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合作”一词曾被释作“当行”、“当家”或“合于法度的书画诗文”。本文通过对“合作”一词的若干例析后认为,“合作”虽与“当行”“当家”均有称说书画诗文之意,但在指称范围上却有宽有窄,“合作”仅限于书画诗文之类,即专指书画诗文的精妙或精妙的书画诗文。  相似文献   

2.
“十字令”是以数字“一”至“十”开头,十句为一组的一种小令。它形式整齐,寓庄于谐,或塑造一种人物形象,或反映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有许多“十字令”广为流传,现撷取几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腾格里”一词兼有“天”和“天神”双重含义。作为“天”,最早绝非指“天空”或“天穹”,而是指凡颠之称和凡颠上空或上方之称。在凡颠和凡颠上空或上方,也即“天”上,最引人注目且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天体呢?毫无疑问,是日月星辰。在日月星辰中,太阳、月亮占据着无与伦比的显赫地位。所以,蒙古语族远古先民所崇拜的“腾格里”,最初指的便是太阳和月亮这两个有生命有人格的天体;太阳、月亮这两个有生命有人格的天体便是蒙古语族远古先民所崇拜的“腾格里”。当然,这一结论并不是最后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在课堂中进行语言教学呢 ?在实践探索中,或添加、或删减、或调序、或置换、或勾连、或对比,六种方法各有其妙。   一、添加   所谓“添加”,就是在原文上添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例如:《天上的街市》原稿中有这么两句诗:“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后来编入教材时删掉了“那怕”。老师指导学生品味这两句诗时,可将“那怕”重新加入诗句,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那怕”是一种猜测的语气,而去掉“那怕”更能表现诗人大胆的肯定和浪漫的理想,诗人无限的憧…  相似文献   

5.
孟强 《山东教育》2014,(6):18-19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按照“举一隅,必以三隅反”的道理,阅读教学,乃至一篇文本的阅读教学也好比一个“锁钥”,同样可以开发无限“库藏”,可以有多个维度的指向,或理解,或表达,或逻辑,  相似文献   

6.
水口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170-170
在徽州,几乎所有古老的村庄的村口,都有着人工刻意营建的痕迹,或一丛树林,或一座石塔,或一幢庙宇,这就是在徽州村落整体建筑格局中有“门户”和“灵魂”之誉的水口。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一书中指出:“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钥,用这个锁钥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按照“举一隅,必以三隅反”的道理.阅读教学乃至一篇文本的阅读教学也好比一个“锁钥”,同样可以开发无限“库藏”.可以有多个维度的指向,或理解,或表达,或逻辑,或文化……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琥珀》一课,谈谈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风狂,或作“疯狂”,其语盖源自“凤凰”。风(疯)甲文中与“凤”通,狂与“凰”音近可转,凰鸟在《山海经》中写作“狂鸟”。风狂与凤凰除语音相通外,其语义亦颇与凤凰之品性相吻合。凤凰的“歌舞饮食”,均有出“风”头和“狂”妄自大之嫌;其飞群鸟从以万数,又或漫天翱翔,自是在发“风”或发“狂(逛)”。因凤凰是古东夷族所崇拜之图腾,故凤凰有“风狂”之表现,应是古华族对夷族某些风俗习惯的一种蔑视  相似文献   

9.
题一七 【命题形式】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太习惯于用“是”或“不是”来回答。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很难用“是”和“非”、“对”和“错”来回答,有时是“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比如一句话,在这个场合恰当,在另一个场合不恰当;一件事,此地可做,他方不可为;一个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评价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你有很多这方面的生活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请以“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表达方式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命题意图】   我命这个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0.
“Therebe...”句式和have/has都有“有”的含义,在用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现归纳如下。(一)“Therebe...”句式表示“某处或某时存在/有某人或某物”,它强调的是一种客观存在。其结构是“Thereis/are+主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例如:1.Thereisabirdinthetree.2.Thereisgoingtobeaheavyrainthisafternoon.注1:“Therebe...”句式其实是一种倒装句,句子的主语在“Therebe”之后。be动词用is还是用are,这取决于主语是单数形式还是复数形式。如果主语是可数名词单数形式或不可数名词,be动词…  相似文献   

