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源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没有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真诚热爱,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每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是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和热情倾注于教育事业和培养学生上去.从古代的孔子到现代的鲁迅等教育大家,他们忠实于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品德,无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而他自己则甘愿作培植花朵的泥土.为了培养人才,象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它养育青年.鲁迅热爱青年的赤诚之心,献身教育事业的泥土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有一位张敏老师说过:“每当我走上讲台,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眼前的这些孩子,不久将成为祖国的未来.”她给孩子们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就是“爱”与“美”.有的孩子衣服破烂,她用自己的钱买衣服送给他们;有的孩子没有妈妈,张老师象“慈母”一样为他们钉扣子,洗补衣服,教育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真挚的爱,开启了孩子们求知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通过教育,张老师班上的许多差生,找自己的差距,积极要求上进,逐步转化成班上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2.
《野草》富含鲁迅全部的智慧和生命的热力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呐喊”和“彷徨”之后的心灵抉择。鲁迅在和封建旧垒奋力抗争之后为自己在历史舞台上选定了“历史中间物”这一“影”的角色 ,《野草》记叙了鲁迅在“夜”的绝望和“梦”的希望之中的彷徨和奋进。于绝望中抗争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就是鲁迅得以不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日本留学给鲁迅最大的收获是使他认清了改造国民精神的迫切性,和医学对国民精神改造的乏力,这更加坚定了鲁迅改造国民精神的信念。鲁迅正是从藤野先生那里看到学术对于改造精神的乏力和藤野给予鲁迅的“热心的希望”的结局,看不到这种“新的医学”能给国人的精神带来什么改造,正如藤野先生所教的但根本不能改变日本青年的爱国思想一样。藤野先生给鲁迅的“良心发现”和“增加勇气”就是用笔来改造国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鲁迅研究一直是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显学”。经过几十年来几代学者的积淀,出版的专著、论文汗牛充栋,不少学人大有“开辟真难为”之感。如果不能突破现有的研究格局,从一个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揭示出被既往研究所遮蔽的文化景观,就可能是徘徊不前,甚至出现低层次、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因此,欲将21世纪的鲁迅研究推向新的境界,首先要拓展眼光,拓新领域,在更为恢弘的文化视野中解读鲁迅思想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在这场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续绝、世界历史光明与黑暗的斗争中,华侨发扬了优良的爱国传统和反帝斗争传统,为支援祖国抗战,踊跃捐款献物,甚至回国参加抗日义勇军,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在历史上,华侨大都是由于国内封建统治者残酷的经济压榨和政治迫害而背井离乡、远涉重洋谋生的劳动人民.他们在海外寄人篱下,数百年来受尽侨居国政府的压迫和欺侮.他们深感到,没有强盛的祖国.也就没有海外的一切.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他们积极支持和参加祖的抗日战争.“七·七”芦沟桥的炮声,震惊了海外侨胞.他们沉痛感到;外敌入侵.中华民族涉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长期蕴藏在他们心头的爱国主义热情,象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华侨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在赴后继.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经济上,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侨胞节衣缩食,慷慨解囊,热情支持祖国抗战.东南亚爱国侨领陈嘉庚等,到处奔走.联络各界人士,先后组织了“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和“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积极开展募捐款项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将巨款和物资寄回祖国.“南侨总会”在抗战的头三年中,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人生观是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人生观以实现人的解放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以“生命不息、斗争不止”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鲁迅的生活观是生活着就应该摧毁黑暗和散播光明,生活着就应该为人类崇高的理想而奋斗。鲁迅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贡献,把为劳苦大众服务牺牲作为生活的目的。鲁迅以这个人生目的自律并用以衡量和评价他人。鲁迅主张以满怀信心和勇气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和苦痛作为人生的态度。鲁迅自身有苦痛的时候,也有快乐的时候。而这个“快乐”正是在与“苦痛捣乱”和“以血饲人”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结构决定功能”就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样,人人皆晓.结构,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即内部构造与组织形式.教学结构指组成课堂教学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课堂教学质量一方面决定于课堂教学要素品质(质量),另一方面决定于教学结构,即教学要素的内在联系.在提高教学要素品质的同时,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特定的教学条件下,协调与优化教学结构是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阿Q正传》是关于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斯芬克斯式的谜,是鲁迅“反省”文学的巅峰之作。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既非人类普遍弱点之一种,更非剥削阶级统治者腐朽没落的精神状态,而系以传统农民为主体的小生产者的整个不健全心理状态或习惯,根源就存在于我们历史悠久、传统强大的小生产汪洋大海之中。鲁迅冲破古往今来一切传统思想传统手法传统审美观念,创造出“我的阿Q”,“本意”在教人“反省”,催人自新,让精神获得解放,思想冲破牢笼,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革除贫穷、愚昧、落后、野蛮、禁锢,以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侠义文化。这突出的表现在影视作品方面,就像美国的西部片一样,在我国形成了武侠电影这一特色的类型片。在这一我国特有的类型片中,很多的影视作品习惯于运用“刀剑”来抒写我国的侠义精神,展现特有的武侠文化,这也几乎是这种类型片的一种情结。文章正是旨在解读“刀剑”的文化内涵和制度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鲁迅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毛泽东称鲁迅为“新中国的圣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如此,真正了解他、理解他的人却不多。随着历史的前进,涌现出各种质疑鲁迅,曲解鲁迅思潮,有人甚至认为鲁迅已过时了,提出要彻底清除鲁迅在人们以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承德-—现今已是弛名中外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做力承德人都要珍惜和爱护这一美好的名誉.计承德的形象,象避暑山庄的湖光山色一样诱人,象外八庙的绝妙建筑风格一样,在世人面前独具靡丽,象磬锤峰一样挺拔坚强,承德形象是天人合一的共同体,更多的要靠人为的去塑造.  相似文献   

