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来新闻界流传一首顺口溜:“一等记者炒股票,二等记者拉广告,三等记者会上泡,四等记者傻写稿”,虽事出有因,但未免“一竹竿打了一船人”,失之偏颇。不过,新闻界在市场经济这股浪潮冲击下,的确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有一批记者、报人下海经商,他们与编辑、记者业务脱钩,或投身证券交易,或开办饭馆商场,或兜揽广告业务。这无可厚非。但确有少数记者、报人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有点风来倒去。像近年来有些企业请记者赴会,出现了“五包”现象:包吃、包住宿、包旅游、包飞机票和送红包。有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有一次去某地举行新闻发布会,对记者除宴请外,送每人  相似文献   

2.
三、理性报道:颇有优势的写作手法理性报道何着很人的写作优势,同时,也有着很强的可读性特色。勿庸讳言,当前的新闻界存在着一种“困境”。这种困境,除了“工农兵学全经商”、“一流记者炒股票”之类的客观干扰外,主要是指主观境遇:报纸难办、报人(含给报纸投稿的非报人)难当。这种“难”一言以蔽之:在成千上万家报纸和千百万报人(含通讯员)的同时竞争中,“我”怎么能发出既符合新闻规律又符合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的问题摆到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面前。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摇撼着记者的笔,搅动着编辑的心,以致于新闻界摇旗呐喊:发扬敬业精神,禁止“有偿新闻”,集中精力办报;一方面是自身建设落后的现实逼迫着报人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 办报者必须集中精力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要想集中精力办报,又必须有较为雄厚的财力作保障,这是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去年初冬走了范敬宜,今岁初秋又走了马达——这是一位比范敬宜更老的老报人.当范敬宜摘掉“右派”的帽子重回辽宁日报当记者的时候,马达受命出任“重灾”之后文汇报的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新时期的文汇报是从马达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郑一卉 《现代传播》2006,(6):157-158
新闻界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对于现代美国新闻界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对19世纪的美国报人而言,新闻界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由此可见,美国新闻界的责任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闻界目前出现了一股新潮流:越来越多的黑人记者离开新闻界,另谋出路。这些“跳槽”的黑人都是男性。许多黑人记者觉得他们已干得精疲力竭,在新闻界呆不下去,或者说是被挤出了新闻界。这些男性黑人记者,当初最先打破种族界限,投身于报纸、广播等新闻事业中。如今,他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新闻界。在《费城信使报》负贵市政报道的记者和全国黑人记协常委威廉·苏顿说:“我所知道的新闻界中最多的少数民族记者是一些已经智穷力竭的人。他们中大多数对自己在报界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满意。”苏顿说,这些黑人记者大多在40岁上下,但也有些才30岁左右。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的信息资源空前丰富,在这样的条件下,还要不要倡导“现场采访”? 从新闻界的实际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编辑记者对“现场采访”都比较重视,无论是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时候,还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时候,一大批编辑记者深入生活第一线,发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鲜事实,总结了不少对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的新鲜经验。近几年,中宣部和全国记协积极倡导记者采写“现场短新闻”,穆青等老一代新闻工作者鼓励年轻记者采写“视觉新闻”,郭超人同志提出“抓作风、改文风”,这些措施促进了记者深入事发现场进行采访,这是新闻界的主流。然而也应该看到,近几年在新闻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新闻界,“采访悲伤的人,特别是在事故中失去了配偶、儿女或父母的人”常常被记者们认为是最害怕的采访任务,这在西方新闻界被命名为“侵扰伤痛”。对于这一特殊任务,西方新闻界以“最小伤害”为准则。  相似文献   

