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究胶板、砂板乒乓球运动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裸眼远视力(SVA)及动态视力(KVA)的影响,为体育锻炼促进视力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六年级2个自然班共74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为胶板乒乓球组和砂板乒乓球组,干预周期32周,采用标准对数视力灯箱、KVA检测仪对被试实验前、中、后测的SVA及KVA进行测试结果: 胶板组和砂板组被试的SVA和KVA均有显著提高(P<0.05),在实验前、中、后测水平上,胶板组与砂板组的SVA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实验后测阶段,胶板组与砂板组的KVA具有显著差异(P<0.05),砂板组后测近视人数显著低于前测(P<0.05)结论: 胶板与砂板乒乓球运动均能提高六年级学生SVA和KVA。砂板乒乓球运动改善视力健康水平的效果优于胶板乒乓球运动,主要体现在KVA上。胶板乒乓球运动适合轻度视力不良的儿童青少年,砂板乒乓球运动适合重度视力不良的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育教学中不同视标呈现时值的睫状肌训练对小学生裸眼远视力和动态视力的影响。方法:将123名小学生随机分为睫状肌训练视标呈现时值1 s组、3 s组、5 s组和对照组并进行32周干预实验,在实验前、中、后分别进行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检测。结果:实验后,各实验组的动态视力及裸眼远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 s组和3 s组的动态视力和裸眼远视力后测较中测、后测较前测,以及中测较前测均显著性提高(P<0.05);5 s组的动态视力和裸眼远视力后测较中测,以及后测较前测均显著性提高(P<0.05);对照组的动态视力后测较前测显著性下降(P<0.05),裸眼远视力中测较前测以及后测较前测均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视标呈现1 s、3 s和5 s时值的睫状肌训练,对小学生的动态视力和裸眼远视力有积极影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视标呈现1~3 s时值的睫状肌训练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视力在不同类型体育项目间的发展特征,为体育锻炼改善视力的应用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10岁无专门体育训练经历的在校学生和参加足球、乒乓球、跆拳道、空手道、游泳、体操等项目的俱乐部或体校学生,共603名。使用动态视力检测仪和标准对数视力灯箱测量动态视力和静态视力。计算动静比(动态视力/静态视力),并将其作为衡量动态视力发展水平的指标。结果:6~7岁是动态视力发展的敏感期(P<0.05),8岁、10岁男性儿童的动静比高于女性儿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外体育练习组的动静比高于普通在校学生组(P<0.05),开放性运动项目的动静比高于闭锁性运动项目(P<0.05)。结论:参加体育锻炼对动态视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且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课外体育活动与1~3年级儿童视力指标及眼部生物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3年级(6~9岁)252名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动态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测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年龄、视力、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和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 1~3年级儿童总体近视率为43.6%,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角膜屈光力随年级增长而降低,眼轴、前房深度及课外体育活动量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儿童裸眼远视力与动态视力呈正相关(r=0.356,P<0.01),与眼轴、前房深度呈负相关(r=-0.380,r=-0.249,P<0.01)。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呈负相关(r=-0.622,P<0.01),与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呈正相关(r=0.550,r=0.233,P<0.01)。各年级儿童裸眼远视力、眼轴、前房深度、课外体育活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年级儿童按不同课外体育活动量进行划分,视力指标和眼部生物特征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量与小学1~3年级儿童眼轴呈正相关。随年级增长,课外体育活动量与眼轴长度均出现上升趋势。1~3年级儿童的裸眼远视力、眼轴、课外体育活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课外体育活动不会过早消耗儿童远视储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身瑜伽干预对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方法:通过张贴海报招募喜爱健身瑜伽的实验组学生40人,根据实验组学生的性别、年级、居住地筛选出相应的40人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健身瑜伽干预12周,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学习倦怠情况。结果:实验组学习倦怠后测均值低于前测均值,t=3.410,P=0.008,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实验组情绪低落维度后测均值低于前测均值,t=3.588,P=0.006,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实验组不良行为和低成就感维度后测均值低于前测均值,P=0.036和P=0.029,均达到差异水平。结论:健身瑜伽可显著改善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状况,对学习倦怠总量中3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低成就感)均有改善,其中情绪低落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异针刺和非甾体抗炎药两种治疗方法对兔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急性骨骼肌损伤造模成功的24只新西兰白兔分成4组:针刺组、给药组、针刺+给药组和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测不同时刻(损伤前、损伤后即刻、损伤后第1、2、3、6天)兔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的浓度来检验不同治疗方法对兔急性骨骼肌损伤疼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损伤后第一天三个治疗组血清PGE2值均显著性的降低(P<0.05);针刺+给药组有非常显著性效果(P<0.01),三种疗法相互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损伤后第二天,各组血清PGE2显著性降低(P<0.05);非甾体抗炎药组和针刺+给药组血清PGE2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三种疗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损伤后第三天特异针刺治疗组血清PGE2的值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组和针刺+给药组血清PGE2的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疗法相互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异针刺和非甾体抗炎药均可降低兔急性骨骼肌损伤后的疼痛程度,两者具有相同疗效;两种疗法联合应用有优于两种疗法单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青少年人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年龄、性别相配对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观察游泳、步行、举哑铃及仰卧起坐各25例以4种不同运动方式持续运动1 h前、后肥胖青少年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血乳酸的变化,并根据稳态血糖模型(Homa模型)计算出其反映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的指标变化。结果:1)运动前肥胖组患者其BMI、腰围、腰臀比、IAI、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IS、HBCI、血乳酸则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运动前相比较,肥胖患者中经1 h游泳及1 h步行的患者,其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即IR有显著下降(P<0.01),IAI有显著升高(P<0.01),而反映胰岛?细胞功能状态的指标,即IS和HBCI有显著提高(P<0.05),血乳酸水平有轻微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举哑铃及仰卧起坐1 h后,IR也有显著下降(P<0.05),IAI有显著升高(P<0.05),IS和HBCI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乳酸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1)。