11.
在高二(下)Lesson62,Unit16中有这样一个句子:Thelargestcoralbedintheworldistheonewhichliesoffthenorth-eastcoastofAustralia.“off”一词,通常意为“从……离开”,但上面这个句子中的“off”却没有这种含义。现就off的若干特殊用法归纳如下:一、off作为介词,有“与……相隔”或“离……”之意,相当于to或ata(stat-ed)distanceawayfrom,在句中可作后置定语、地点状语或表语。例如:1.AgreatmanycitiesoffthecoastofChinahavebeenopentofor-eigncountriessince1978.中国沿海的许多城市自从1978年以来…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数学解题中有时为了使问题获得解决,我们需要借“数”或“式”,但必须还“数”或“式”,以保持原式不变,这就是所谓的有“借”有“还”法.本文举例说明有“借”有“还”法在解题中的运用,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一、“借”数“还”数例1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个老农民临终前,将三个儿子叫到面前,有气无力地说:“我要见真主去了,这一生没有给你们留下更多的财产,只有19头牛,你们分了吧,11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 “现代化”modemization,意指tomakemodem,即“成为现代”。‘Modem’具有表示时间的含义,是‘0fthepresentorrecenttimes’,原意是“现世的”或“现代的”,“近世的”或“近代的”;‘modem’一词除了表述时间外,也有“时新的”(new,up-to.date)、“...  相似文献   

14.
每一首诗歌,乃至每一句诗句,都有一两句关键的句子或一两个关键词,称为“炼句”或“炼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中“明”、“疑”、“望”、“思”都是炼字,而最后一句就是炼句,游子思乡的感情透过这些炼字和炼句油然而生。一幅美术作品的命题中,也往往会有炼字或炼词,  相似文献   

15.
语气助词“时”在《三遂平妖传》中使用频率较高,我们参照甘肃天水方言,分析发现该词或用在“看”等表示行为的单音节动词后.表示一种尝试语气;或用于句末表示假设语气,其形式有“若……时”,“……时”。  相似文献   

16.
对“中间代”或“中生代”的命名现象,其实只是这些诗人们“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他们对1990年代与1980年代的诗学差异尤为敏感,同时也就有对共同性的忽视,这导致了他们对自我存在的焦虑,并进而试图通过对自我命名的方式“标新立异”。然而“中间代”或“中生代”并不能构成一个独立于“第三代诗人”或“新生代”的“代”,他们应属于“新生代”的一部分或一种写作倾向,或者应称为“新生代后期诗人”。  相似文献   

17.
在一篇小说中,出于表达的需要,两次出现同样的内容,或对人物作同样的描述,或使用同样的词语,或兼而有之,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手法。因其有别于修辞的“反复”,我这里暂且称之为“对举”。因为“对举”是重复出现,便有了耐人寻味的魅力。阅读和欣赏者咀嚼这些“对举...  相似文献   

18.
谢远品 《云南教育》2004,(34):12-13
翻开小学语文课本,“有感情地朗读”几乎成了每篇课文最基本的要求。走进语文课堂,书声琅琅、绘声绘色也成了评价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改革与否的首要因素。这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实践新理念的结果,也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在。但理性地、仔细地分析,仍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理解上的偏差,单纯地追求朗读的“情感”化,认为读的时候或悲或喜、或爱或厌、或高或低、或急或缓,要做到情感四溢,很少考虑“有感情地朗读”的内外因素。其次是指导上的走捷径,课堂上过早或者过多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技能的指导,不注重或淡化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的对话,使“有感情地朗读”更多地成了一种表演。在充分认识“有感情地朗读”的误区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有”字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字句研究易正中一“有”字是现代汉语中用法比较特殊的动词。它是动词,但不表示行为、动作;它表示的是事物的某种关系,或表领属关系,或表存在,或表评价。“有”字在语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不同于其他动词的特征:一般说来,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而...  相似文献   

20.
两个完全相同的字连续用在一起,这种现象叫叠字。在古诗中,有不少叠字现象,这些叠字有很多独特的修饰作用。一、渲染气氛,创设意境。古诗中运用叠字,能渲染气氛,创设一种意境,或美好动人,或凄凉悲哀,或自然写意,或豪迈壮观。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草》)中用“离离”来形容野草繁茂而连绵不绝,生动传神,读来仿佛看到了铺满绿草的一望无际的原野,而“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中“飒飒”两字又写出了秋风的肃杀,秋景的悲凉。另外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