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是依托高校成立的技术转移组织,是高校技术转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还存在各种问题,如技术转移人员专业能力不强、企业参与力度弱、制度不规范等。从组织理论的角度出发,高校技术转移机构要通过完善组织结构、改革组织制度、强化组织文化等方法加强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促进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德国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技术转移机构为中介,政府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保障,以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长效合作为基础的供需契合的技术转移模式,为德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探讨德国的技术转移模式,可为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高校成立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部门设置、人员构成与组织模式,以及成立初期、中期和后期适合开展的工作与业务,提出“附属于大学、享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公司制运作方式”应是我国研究型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方式,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则应以中小型企业为服务对象,采用灵活的组织与运行模式;最后对大学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与运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德国历来重视高校教学科研与师资建设.作为柏林高校联合机构的柏林高校教学研究中心所开展的柏林高校教师教学法培训、教师发展研究及高校结构建设策略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柏林高校的办学水平,特别是它开展的扶持柏林高校教学科研的创新项目以及柏林高校教师证书项目体现了德国最新的教学学术思想和德国高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各国高校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成为衡量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德国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建设起步较早且较为完备,呈现出学科门类全、地理分布广、专业覆盖面大、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建设主体等发展现状,并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促进学科拓展,注重学科交叉;着眼多重目标,培养应用人才;丰富设置形式,加强校院合作;凸显区域特色,重视校企合作。德国高校的相关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专业体系、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高校应着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通创新和应用“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成果向社会和教学“双转化”。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高校科技转移机构未能充分发挥效能。基于此,文章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我国高校转移机构运行效能为目标,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模式下的项目建设分为项目需求、项目设计、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评估5个主阶段,从多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健全转化保障体系、加强校企联合、健全激励评价机制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载体。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给高校技术转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上海市为例,研究高校技术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上海高校技术转移的现状与特点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6所,其中包括9所"211工程"建设学校和4所"985工程"建设学校,科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外科研机构和企业是德国创新体系中的三大主体,三者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上均获得广泛认可。德国通过给予大学唯一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实施"卓越计划"并建立"研究型校园",不断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三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德国的经验对我国有以下启示:改革学位授予政策;成立高校与独立研究机构合作的实体研究机构;出台推进高校与独立研究机构长期稳定合作的专项支持经费;以高校为主体开展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地开展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9.
科技决定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工作指导标准》从形势政策、顶层设计、机制创新、制度制订、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能力提升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结合国家政策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工作的实践,对高校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管理工作的认识、核心要点、难点和堵点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创新面临着国际大变局和“十四五”正式开局的挑战。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存在以下问题:高校科技体制组织保障不充分、科技创新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短板、专业技术转移机构较缺乏、双创基地产学研用融合度不够等。亟需加强科研组织建设,健全科研支撑体系;实施灵活激励机制,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增设技术转移机构,提升成果转化服务;依托多样双创基地,强化服务经济能力。以实现高校成为创新策源地和促进成果转化的优良生态圈,显著增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1.
技术转移事关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是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成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关键问题的重要突破口。船舶类高校在成果转化方面有其自身特色,完善船舶设计、管理等方面建设新技术转移模式,要解决科技成果转移政策落实、建立成果转化信息平台、专业团队建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船舶类高校应从问题本身着手,从政策落实、信息平台、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奖励机制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2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北京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校级领导牵头组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师教学培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广教学创新成果。这意味着建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已经提上我国高校的议事日程。教师队伍及其建设是大学发展的关键要素,需要长远规划和具体落实。经过多年发展,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发展为基本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和面向全体教师的发展活动,促进了教师多方面的发展。文章简要梳理了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当前教师发展机构的特点,并辅以两所大学的教师发展机构案例,以期为我国高校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高校教师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作为主要依据,从注重提高思政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科学建设、注重教育模式的创新优化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目的主要就是使得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能够更好的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创建有利条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合理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从中美加三国比较看我国新世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中国高校教师队伍培训有严密的组织和计划,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有系统的培养机构,培训方式多样,以学历补偿为主,美国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注重严格聘用制度,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技术培养,加拿大高校注重教师后备队伍培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及实践能力培养,有机构保障。借鉴美、加两国经验,新世纪我国教师队伍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严格聘任制度,注重提高教师教学学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加强教师后备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技术转移的概念及其基本条件,高校技术转移的模式探索,分析高效技术转移中心机构的建设现状、技术转移出现的问题,提出加强技术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德国高校体系以平等均质为特色,各类型学校崇尚平等,特色各异。近年来,德国政府为提高高校竞争力,对促进学校差异化发展做出政策调整。“卓越计划”在平等传统上,促进高校功能分化:卓越研究型大学和均质大学并存,自治大学与应用科学大学均衡。从历史维度梳理德国高校分类发展进程发现,横向分类中均衡与均质并存,纵向分层中分化与卓越并举。正视不利于德国高校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对中国“双一流”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稳步、快速发展与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的贡献密不可分。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另一类是社会基金会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独立运作,依托高校,又与国家保持紧密联系,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应用和管理开展深入研究,打造跨学科、国际化合作平台,并建立数据库,以信息化方式辐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德国高校课程设置与可雇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雇佣性开发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为指导,课程设置注重实践、课程拓宽及能力培养。此外,德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市场为指导,随时调整专业课程。文章总结了基于可雇佣性培养的德国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并为中国高校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2):252-255
提出了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作为切入点进行高校实验室气瓶管理的新思路。校级职能部门重点在组织措施建设,包括供应商资质审核、采购平台建设、培训和准入体系建设;二级机构实验室在落实组织措施的基础上,在气瓶的储存和使用环节根据不同种类的气体采取技术措施,形成一种建立在组织措施基础上,以技术措施为保障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实验室气瓶管理,杜绝气瓶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高校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规划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应该特别注重科学定位,明确高校战略愿景;重视使命陈述,强化高校战略目标;注重“硬环境”建设,通过成立专门的战略研发机构,加强政策研究,开展院校研究,建立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与信息处理系统等措施,为科学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支撑;高校同样要注重“软环境”开发,通过提高管理者的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能力,建构有利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实施的组织文化氛围,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教职员工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为高校战略规划实施提供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