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心”即指自尊心、同情心、责任心。“三心”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三块基石,“三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的品德发展水平。所以“三心”的培养应是有效地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完善、形成的关键时期,自尊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动力和高级心理需要。因此,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自尊心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中学生自尊心理发展现状的调查 所谓自尊心,是自我尊重并要求别人承认、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一种道德情感,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心理表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由幼稚渐趋成熟的时  相似文献   

3.
“尊重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一直以来被广为提倡。尊重作为人性之需和伦理准则,是学校德育的应有之义。在当前社会道德风气滑坡、青少年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学校德育工作不利的背景下,“尊重的德育”的理念理应被关注并给予理性思考。“尊重的德育”从目标追求上看强调要把道德价值、德育地位和人的尊严高高挺起,并要从尊重道德、尊重德育和尊重学生三方面去认真践行。  相似文献   

4.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是非常重要的.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已日益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广泛认同.怎样才能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呢?用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  相似文献   

5.
德育现代化就是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指示,将德育置于现代化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品德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本人不揣浅陋,认为德育现代化,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树立二种观念,把握三种走势。一、围绕一个核心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因此务必“把学生真正当成人,当成正在学习走向社会的人,当成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精神、主体实践、主体创造,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德育传授政治理论与道德知识,提高学生品德素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说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根本的宗旨,这是德育根本目的所在。因此,在德育的所有  相似文献   

6.
宋振东 《甘肃教育》2007,(11S):11-11
培养学生要落实“四心” 自尊心。自尊是指一个人自己尊重自己,也不允许他人轻视,并希望自己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心理品质。学生自尊心的形成主要是靠班主任老师的耐心教育和精心培养。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自尊心理是一种由自我评价所引起的自爱、自我尊重并希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抓住契机,培养、保护差生的自尊心是转化差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一、互相尊重,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是一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以及自我尊重的积极情感,是鞭策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精心培育、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有了尊重感,他们就会自尊自爱,自严自重,做错了事也会自责。这样,无形中会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自我尊重的  相似文献   

9.
“育材德为首”,已是人们的共识。德育的极端重要性自不待言。品德心理,即德育过程所需要和所表现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方法。良好的品德心理内容十分丰富,如待人诚实、对事业热情、富于理想、乐于奉献等等。从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来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心理,是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责任。要完成这个责任,方法很多,用“心”育“心”就是其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孙显 《考试周刊》2013,(87):179-179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所谓自尊,从字面上看,即“自我”尊重的意思,其实,这种“自我尊重”更多的是期待他人对自我的尊重。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情绪不稳定,当他人对自我的尊重程度和期待不相符时。过于自尊和不够自尊的个体的自我调节行为反应差别很大。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矫正因自尊心太强或太弱而受挫产生的不正常心理,建立适度自尊。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青少年“主我”与“客我”分化明显,对“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十分关注,自尊心强,自我监控能力不断提高。如果教师能够针对以上特征有效地实施教育策略,就一定能帮助青少年实现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林丹 《中小学校长》2023,(4):7-9+50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之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践行方向。在此背景下,德育应培养人的敬畏自然之心,除了培养敬畏自然之心,还应培养敬畏他人生命之心和敬畏自我生命之心。唯有秉持“天人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人际和谐(处理好人与社会、他人的和谐关系)—自我和谐(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和谐关系)”三位一体的生态观念,才是全面的、完整的、正确的培养敬畏自然之心的德育。  相似文献   

13.
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整体 ,是发展变化的。从纵向分 ,可分为初始结构、形成结构和定向结构三个阶段 ;从横向分 ,可分为品德认知、品德意向和品德能力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德育对象的品德结构 ,应确立多层次德育目标 ,采取生动活泼的德育方法 ,选择适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德育内容 ,最终实现德育科学化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通过道德建设,使人们的行为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由法治生活跨人道德生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他们德才兼备地健康成长,“以德治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希望。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素质、人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主要承载,是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学科。德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教育;二是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非常重要。首先,幼儿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其次,幼儿弱小,像稚嫩的小苗,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心灵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对他们一生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由于幼儿处于成长阶段,是被教育者,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机会要远比成人为多。所以,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尊重与爱护幼儿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然而,有些家长或教师,由于缺乏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了解,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娇嫩的自尊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粗暴地对待幼儿,使幼儿在愤恨之中失去自尊;2.讽刺、挖苦,使幼儿在自卑之中失去自尊;  相似文献   

16.
当前 ,我国教育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 ,我们面临着许多有待研究、探讨和改革的问题。这里只就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方面谈一些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自主发展问题 ,是当前教学改革研究中共同关注的问题 ,而具有自主意识是自主发展的前提。教师应努力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1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尊重自己的荣誉 ,维护自我尊严的情感体验。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 ,则任何表扬和批评都不起作用了。所以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就是爱护学生的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定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建立,一方面使得人的主体意识更加得到尊重和承认,有利于良好德育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小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开放意识、民主法律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困惑,对小学德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小学生品德行为的偏差,突出地表现为品德行为脱节,认识与行为不一致。大部分学生对品德规范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较高,但一些学生的品德行为水平却较低,表现如:“忘形娱乐、“追星”…  相似文献   

18.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保持德育内容的鲜活性,做到德育形式的丰富性,注重德育结果的实效性的宗旨;遵循“近、小、实”的原则;突出自我体验、自我养成、自主意识、自我教育的特色,努力构建“主体德育”新模式,提高德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使德育真正达到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鲜活”强调的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将指导思想定位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熏尊重学生的合理需要熏尊重学生的兴趣、目标和动机熏尊重学生的创造和自由熏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完善健全的…  相似文献   

19.
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尊是自信的核心,它来源于自己的自爱,自我评价,它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就必须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要求我们的教育者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要真心的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千方百计的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有能力的人,是个被人需要的人,使他们真正的从内心迸发出向上的信心和勇气。只有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也就是保护了学生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培养好学生的自信心素质教育呼唤民主平等的教育,更…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整体,是发展变化的。从纵向分,可分为初始结构、形成结构和定向结构三个阶段;从横向分,可分为品德认知、品德意向和品德能力三个层面。针对没德育对象的品德结构,应确立多层次教育目标,采取生动活泼的德育方法,选择适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德育内容,最终实现德育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