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人物理学会为促进物理学研究,于1992年成立了杰出青年研究奖,对象是欧、美洲的青年华裔物理学者,由欧美各大学及研究所提名。1993年又成立了亚洲研究成就奖,对象是亚洲的华人物理学者,提名机构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等地的重要科研单位和大学,评委由丁肇中、李政道和扬振宁等七名华裔物理学家组成。笔者由于液晶生物膜理论的工作获得首届亚洲奖,同时还有三位亚裔学者:吴大琪(香港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理论),倪维斗(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相对论等效原理实验)和漆纳丁(中科院高能物理所,τ轻子质量测量)获荣誉提名。  相似文献   

2.
张洁  陆艳 《科学大众》2013,(Z1):18-21
人物简介张首晟,美国华裔科学家、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因其对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的开创性研究,2010年获欧洲物理奖。2012年8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狄拉克奖"——国际理论物理学领域的最高奖。  相似文献   

3.
张洁  陆艳 《科学大众》2013,(Z1):22-25
人物简介王晓东,华裔生物化学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美国霍华德-体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自1995年以来,主要致力于人体细胞凋亡的研究。2004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并获得多项国际生物研究奖,其中包括2004年美国科学院分子生物学奖、2006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相似文献   

4.
李志刚 《科协论坛》2006,21(10):F0002-F0002
王传福,1966年2月生于安徽,198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1990年毕业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1990年-1993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高级工程师。1995年创建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2005年荣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  相似文献   

5.
科技人物     
《中国科技信息》2012,(12):18-22
庄小威:美国科学院最年轻华人院士庄小威,1972年生于苏州。1987年,15岁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1年本科毕业赴美,199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助理教授。2006年初,成为物理和化学系的双聘教授,此前曾获得2003年"天才奖",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  相似文献   

6.
正专家简介:刘大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从事环境友好高分子纳米材料研究。1978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2004年师从张俐娜院士开展天然高分子研究;2007年武汉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毕业,2008至2010年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可再生资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被南京信  相似文献   

7.
2006年8月22日到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评委宣布了本届的四名菲尔兹奖获奖者,其中最年轻的是刚满31周岁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Tao,Terence)。陶哲轩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1982年首先荣获这个奖。“菲尔兹奖”过去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说法有些夸大,因为它是奖给4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后来的国际数学大奖,阿贝尔奖(从2003年起颁发)和沃尔夫奖(从1978年起颁发)更配得上这个称号,它们不受年龄的限制。当然,数学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能获得这个奖很不容易,尽管有些数学家对这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11,(21):21-21
日前,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宣布了2011年度材料研究学会奖获奖名单。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与另一位华裔科学家杨培东获得殊荣。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汤婷婷是20世纪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于1976年发表后,即获得了美国非小说类最佳书目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被誉为美国华裔文学中里程碑式的杰作,多年来一直是华裔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张子清曾在为《女勇士》的译本作序时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声誉日隆,与汤亭亭取得的文学成就密不可分"[1]。小说描写了华裔主人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及其在中美两种文化夹  相似文献   

10.
从神童到"数学莫扎特" 2006年8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罩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与另外三位数学家一同获得了世界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当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也成为了继1982年丘成桐之后第二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华裔数学家.  相似文献   

11.
王牧1962年12月生,1991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2—1994年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固体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5年起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结晶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晶体生长组织(IOCG)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凝聚态结构与动力学委员会(C5)委员等。  相似文献   

12.
郑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吴养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长期从事物理有机、金属有机及大环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06,21(4):F0002-F0002
龚旗煌,生于1964年8月,福建省莆田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首批“长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光学所所长;中科院——北京大学联合超快光科学和激光物理中心常务副主任。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14.
"无论我在美国生活了多少年,取得了怎样大的成就,我依然是中国人."这是全球化学工业界最高荣誉奖--铂金奖的获得者、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黎念之经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5.
张飞鹏  黄永华 《科技风》2023,(18):34-3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育目标由三维目标走向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更加强调运用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文章从物理学史引入物理课堂的必要性入手,详细阐述了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育对学生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对融入物理学史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此给出了实施建议:引入物理学史的内容必须真实、进阶、典型;引入物理学史的方式须形式多样;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应当积极地学习、实践,做到教师先行。物理学史作为一个丰富的教育资源库,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这些素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将物理学史充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刘新垣分子生物学家。1927年11月生于湖南省衡东县,1952年南开大学化学系,1957年至今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现改为生化与细胞所)工作,2004年担任浙江理工大学生科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和浙江省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1983-1984年曾作为访问科学家在美国工作1年半。共发表论文320多篇,编有刘新垣论文集九卷(正在编第十卷),近年来多数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共获各种奖励39项,除1991年获国家突出贡献奖,2001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奖以外,其它大多数为科技成就奖。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国际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研究会2005年上海年会(有37个国家参加)的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2):187-187
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5—6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会议主办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协办者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德马普科学史伙伴小组。来自国内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台湾的代表有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一农教授、台湾大学化学系主任刘广定教授、南台科技大学林聪益博士。  相似文献   

18.
正陈省身是世界著名的华裔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他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到退休。为了纪念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国际数学联盟(IMU)在2009年特别设立"陈省身奖",这是IMU颁发的第一个由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奖。陈省身在1995年当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他的建议下,  相似文献   

19.
我于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56年到莫斯科前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读研究生,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30多年来一直在晶体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三个学科的交叉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10-18
杨振宁:<易经> 刚刚在北京结束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向<易经>"开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