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梅 《中国教师》2014,(12):10-11
小班化的教育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而在教学中加强同伴间的交往互动,能大幅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师生间的有效互动频率,使个体之间充满激情的燃烧和智慧的碰撞。  相似文献   

2.
儿童同伴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互动交往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包括他们创造和分享的日常活动、创生出的活动、价值观念及思想等。同伴文化的创造往往反映了儿童内在的成长需求,反过来,比较稳定的同伴文化又会促使儿童对认知和行为做出调整。为了在学校教育中更好地理解、陪伴和引导儿童的成长,多角度观察、研究、理解儿童同伴文化,并以谨慎的姿态介入儿童同伴文化,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和挑战。通过对儿童同伴文化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并客观地评价儿童在同伴互动交往中行为的积极性和问题所在,从而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陪伴、引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交往是人们之间为了协调、联合力量去获取某种共同成果而进行的相互作用”,随着儿童越来越早地进入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已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并且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因而儿童与同伴之间的良好交往显得愈发重要。然  相似文献   

4.
特定环境下因群体与群体之间交往的需要,把互不了解的陌生人结成同伴关系,这种同伴交往因同伴之间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自主选择权的缺失而常常导致交往实践的失败。这种交往障碍主要缘于儿童在性格品质方面、家庭教育方面、交往技能方面、同伴特殊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旋,如通过心理辅导课,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及技能;使儿童学会体验他人的情感,培养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交往;要让家长明白孩子的问题与他们的不良教育方法密切相关等。以帮助学生克服社会交往障碍,学会与他人合作相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事件取样法,对混龄背景中儿童的异龄同伴交往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异龄同伴交往主动性不存在差异;儿童更愿意与异龄同性同伴交往;大、小班儿童在选择年龄相差1岁或2岁的同伴交往上不存在差异;儿童使用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交往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存在性别差异;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性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儿童异龄同伴交往行为结果与交往时间存在年龄差异;异龄同伴交往行为次数反映了儿童异龄同伴交往的态度,要考察异龄同伴交往的质量,还需结合交往时间与交往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同伴之间、师师之间发生着频繁而复杂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交往系统。作为交往系统里的一个微系统,同伴交往的自由性、平等性、开放性等特征,使儿童能够体验和探索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班主任应致力于创生特色班级活动,为小学生同伴交往助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人际交往对他们的影响会越来越突出,有研究证明小学高年级阶段也是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这个时期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同伴交往是其主要内容。所谓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过程。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形成人的行为和个性特点非常重要,是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的一个独特而主要的方式。因此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培养策略,使同伴相互交流信息、表达思想、合作竞争,对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生同伴交往互动潜藏着不可忽视的语文教育功能。提出这一命题具有理论与现实依据。同伴交往互动的语文教育功能特征体现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发挥同伴交往的语文教育功能需遵从抓主途径、大视野、多形式、有导向、能自主的教学策略,运用学生自主讨论、体验指导者、组织者角色、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理念】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人际交往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和同伴交往。同伴交往的主要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学习知识技能、交流经验的机会,对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一定影响。同桌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同桌之间物理距离近,心理距离却因人而异。本课运用心理剧技术,以《米小圈上学记》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与同桌相处的方法,提升同伴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气质与同伴关系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规律。探讨气质对同伴交往产生的可能后果 ,可以为改善不利的同伴交往状况、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提供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之一,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和情境因素等影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就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点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交往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人都是在与他人的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中得以生存、获得发展的。学会交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儿童同伴关系不良不仅意味着成年期的社会适应不良,而且常与儿童的学习困难同时存在。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无以养成儿童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品行,随着电视的普及,孩子更多地坐在电视机前,在单向的信息交流中也滋生了严重的孤独感,中国儿童发展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交往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交往教育的内涵与特性略述己见。  相似文献   

13.
幼儿教师教育行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比如,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的直接监控行为减少,而间接调控行为明显增加,并开始注重监控策略和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面,教师开始突破狭隘的交往观,使班级内部人员间的表层互动和无效互动减少,而深层互动和有效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与同伴互动)明显增加,整体互动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印琼 《江苏教育》2022,(57):66-68
<正>“同伴交往”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中重要的循环教育主题之一。从低年级引导学生礼貌交往,感受同伴交往的快乐,到中年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善于交往,再到高年级培养学生友好交往的品质,教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家庭、学校、社区生活扩展到社会生活,构建起小学六年“同伴交往”螺旋上升、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下文,笔者以四下“同伴与交往”单元为例,谈谈如何指向儿童道德生长,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一、把握单元核心,凸显整体性  相似文献   

15.
同伴关系是留守儿童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可以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为其提供行为榜样。因此,通过为留守儿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往创设有利条件,并实施有效的交往指导,倡导支持性的交往行为等教育措施,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支持性的同伴关系,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调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儿童的人际交往中,同伴交往是儿童最需要的,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把握特殊需要儿童同伴交往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01—2021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同伴交往的国际研究热点包括以发展性障碍儿童为主体的多元同伴交往干预研究、特殊需要儿童会话交往能力缺陷的研究、个体友谊质量的研究和交往发起行为的研究。未来我国应推进信息技术和传统干预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依恋的亲子关系构建积极的同伴关系,发挥融合教育活动的桥梁作用,更好地促进特殊需要儿童与同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智障生的同伴交往常存在一些问题:普通学生在接纳随班就读同伴上存在障碍、随班就读智障生缺少与同学进行交往的技能、普通学校忽视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等,可采取多方面促进普通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同伴、培养智障学生基本的交往技能、学校提供同伴交往支持等教育策略改善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现在孩子的同伴关系遭遇严重危机,很多孩子没有朋友,缺少同伴交往的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伴交往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个性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缺少伙伴间的互动和合作会使儿童失去很多学习知识和社会规则的机会,无法体验到社会交往的快乐,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科 《河北教育》2008,(1):35-36
一、同伴关系概述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或青少年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领域。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是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外部表征,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