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树理小说的比喻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明喻大量运用;二是喻体就地取材;三是比喻与夸张辞格兼用;四是比喻多用于描绘人物。赵树理对比喻修辞的成功驾驭,产生了富有独创性的修辞效果:语言通俗质朴美、作品乡土气息浓、幽默讽刺效果显、人物风貌形象活。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开创了"山药蛋派",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赵树理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许多论者归功于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有归功于邓小平的五点希望讲话。本文此作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小说中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民俗文化描写,他通过家乡晋东南农村信仰民俗、婚丧嫁娶民俗、伦理民俗、语言民俗等民俗文化的描写,记录了北方黄土地民俗文化的特色,展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启迪了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了其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主张。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小说在通俗化中呈现出了高雅的氛围。在其塑造的形象系列上表现为:写出了农民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主人公的行为、心态、命运以及农民的光明前景和农民成长的必然趋势,有着崇高的执著的使命感。在艺术风格上表现为:对文学功用有着独立的思考,对农民群众生活发展趋势有着总体把握;在日常具体事件的描述中,表现了对农民命运的严肃关注和对农村新生活本质的深刻认识;融鲜明的爱憎感情于平直的叙述之中,充分传达出作品的意旨;在口语化中,既注重了具体语言的艺术风韵,又照顾到了整个语境的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5.
赵树理创作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一种难以逾越的精神追求形式。  相似文献   

6.
长久以来,人们将赵树理的小说当作“文艺大众化”的典范,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文艺的大众化应当体现为文艺受众面的广泛。赵树理小说与大众化之间其实有诸多的机缘,比如《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范例寻求,评判者的知识分子视角以及赵树理农民出身的错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小二黑结婚》是文学作家赵树理的经典短篇小说。小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对于解放区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文章以《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作品为例,从采用纯正的农民语言、文本蕴含现代性意蕴、运用民间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等三个维度,具体分析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劝学》中共有20处比喻,归纳一下,主要有如下特点。一、贴近现实文中的比喻大多来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用来比喻所阐明的事理,非常贴切,使论述既形象好懂,又生动深刻。“青”“蓝”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用“青”“冰”比后人,用“水”“蓝”比前人,后人像“青”“冰”一样从前人那里学习从而提高学问和修养,并超越前人。又用“木”比喻人,用“鞣”比喻学习,“木”经过“鞣”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人性。从而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证明了“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二、比喻的连用  相似文献   

9.
人,创造了比喻,运用比喻,研究比喻。比喻的研究,是修辞学、写作学、文章学、语言学、语义学、心理学、逻辑学、关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许多学科所关注的,向来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比喻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的问题。聂焱《比喻新论》的最大特色是它的新颖性,使人耳目一新:新的观念、新的视野、新的体系和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记录了作者搜集的、此前未曾披露过的有关赵树理在文革中的遭遇和文字资料,以期对赵树理研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赵树理之所以具有独特、重要的位置,就在于他成功地开创了大众化文学潮流。赵树理的大众化文学思想和创作的特征有:首先是立足农村发展和农民利益,勇于提出一些敏锐、重要的社会问题,构成他所谓的"问题小说";其次是扎根于农民中间,与他们同甘共苦,在创作中真实地表达他们的生存状态、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农村的时代变化、民情风俗;再者是真正把农民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塑造出多种多样的农民形象来,让农民在文学舞台上占据应有的位置;最后一点是坚持文学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把民间艺术作为文学发展的基础,创造出一种通俗的、大众的、民族的审美形式来。  相似文献   

12.
在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中,以三仙姑形象最为引人瞩目。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赵树理的男权主义女性价值观。文章分析了赵树理落后的女性观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文学传统,但是因其与民众在身份和意识上的隔膜而失败。丁玲把启蒙带入解放区,但是当其创作受到政治批判的时候,她主动放弃了启蒙使命。赵树理在满足农民某些特定阅读期待的同时,转变新文学的讲述策略,实现了文学承担启蒙功能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赵树理小说的修辞艺术主要有以下几点:词语运用的常规与变异的结合,短句、口语句式的大量运用并有整散的交错美,以及多种多样修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邪不压正》是赵树理在1948年发表的一部关于土改内容的中篇小说。小说以恋爱为线索,通过选取土改中不同的四天时间来反映下河村土改过程的全貌。和同类题材相比较,小说《邪不压正》不仅在主题表现、叙事方式和民俗描写这三方面显示了赵树理独特的文学造诣,同时更彰显了赵树理执着为农民写作的文学理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是位别具一格而又卓有成效的杰出作家。赵树理卓越成就的取得,与其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密切相关。所谓“赵树理精神”,质言之,就是积极入世,坚持真理,服务人民。  相似文献   

17.
从戏曲丑角的造型、表演、脸谱等艺术特征和审美思维入手,重新阐释赵树理小说中丑角系列的落后人物是很有意义的。赵树理成功地引入“彩旦”、“方巾丑”等地方戏曲中丑行的角色特征与功能,使他的《小二黑结婚》等小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独特的喜剧效果;同时,戏曲资源的引入,也使之与现代小说规范形成独特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在一个历史转折期,站在反封建的立场上,以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对妇女处境的深切同情,写出了一批以农村家庭关系和妇女解放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却渗透着强烈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新论     
本文从赵树理的早期作品着眼,梳理其小说写作在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某种走向。并从“典型化”的角度,呈现出在和主流意识形态及农民意识两方面都保持紧张关系的情况下,赵树理的切实观察和思考。并试图通过对赵树理小说写作的分析,从其所呈现出来的革命与社会主义的经验中,探寻某种对解决中国当下问题有益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