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3,(34):73-73
徐丽遐: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和两位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说慕课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运用情况,这也是很多人包括我更为好奇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慕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延展了教育的领域,为基础教育注人了正能量,将给基础教育带来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慕课作为一种新兴课程模式,体现了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并围绕数字化学习创造新能量。其利主要在于有助于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增加教育选择机会,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其弊主要在于若缺少正确引导,任其无序发展,会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冲击,造成教育分化和资源流失。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慕课应用问题,应积极应对、加强引导、审慎推进。加快教师角色转变,完善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提升我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充分吸收慕课的先进理念,并结合我国国情,开辟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慕课本土化发展道路,抓好基础教育改革,处理好慕课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慕课具有传统在线教育所不具备的特征和体验,在许多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优势和潜能,在与基础教育结合的过程中,有可能成为推进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动力。当前,慕课平台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存在着投入过大、优化不足、功能单一、与传统课堂结合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轻慕课的解决方案,即构建小型的,丰富功能与终端支持、支持家校互动、配合传统教学的,适合基础教育的慕课平台,使基础教育慕课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和充实传统课堂,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5.
《新教育(吉林)》2005,(1):17-18
中央8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下发以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积极调整德育工作策略,围绕着“学生发展为本”这个核心,以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依托,突出学校教学工作的主渠道作用,使全市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慕课"是一个以"在线学习"为特征的新课型,它的引入与实施,必将带来课堂教学方式的"翻转","学生中心"、"学习中心"将得以实现。要使这个"舶来品"落地生根,必须正视两种教育哲学的差异,必须实现教育时空与教育理念的跨越与超越。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更新教育思想,改善教育生态,优化育人环境,才不致缘木求鱼,才能摆脱教改的宿命。  相似文献   

7.
当前,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教学案例,作为课改的一只“麻雀”,用来时时地解剖,成了推进课改精神进课堂的抓手。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条件下,应当将慕课更多地定位为一种教育技术或者手段,在推广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其与教育实际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挥慕课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这种教学手段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10.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11.
慕课(MOOC),全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近年来源自美国、风靡全球的教育模式。一般认为,掀开慕课新篇章的事件是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为研究生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放在了互联网上.从而吸引了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16万余名学生,并有2万人完成了课程学习。  相似文献   

12.
13.
在谈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时,众多的议论,却无一不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形象勾勒成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更有甚,把课程改革中许多由于社会政治、资金投入、地理环境、考试制度等造成的问题都归咎于教师和学校教育,这让教师们实在担待不起;与此同时,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人本主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我国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网络的"慕课"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其开放性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再闭塞。"慕课"这种新生的力量掀起了一波教育方式改进之浪潮,缩短了我国不同地区间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研究"慕课"的发展特征,重视其对基础教育的意义,必将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学的经验值得重视,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观点,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这一观点难以被摆到桌面。无论是“揭竿而起”的改革发起,或是热情追随的实践,都会顾虑对传统教学经验的推崇和强调可能影响“革新传统”的决心,消减“教育创新”的勇气。即便有专家重视“传统”,也只是悄然提醒实践“注意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人们在理论上不明确肯定“传统”优势,在实践中对“传统”经验有意无意地放弃,造成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出现令人担忧的一幕又一幕。对此,我们应持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正在逐步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已经广泛开展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可促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全员参与、全面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有助于新课改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周敏 《四川教育》2005,(6):37-37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百分制来体现的,百分制“一枝独秀”了几十年。然而,仿佛一夜之间,等级制又成“新宠”,有的地方甚至完全废除了百分制,代之以等级制,并认为这是教育、教学的一大进步,是人们教育观念的一次转变和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等级制真的就是灵丹妙药、包医百病,而百分制真的就一天是处吗?  相似文献   

18.
倪闽景 《上海教育》2013,(28):26-27
慕课作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越来越得到教育界的重视,有人甚至认为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就目前而言,三大慕课平台(Udacity,Coursera,edX)基本上是高校的共享课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基本上体现了三个特点:高水平、高互动和高开放,这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观望,有人行动。我认为由于慕课形态出现时间并不长,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进尚需要审慎地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志强 《考试周刊》2014,(40):162-163
"慕课"对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知识点安排及学习安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教学结构的变革,撼动现行的教学评价方式,倒逼大学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分证书改革,"慕课"无疑给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带来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
自从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社会对其理论与实践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有人对新课改的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有人针对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对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持有异议,批判其理论与实践相互脱离。在中国,多年来几乎难得有不批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脱离的时候。新课改当然也在所难免了。笔者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