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坚持同步改革,加快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 1.邓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深刻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邓小平同志的这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 ,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正在着力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1999年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教育部等 7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同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目前 ,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 ;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等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 ,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 ,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教育是国之根本,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细数曾经的两会提案,我们不难发现,科技与教育都是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科技创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胡主席做的十八大报告只有一处提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就是科技创新,并把它放在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政府也不断深入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科技体制改革、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的政策措施.但在中国经济不断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引发了一定的讨论:政府在经济工作中职能是什么?政府工作人员的权限应该在哪里?是否有些权限已经超过了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挑战能否解决,可能都与我们能否解答这些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5.
杨国安 《软科学》1989,(1):17-19
<正> 近两年来,四川省的科技体制改革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为重点,推动科技长入经济,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三大,确立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首要位置,小平同志最近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为科枝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技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的繁荣,奠定了思想基础。一、进展与变化四川科技体制改革,始终以有利于释放科技能量,促进生产力发展为目的。不断解决旧体制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科研与生产脱节,科研与市场脱节;二是科技人员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坚持从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科技人员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并注意同经济体制、教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的宏观管理:从公共管理走向公共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原有的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在新的科技创新理论以及新的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重构。推进科技创新的公共治理,要准确把握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并充分发挥非正式关系的作用。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自身职能的转变,为第三方力量的发展腾出空间;第三方力量应勇于探索,积极回应科技创新宏观管理体制的转型,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涵义及其在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加快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新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改革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并在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经费投入等方面子以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8.
高杰 《中国科技论坛》2007,(4):11-14,46
现在粒子物理正处在酝酿革命性突破的关键时期,国际直线对撞机(ILC)为国际高能物理及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的主流之一。中国作为经济和科技大国,应该和必须参加,这有利于在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上大幅提升中国基础科学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未来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有利于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科技基础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引进与培养),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技术创新,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与机制。特别要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教育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的经济发展将全面与国际经济接轨,今后云南省的科技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面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背景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科技创新工作必须更新观念,从转变政府职能、政策计划调整、制定自己的技术专利战略和争夺人才等方面迅速作出反应,加快对不适应世贸规则的科技运行体制进行调整,着重解决入世后因规则盲区和运行不接轨而导致的新的“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问题,尽量减少科技发展在与国际惯例接轨过程中的负面影响。一、加入WTO后对科技政策和计划管理的影响(一)《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对科技补…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的科教政策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教育、科技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因素,但西部地区人才、教育、科技的体制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改变西部人才、教育、科技发展滞后的局面,就必须实行体制与政策创新。为了充分发挥人才、教育、科技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人才、教育、科技体制与政策创新的建议,并设计了有关体制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2.
<正> 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使科技与经济协调,才能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目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相互分割的问题仍严重存在。一方面每年取得的大批科技成果大都被束之高阁,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渴望科学技术的企业和广大农村难以获得所需要的科技成果。解决这些问题,要实现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必须突出重点,抓住经济建设中的科技热点、难点,强化措施。 (一)科技工作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作为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科技发展目标任务的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要求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取向就要从依赖以要素、投资规模为基础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化为实施以科技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对我县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寻求对策,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问题是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科技创新是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是拉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的重要保障,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他们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品牌建设推动传统工业由制造向设计创造升级;产业梯次转移推动传统工业向总部经济转型;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园区循环工业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淄博市在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但进一步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仍然需要作出不懈努力。我们的对策思路是:强化科技对传统工业转型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建立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 ,使新世纪有个好的开篇 ,十分重要。第一 ,我们的工作要始终紧紧围绕全党全国的大局来进行 ,并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当前 ,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 ,深刻理解中央就新世纪发展做出的重大部署 ,特别是深刻理解中央关于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指导思想 ,自觉地把协会的各项工作与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紧紧结合起来。新的世纪、新的任务为我们协会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们要抓住机遇 ,通过行之有效的、符合协会自身特…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正逐步由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出口拉动等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我国需要抓紧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难点问题,以及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等突出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进一步优化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合理和科学布局。文章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区域差异日益扩大的空间格局与发展趋势,发现我国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型产业布局在国土空间上存在错位,创新链内部链条衔接不够紧密,部分产业链资源调配距离长、链条短,以及西部地区难以完全承接融入东部产业链。针对这些特征与问题,文章提出了“抓两头、放中间”的总体布局策略,力求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引导全国经济空间发展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7.
贾克功,北京市大兴区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贾克功主张科学工作者既要海纳百川,不断虚心吸纳本领域的经典理论与研究成果,又绝不为任何经典理论与权威思想所束缚;农业科学研究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站在国家和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研究解决农业发展的重大政策、理论与技术问题,以重大科技创新来推动和引领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国家创新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技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制度保证。因此,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为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服务。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从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来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和知识库;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人才和提高人的素质;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政府部门的作用对创新将发挥重要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包括“国家系统”和“创新”两部分,“国家系统”最早由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他率先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提出了后进国家应采取的国家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青海科技》2015,(2):21
<正>循环经济是一种高层次、高端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础。因此,科技创新水平已成为推动青海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推进青海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青海省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时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的飞速发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国家级试点工程,该试验区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改革等多方面有着宝贵的经验与实践积累。  相似文献   

20.
对技术成果商品化与资本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成果商品化与资本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二者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模式,在促进科技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二者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加快科技产业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