3)在肥胖组中游泳亚组和步行亚组IR显著低于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P<0.05),IAI、IS和HBCI较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乳酸则显著低于举哑铃及仰卧起坐亚组(P<0.05)。4)肥胖患者IR与BMI、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768,0.6059,0.7987,均P<0.05);IAI分别与BMI、腰围、腰臀比均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5,-0.6278,-0.7523),而IS则与BMI、腰围、腰臀比等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自身胰岛?细胞功能,而无氧运动对其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103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运动动机气氛、能力知觉与运动员赛前情绪的关系.①掌握指向的动机气氛与运动员的自信心有显著性高相关(r=0.803,P<0.05);成绩指向动机气氛与赛前情绪的社会期待焦虑(r=0.504,P<0.05)和躯体焦虑(r=0.625,P<0.05)具有显著性的中等相关,而与个体失败焦虑之间存在低相关(r=0.341,P>0.05).②运动员能力知觉与赛前情绪的自信心之间具有显著性高相关(r=0.846,P<0.01),与个体失败焦虑(r=0.554,P<0.05)和社会期待焦虑(r=-0.617,P<0.05)之间具有显著性中等相关.③运动员的能力知觉与掌握指向的动机气氛有显著性高相关(r=0.805,P<0.05),与成绩指向的动机气氛之间具有中度相关(r=0.261,P>0.05).因此,运动动机气氛、能力知觉是影响运动员赛前情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学生视力下降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正常学习及生活。就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视力、体适能的数据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归纳法等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视力与体适能的状况。调查得知学生视力比较差,总体平均值在中度视力不良值之间徘徊,需要重视;学生视力的年级、性别均差异不显著;男生上肢力量耐力,需加强引导学生体育锻炼。BMI高于中位数18.7的学生,其视力(尤其是右眼视力)要高于BMI低的学生,其差异具有显著性,体质的其他指标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与体质的关系.方法:随机分层抽取浙江省60 ~ 69周岁的3 958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体育锻炼的行为分为经常锻炼组,偶尔锻炼组和不锻炼组.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的老年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以“2010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手册”测试标准进行体质测量.所有数据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城乡、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1);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者与不锻炼者居住场所体育设施的配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每周散步时间、每周家务劳动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体育锻炼行为与城乡、受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以及每周散步时间显著相关(P<0.01);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者腰臀比、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均好于不锻炼者(P<0.05).结论: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行为受城乡、教育程度及退休前职业等人口因素的影响,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及家务劳动对其影响减弱;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的体质好于不锻炼者.  相似文献   

11.
体育舞蹈对体脂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医学测试手段,研究体育舞蹈对体脂的影响。体育舞蹈具有明显的降脂功能,其中对女性的减脂效果优于男性。同时,体育舞蹈还具有简单易学、易于开展的特点,长期坚持可以起到较好的锻炼身体、健美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化是使每个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儿童社会化的定义、内容、特点进行逐一分析,并对不同体育项目对参与者的社会化影响进行分析。旨在运用立体思维来指导家长更好地培养儿童社会化,从而促进其社会化进程,使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对心脏肥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皮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生物活性多肽,具有广泛的作用。笔者综述了病理性和生理性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了心脏肥大发生过程中内皮素的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概念,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影响深远,特别是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其他各领域全球化的发展.本文从足球与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以及足球的全球化趋势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和论述了足球全球化对世界足球运动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认清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处理好各种矛盾,科学地应对各种挑战,使足球运动更好地完善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太极柔力球运动健身效果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从事太极柔力球运动项目的练习者进行生理指标的测量及问卷调查.结论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人群练习的运动项目,它与太极拳、太极剑相比更是一项融竞技与健身为一体、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全新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双刃剑作用,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重新梳理了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外部环境中各种不良的时代性因素,讨论并分析了这些不良的时代性因素对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危害与影响,进而基于大健康教育的视角,提出了四点对策,为学生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第29届奥运会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周毅  辛利  熊焰 《体育科学》2006,26(3):8-14
根据近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的统计数据,建立相关预测模型参数,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奥运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促进北京经济增长的前期影响;初步预测“北京奥运”前期投资对北京整体经济拉动的作用,以及由此创造的就业数量;根据北京市体育产业对其他产业消耗的情况,结合北京市各产业间的产业关联与波及程度,提出未来发展北京市体育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阳  王德建 《体育科研》2003,24(6):52-54
运用文献法,依据近年来若干实证研究,综述了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和超声多普勒研究24名省队技巧运动员和46名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安静、运动负荷后即刻和恢复期心脏功能的变化情况。对照比较技巧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每博输出量,降低心率,减小运动负荷心肌紧张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献法及分析法对短跑的放松能力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放松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和原理,并提出短跑放松技术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