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其它常规原材料,配制出高强度(抗压强度达80Mpa),高工作性(坍落度达200-250mm)、高耐久性(抗渗标号大于P30)的高性能混凝土。讨论了粉煤灰掺量、胶材总量、砂率、水胶比等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变化规律,对低水胶比和20%矿渣掺量下配制C35的机制砂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配置机制砂混凝土需要提高砂率,砂率一般宜大于38%;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天然砂混凝土低,但后期增长较快;相对于天然沙,要更加重视对不同批次机制砂的质量检测;适当提高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可以改善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  相似文献   

3.
由于配合比的特殊性,自密实混凝土的徐变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存在差异。文章对自密实混凝土多参数进行徐变试验,分析胶骨比、水胶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4 个参数的敏感性,建立自密实混凝土双曲线徐变模型,应用于自密实混凝土长期变形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了水泥、粉煤灰、矿渣和水胶比四个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找出了其中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给出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5.
运用均匀试验设计法研究了水泥、粉煤灰、砂率、钢纤维和水胶比五个因素对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找出了其中显著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给出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研究利用新海电厂原状干排粉煤灰及其它常规原材料,研制出坍落度达190~260mm,28天抗压强度达50~75Mpa,抗渗等级超过S20的高强粉煤灰砼。本试验研究讨论了粉煤灰掺量、胶材总量、砂率、水胶比、减水剂品种与掺量等参数对砼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还讨论了粉煤灰掺量对砼抗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研究利用新海电厂原状干排粉煤灰及其它常规原材料,研制出坍落度达190-260mm,28天抗压强度达50-75MPa,抗渗等级超过S20的主强粉煤灰砼,本试验研究讨论了粉煤灰掺量,胶材总量、砂率,水胶比,减水剂品种与掺量等参数对砼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还讨论了粉煤灰掺量对砼抗渗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如果只是仅仅减少水灰比,象配置普通混凝土那样获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是行不通的,因此根据混凝土的构成机理和组成材料的特性,对水泥,砂,石、水、高效减水剂,矿物细掺料进行了合理选择,试算出配合比,通过试验得出结果:高强混凝土中以掺入硅灰为最佳,配制C80或更高强度的混凝土应为首选,从经济性上考虑,配制C80使用粉煤灰为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水胶比和碎石体积取代率对次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LC20最佳配合比,然后再通过不同水胶比(0.30、0.35、0.40)和不同碎石体积取代率rg(0、10%、20%、30%、40%、50%)进行试验,并通过干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拉强度、比强度和折压比,以及断截面破坏形态,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碎石取代率为30%,水胶比为0.30时,次轻页岩陶粒混凝土的上述各项指标除折压比外均为最优,并能同步提高强度和韧性,而且还可以有效弥补页岩陶粒产量有限、价格较高和施工性能较差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再生混凝土(RC)的配合比进行分析,探讨水胶比、再生骨料掺量以及超细粉煤灰 (UFA)掺量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结合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并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再生骨料掺量90%,可配制出和易性优良,3d抗折强度大于3.0 MPa,28 d抗折强度大于5.0 MPa的再生混凝土, 均能满足重交通和特重交通开放交通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拉压比和折压比在后期均有提高,韧性改善,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强度与胶水比、再生骨料掺量以及UFA掺量的经验公式,相关性高,为再生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粉煤灰与胶凝材料重量比(βF),水胶比(mw/mB)两个因素,设计了界面剂的正交试验。测试了不同因素不同水平下界面剂的剪切粘结强度。在性能较好的界面剂配合比基础上加入由高效减水剂、甲基纤维素醚和可再分散乳胶粉组成的外加剂B,界面剂的剪切粘结强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探讨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比、砂率、粉煤灰掺量等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了砂率、石子级配以及搅拌与成型工艺对透水混凝土主要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砂率和石子级配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利,但同时对透水系数有着负面的影响;机械成型对混凝土强度有益而对透水系数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合理解决这些问题能为配置高性能透水混凝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修补混凝土自密实的要求,利用高效复合减水剂增塑和超细复合粉煤灰改善胶凝材料级配等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新拌混凝土屈服剪应力,使混凝土拌合物达到自密实所需要的流动性,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比参数.针对超早强的性能要求,通过胶砂试验,在多种化学外加剂中,选取早强剂A作为超早强水泥混凝土的外加剂,并确定其合理的掺量,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自密实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高效减水剂、早强剂A、普通硅酸盐水泥可配制出1d的抗折强度达3.0 MPa以上,2d抗折强度达4.0MPa以上,自密实性能好,30min后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小的自密实超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满足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快速修补、无需振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一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专用界面剂。试验通过选取了粉煤灰与胶凝材料用量比、水胶比、平均浆体厚度这3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测定界面剂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初步试验的结果,选出3组较优的配合比,掺入外加剂对界面剂进行改性。优化后的界面剂的剪切粘结强度比原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关于如何利用工业废料—铅锌尾矿砂,制造混凝土和空心建筑砌块。该砂的细度模数 M 为0.4。如此的超细砂铅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带来了很多困难。通过大量试验得出了超细砂的配合比。同时应用造壳理论我们还获得了超细砂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计在不同配合比的人工砂和天然砂试验,定性的找到了不同配比与人工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干缩性的关系曲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工砂掺量的增加,人工砂混凝土抗压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其干缩性能越差。因此,人工砂与天然砂的配合比为3:2时,C40人工砂混凝土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干缩性能,能够达到相应规范的硬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但因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很低,给配制与施工带来如下问题:水泥标号的”标志”作用淡化,矿物掺合料的作用显著改善,拌合物的高粘聚性,混凝土的收缩等,这些都是值得设计、施工人员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使用粉煤灰代替水泥用量对与环境和经济都有良好作用,粉煤灰混凝土近些年应用更加普遍.通过改变水胶比和粉煤灰掺入量,对高掺量粉煤灰的抗压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往混凝土中掺入大量(70%—90%)粉煤灰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在长时间养护下不断增加,抗压强度会因为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强度和流动性选择合适配合比的粉煤灰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外加剂、粗骨料等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胶凝材料的用量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黏度和稠度均降低,稳定性下降,抗离析性能变差;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均对工作性产生影响;粗骨料中小粒径颗粒越多,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越高,早期强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