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课前谈话——聊聊我所认识的鲁迅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读一篇和鲁迅有关的课文。大家预习过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什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师:对,我们要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大家先来看一下鲁迅的这张照片。(出示鲁迅照片)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四年,《人间世》杂志开辟了“作家访问记”专栏,并刊出接受采访的作家的照片。杂志编辑写信给鲁迅,要求鲁迅接受采访。并准备刊出两张照片。一张为以书房为背景.  相似文献   

3.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小的时候,可看的书不多,鲁迅先生的书却应有尽有,因此,早早地,我就读过他的许多小说,我集藏的第一套国内名著就是《鲁迅全集》。但我知道鲁迅与美术关系的密切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鲁迅是新兴木刻运动的支持者与倡导者,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反映了他与青年木刻家的交往。他是书籍装帧方面的行家,亲自设计过不少封面。  相似文献   

5.
某日,我与父母去逛庙会,走在小吃一条街上,忽然一醒目的牌匾映入眼帘——"鲁迅:遗臭万年"。这是某家主营臭豆腐的小吃店。门口还竖着一张鲁迅先生的巨幅照片,旁边,"遗臭万年"四个大字分外显眼!也许是太特殊了,四周不少人在议论,近前细听,才得知广告的缘由:说是鲁迅先生曾游经此臭豆腐的"老家",品尝过并给予了一  相似文献   

6.
鲁迅故里是鲁迅先生青少年时生活的地方。一条窄窄的、用青石板铺成的路,蜿蜒而去,正好路过了我们参观的所有景点。首先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一进大门,里面都是琳琅满目的照片,这些照片再现了鲁迅当年的生活。出了纪念馆,右边紧挨着的是鲁迅的祖居,它坐北朝南,与百草园隔河相对。迈进门槛,就是客厅,迎面放着深褐色的四方桌,左、右两边  相似文献   

7.
梁君 《广东教育》2011,(7):112-112
我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向学生介绍鲁迅,展示了中年鲁迅的相片,让学生就先生的照片来猜一猜先生的为人。学生一看照片,马上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先生是一个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人。”我立即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同时又指出:  相似文献   

8.
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虽然他永远地走了,然而,他的崇高形象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在为数不多的鲁迅生前照片上,我们仍可目睹这位文化斗士的风采。《鲁迅在上海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的鲁迅形象尤为栩栩如生。这组照片就是在1936年10月8日拍摄的。它是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它记录了鲁迅对中国未来新兴木刻界的扶助、关怀和友谊,  相似文献   

9.
吴元栋 《学习之友》2008,(10):61-62
读中华读书报上《真假照片背后的故事》一文,深感世事往往与老实人开玩笑。文章的作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他对有关“商务印书馆百年历史”的一幅照片作了澄清性的说明。这是一幅题为《周建人与其兄嫂鲁迅许广平及作家孙伏园在一起》的照片,前排三人,从右到左依次为鲁迅、许广平、周建人;后排孤零零一人,为孙伏园,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第一,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第一,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相似文献   

12.
一九八一年四月一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登载了新华社发的茅盾六张照片,有一张是他与鲁迅夫人许广平同志在鲁迅墓碑前的合影(以下简称“茅盾谒鲁迅墓照”),旁注文字说明:“1946年10月,茅盾和许广平在上海鲁迅先生墓碑前留影。”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和了解的情况,此照文字说明所标出的时间是不准确的。从茅盾谒鲁迅墓照片看,当时所摄入的鲁迅墓碑是经过改建后的墓碑。但一九四六  相似文献   

13.
每个新学年开始,都有大批新生入校,为全面统计新生的信息资料,各部门需要开展大量工作,采集调整学籍照片就是其中一项。本文介绍了两种神速裁剪学籍照的方案,可有效地将学籍照采集工作化繁为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一张离别照     
在我的日记本中,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一张我和同学们的合影。每当我见到这张照片,每当我想起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我的眼里便噙满了晶莹的泪珠。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今天在鲁迅纪念馆讲话,心里紧张——老先生就住在隔壁,讲到一半,他要是走进来怎么办?其实,我非常巴望老先生真的会走进来,因为我知道,我们根本休想见到鲁迅先生了。  相似文献   

16.
一 品读肖像描写,看闰土 师:有这样一个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知道他是谁吗?生:鲁迅。师:(出示鲁迅照片)看来,单元导读中这一段描述牢牢地抓住了鲁迅的肖像特点。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一生没有写过相声,但鲁迅 先生匕首投枪式的讽刺与幽默是至 今无人能及的。近日偶翻鲁迅杂文 集,发现有两个时下非常流行的相声 段子其相似的内容,在鲁迅杂文中出 现过。比如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 了这样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集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林语堂亲疏议杜天骏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几张鲁迅与诸人的合影,那是些感光不全的次品,照片上的林语堂均被洗掉了。如,1927年1月2日,鲁迅辞去厦门大学教职,和林误堂及泱泱社成员的7人拍照;1927年10月4日,即鲁迅从广州到上海后第二...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看他的照片,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今天在鲁迅纪念馆讲话,心里紧张——老先生就住在隔壁,讲到一半,他要是走进来怎么办?其实,我非常巴望老先生真的会走进来,因为我知道,我们根本休想见到鲁迅先生了。鲁迅先生被过度谈论了。其实在今天的社会尺度中,鲁迅是最不该被谈论的人。按照胡塞尔的定义:“一个好的怀疑主义者是个坏公民。”鲁迅的性格、主见,不管在哪个朝代,恐怕都是“坏公民”。好在今天对鲁迅感兴趣的年轻人,恐怕不多了吧。  相似文献   

20.
【背景解读篇】卡片鲁迅并非当年仙台惟一的中国留学生鲁迅在仙台留学的时候有一位关系密切的中国同学,叫施霖,与鲁迅同样来自浙江省(仁和县),同样是从东京到仙台留学,并且是和鲁迅同时进入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同一校园的第二高等学校的。现存鲁迅仙台时期的照片仅有六张,而两张上面有施霖。其中一张还是鲁迅与施霖两个人的合影。然而,在鲁迅有关留学生活的所有文字中,这仙台留学时期惟一的中国同学都没有出现。原来,青年鲁迅去仙台留学是为了逃避清国留学生,而结合"露题"风波来看,施霖确实是在证明与青年鲁迅的追求相反的东西。鲁迅第一学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