10.
类别:报人的人格建设编号报人最紧要的是人格1938年,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建立新闻记者的正确作风)一文中说:新闻界的权威都郑重地提到新闻记者的人格问题。有的说:“更紧要的当然是人格,报人在精神上应当是独立不霸,应当念念于职业的神圣,一管笔除了为国家人民公共利益之外,不容曲用、报人在社会上应当是独立的存在,不是附属品”。有的指出:新闻记者的第一个原则,是要修养人格的。还有人更具体地说:“‘真理是新闻记者唯~的武器,忠实是新闻记者唯一的信条。”所以,似乎很神秘的新闻记者职业,还是把最平凡的人格问题,作为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界都有一个共同的传统说法: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需要客观,不能掺入报人的主观意见。对于这一点,报人们都无异议。但同时,新闻界也自始至终有一个意见分歧的问题:判别什么是新闻的标准。有句名言叫“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外有许多记者、新闻工作者也就此写过不少文章,甚至书与专著。可见,虽然不能编造新闻事实(这是第一准则),但是,各位记者却都有选择新闻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事实其实只是一个“载体”。记者之所以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另一件写成报道,是因为这一事实能够“载”着记者想说明的问题、记者认为应该提出的呼吁、记者对社会的思考和认识奔向读者。如果把这些统称为记者想带给读者的“信息”的话,可以说,新闻事实作为载体,它能载的信息量越大,它的“新闻价值”就越高。我自称这一观点为“载体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新闻界悄然流行。《深圳晚报》记者涂俏以新闻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先后四次深入到社会底层,抓到了鲜为人知的第一手材料,写出了《女记者夜宿‘十元店”》、《女记者‘前的”赚钱记》、法记者“反串”啤酒女郎》、《女记者“征婚”亲历记》等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也引起新闻界的关注。什么是隐性采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分为两种:一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妆扮成其他身份的人员进行采访。如记者打入黑社会组织采访,进入赌…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闻界目前出现了一股新潮流:越来越多的黑人记者离开新闻界,另谋出路。这些“跳槽”的黑人都是男性。许多黑人记者觉得他们已干得精疲力竭,在新闻界呆不下去,或者说是被挤出了新闻界。这些男性黑人记者,当初最先打破种族界限,投身于报纸、广播等新闻事业中。如今,他们成群结队地离开了新闻界。在《费城信使报》负责市政报道的记者和全国黑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中国编辑》2007,(2):84-86
曾任《大公报》总编辑,《文汇报》总主笔与社长的名报人徐铸成于1927年冬开始跨进新闻界的大门,从练习记者开始,以后任记者,特派记者,并曾编辑过教育,经济,副刊,要闻等各种版面,直到最后主持“笔政”(《大公报》桂林与上海版总编辑,《文汇报》总编辑,总主笔)。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著名报人黄远生,从业新闻不过四五年,但在民国初年,在当时群报纷起、记者众多的新闻界,他却独享盛名。这原因,人们多以为,黄远生是我国新闻业中采用通讯体写作的第一人,兼以他确如戈公振先生所说:“理解力及文字组织能力,实有过人之处。”然而论及他在民初政坛、报界颇具影响,成就斐然的根本原因,恐怕还不止于此。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专”与“杂”●寇晓琴记者要当“杂家”,这是新闻界一种流行的说法;记者要当“专家”,这也是新闻界倡导的做法。两种说法是否相悖?专与杂是否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专”是指记者对专业分工要有所专长,成为那个行业或部门的行家;“杂”是相对于“专”提出...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句顺口溜在新闻界颇为流行:“一流记者炒股票,二流记者搞推销,三流记者拉广告,四流记者编书稿,五流记者捞红包,末流记者写报道。”这句顺口溜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却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新闻界在出现“二气”:“新闻的铜臭气,记者的市侩气”。如何制止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当抓好四大环节。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法国报业一直处于两难境地:市场经济机制逼迫报业视读者为“上帝”,而新闻工作传统则顽固地坚持以报人为中心。此外,广播电视时代的来临,又给报业平添一抹愁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观念的更新,法国报业的发展终于跟上了历史的节拍,出现了一些同市场经济基本适应的趋向。 现实读者的调研与潜在读者的开发 据记载,法国《世界报》的一位总编辑曾对手下的记者们训导说:“记者先生们!你们要使自己变得令人讨厌!”这位总编辑的训词反映了当年法国报业先辈们的办报思想,即报人要勇敢地以报道事实与真理为己任。  相似文献   

19.
这套《资深报人佳作赏析》,堪称是新闻“棋局”中的名谱精选,只要您认真去读,细心去品,下功夫去“悟”,必会“悟”有所获。又是一年春草绿。在新闻写作的百草园中,又一丛郁郁芳草破土而出,这就是在众多新闻界重量级专家关心和指导下,由京报集团同心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资深报人佳作赏析》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20.
记者暗访,眼下已成为许多记者的采访手法之一。特别是在舆论监督报道中作为获取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段,暗访调查也被许多媒体当作“招牌菜”频频推出。最近的一起成功的记者暗访就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关于“南京冠生园”月饼用陈馅的报道,成为广受关注的舆论焦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记者暗访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记者暗访的历史考察 其实,暗访并非当代记者的新发明。考察记者暗访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暗访作为一种采访手段,是新闻史上激烈的报业竞争所催生的。 在中国早年的新闻界,通过暗访获得新闻很常见。著名报人邵飘萍就经常雇佣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