学科馆员的定义,并从管理和服务的内容、理念和方法探讨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学科馆员在图书馆建设中所起的公关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管理者和馆员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人际交往中的语言艺术。提出了如何运用语言艺术处理好管理者与馆员、馆员与馆员及馆员与读者的关系,以此进一步推动和谐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相应地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提高馆员素质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催生了图书馆数据馆员的产生。文章从图书馆数据馆员数据知识结构体系研究的意义及文献型数据内涵,图书馆数据馆员内容文献数据库的类型知识结构体系,格式文献数据库的类型知识结构体系,开放获取文献数据资源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及图书馆数据馆员的数据搜索、获取、管理、服务数据知识结构体系等方面,对图书馆数据馆员的数据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林晓南 《科教文汇》2008,(9):148-148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也相应地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素质的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相应素质,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提高馆员素质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优秀的图书管理与信息服务专业知识与能力素养以及良好的心理素养与身体素养。提出了提高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馆员专业素养的途径有:学校优化图书馆馆员的选拔机制;学校加强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图书馆馆员加强自我学习;强化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7.
刘珊萍 《金秋科苑》2010,(14):220-220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进和建立,推动了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的重要作用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刘珊萍 《今日科苑》2010,(14):220-220
学科馆员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进和建立,推动了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的重要作用和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图书馆界引入了现代管理新概念-以人为本。而这个“人”,包括馆员和读者,即认为: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馆员是主体;而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读者是主体。不管是在图书馆管理上,还是在图书馆服务活动中,馆员都发挥着主体作用。我们只有认识到馆员的主体作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本文系统阐述了馆员对图书管理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熊武金 《内江科技》2009,30(11):8-8
大学图书馆馆员制度的建立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并提出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