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学习“小数”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是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三年级的老师经常抱怨:“小数的初步认识”不知道怎么上,上得太深。怕上成“小数的意义”,上得太浅又感觉即使不学习学生也知道“3.25元表示3元2角5分,或者3元2角5分可以写成3.25元”。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技术发达的今天,一年级的学生到底适不适合使用数字化设备进行数学学习呢?本文以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的教学为例,讨论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引进数字化技术,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数学个性化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需要共同关注的内容。本研究基于一年级教师的视角,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以北京市延庆区7所小学的62位小学一年级教师为研究对象,借鉴扎根理论的资料饱和验证技术,系统梳理小学一年级教师眼中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研究发现一年级学生存在的“幼小衔接”问题包括学习品质、身体发展与健康、语言读写与交流、社会、科学、艺术、特殊儿童7个维度,下属专注力、控制力、动作发展、识字、拼音、合作、冲突解决、数的运用等31项关键指标。该研究对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06,(5):29-31,15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学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学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相似文献   

5.
案例 罗女士的儿子嘉嘉快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学东西老是忘。老师教他加减法,7+8=?他通过数手指头才算出来,老师让他把结果直接记住,可过不了多久他又忘了;妈妈教他认钟表,几点几分老是不会,无论给他说多少遍;近几天教他人民币知识,“1元+2角=几元几角”他都不会,告诉他答案后,再问“1元2角:几元+几角”又不会了。其实嘉嘉并不笨,  相似文献   

6.
吴希 《云南教育》2008,(3):30-3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加强了整合性,使学生的阅读时间提前,同时,也使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呈现了“早、多、杂”的特点。“早”是指学生在拼音学习中就要认识70个常用字;“多”是指识字量大,一年级学生就要识字950个,是以往一年级识字量的两倍多;“杂”是指在学生识字的过程中,缺乏从易到难的有序性,大量的识字是随课文学习进行的,虽然编者尽量考虑了从易到难的顺序,但还是有不少生字学生要先学合体字,再学组成该字的独体字。鉴于以上三点,识字就成了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然而,识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重点,非突破不可。如何突破?…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2.通过认识人民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就是小精灵聪聪,大家看,他在干…  相似文献   

9.
丁银霞 《贵州教育》2014,(22):25-28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元、角、分》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因此我根据教材先集中学习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之后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元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位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再开展主要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认识1元等于10角。  相似文献   

10.
爱心     
“加上我的10元!”“加上我的5元!”教室里一片叫嚷声。你问这是怎么回事,告诉你,这是我们班的同学在争先恐后地为赵延博同学捐款呢! 赵延博是我校一年级(5)班的学生。前几天,他被查出来患有白血病。为了给赵延博同学治病,他们家几乎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元、角、分"单元,教师认为难教,学生认为难学。这一难点该如何突破?能否让学生在过程中主动参与,深度获取,真实成长,进而学得轻松,学得清晰,学得深入呢?首先,教者要弄清学生现在在哪里。对于即将学习的人民币,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又有哪些困惑呢?笔者选择本校一年级×班50名学生作为样本,进行了一对一...  相似文献   

12.
真稀奇,小学也发奖学金!在上海的七宝外国语小学,各年级中15%的学生可以在学期结束得到一份“现金大礼”,其中一等奖5000元,二等奖2500元,三等奖1200元,而获得四等奖的学生每人可以得到300元。在一年级中,共有36个孩子得到了奖学金。(1月16日《新闻展报》)  相似文献   

13.
送走六年级的学生,又循环进入一年级的教室,那十一二岁少年“高大”的身影曾让我汗颜,如今我再一次被“仰视”,我的“高大”又重回身边,心里却是那样的慌乱。因为.过山车最为惊险刺激的场面——下冲,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苏家美 《广西教育》2007,(7A):42-42
一、个人简况 陈林,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稚气十足,活泼可爱,其父母是农民。 二、问题行为描述 去年秋季学期开学,我教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刚开学第一周,我听到最多名字就是“陈林”。“苏老师,陈林乱画我的书。”“老师,陈林吐口水在我的脸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14,(9):28-28
全国中小学、职业学校班主任:经研究,2014年,班主任杂志社将举办“我和我的一年级新班——中小学起始年级带班策略”主题征文活动。征文要求以第一人称记述接手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起始班级的带班策略、方法、经验、教训等。  相似文献   

16.
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对汉字的笔顺规则还不能较好地掌握,即使是三番五次地示范,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想当然地书写。比如“日”“团”等字,学生总是要“先封口,再里面”。我为此颇费心思  相似文献   

17.
热点扫描     
《四川教育》2020,(13):5-5
正确答案不只一个“一支铅笔8()”。有一道小学二年级的考题,要求填写合适的人民币单位。一名小学生填上“元”,被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角”。学生觉得被判错很冤枉,因为妈妈不久前就给他买过10元一支的铅笔。随着社会发展,物价变化,一些功能更多、更具创意的铅笔生产出来,价格从几角钱至十几元不等。按照“只要合乎题解,即可视为正确”的原则,“角”和“元”,都可以算是正确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就不应该一概判错。面对考试中有标准答案的题目,当学生的答案出现不一致时,出题者、判卷人都需要更加谨慎,把握好正确答案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少年月刊》2010,(9):64-64
《快乐发现作文本》丛书是“发现教育·发现作文系列”,读者对象是一年级至九年级学生,每学期一册,共18册。每册定价9.8元。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7,(2S):17-17
河南省嵩县德亭乡元湾小学上村教学点只有一个复式班,一年级10个学生,二年级6个学生。32岁的赵松灵,是这里惟一的教师。“自小,我惟一的愿望,就是当老师。”  相似文献   

20.
一、耐人寻味的“后十名现象” 在翻阅、整理学生的成绩表时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小学期间,按语、数二科成绩排列,从二年级(一年级不太明显)时成绩排在“后十名”的学生,到了四五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仍在“后十名”中徘徊。到了初中、高中,由于科目增多,“后十名现象”更明显,从初一下学期到初三,按语、数等学科成绩排列,“后十名”学生大多数始终会在“后十名”徘徊,个别学生尽管经过努力,也不会淡出后二十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