12.
彭定安、马蹄疾先生编著《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一书,对鲁迅研究的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已为鲁迅研究界所公认,毋须我在此赘述.但作为“一本资料性专辑”,虽被讲评为“史料翔实”,一然而就我所见难免还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因而进一步考核订正其某些“史料”不“翔实”之处及结论的舛误,对于完善该书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现就所见,提出二则可供订正的地方,以求教于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一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文字又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大类型。 表音体系文字的“形”跟“音”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是“音”的纯粹的替代符号;文字通过一连串的字形来摸写语音,以记录语言。汉字不一样,它虽然也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但其字“形”却主要是与所表事物的“象”或者“义”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已  相似文献   

14.
鲁迅在散文《无常》中曾说到,乡间“下等人”所喜爱的“无常”(“无常戏”的主角)有这么一个重要的性格特点,即“理而情”。值得注意的是,这来自民间露天戏剧舞台上的“无常”戏似乎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信息:“无常”的这一性格倒与艺术的禀性暗合。我们认为,鲁迅、茅盾的农村题材创作就充分体现出了这样一个道是“无  相似文献   

15.
发现释放和实际利用原子核能的方法是现代科学的巨大成就.自从发现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方法得到大量的各种放射性同位素以来,利用这些同位素作为“标记原子”可以建立很精细而准确的方法——示踪原子法.用此法来研究生命体内代谢物质的吸收排泄,循环分布,渗透转移及更新和周转,揭开了许多“自然之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与可见光一样,能使核子乳胶感光.在暗处,把放射性样品放在核子乳胶上,一定时间的曝光产生潜象,再经显影就可把象显出来.凡是射线在核子乳胶起作用的地方,就显现出黑点.射线强,黑度大;射线弱,黑度小.这种利用核子乳胶记录,检查和测量标本(整体或组织的)或样品(细胞或亚细胞水平)中的放射性物  相似文献   

16.
一、设想的产生 教材在讲到声音的传播形式时是这样表述的:这就象石子击水形成水波一样在空气里形成声波。课本中虽然强调声的传播跟这类似,而仍然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声波就象水波那样一圈一圈,一起一伏地自声源向四面传送。为了使学生明确声波则是由于机械振动压迫了周围的空气,随着机械振动的强弱对周围空气产生的不同压力而形成自振动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疏密“空气波”的实质,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既能借助“水波”的传播形式,让学生通过形象观察,想象出声波的传播形式,又可借助于“声”,通过“形、声”结合建立声的传播的概念,起到了强化认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其从事“遵命文学”的创作目的在于:“用文字来改良人生,改良社会,改造国民性,改造国民精神。”①要达到这样的改变和改造,鲁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透视,审美的观点集中在“五四”时期的要害——反对封建思想上。他不重在直接展示社会的浓黑和残酷,而把艺术的焦点投射处于水深火热、呼天号地状况的人的“灵魂”上,并在作品中常用象征来表现。 鲁迅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合肥召开的九省扫盲工作座谈会上说,实施“两基”是本世纪内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两基”必须做到普九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并重、并举,绝不可偏废一方,也不可顾此失彼;抓好扫盲,要落实政府行为.第一,“两基”是看得见模得着的一项重点工程,各级政府必须象抓其它建设工程一样,抓住这个重点工程。相信中国的事情只要人心齐,就能泰山移。要使人心齐,必须由党委和政府来发动、引导、协调,否则,人心不可能凝聚。现在,扫盲工作已经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两基”的具体责任主要是在地方,地方政府应该一级比一级抓得更实。中央政府应尽最大的力量,除了提出正确的奋斗目标,工作思路,去组织、推动外,  相似文献   

19.
三、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保障—中医学中医学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以及卫生、保健、疾病治疗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国传统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是华夏国粹中的宝玉.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才能,是令世人惊叹.以下就略作叙介,以表弘扬传统文化精粹之诚意.早在远古时代.中华先民们就留下了“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从《汉书·  相似文献   

20.
历史表明,移植黑人“回到非洲去”这一由美国私人“慈善团体”出面进行的所谓慈善活动,就象西欧殖民强盗建立北美殖民地和非洲殖民地一样,采取了一切殖民侵略能够采取的方式,动用了一切野蛮征服能够动用的手段。以下我们择其要者,略加叙及,就不难看出炎旧殖民者在西非殖民运动中究竟充当了什么角色。 其一,打着人道主义、传播西方文明的旗号,采用欺骗性手法,以掩盖其殖民侵略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