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做《阳光大课间实施方案》制订的协调者体育教师要协同学校,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本校的活动方案。学校要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建立起校长任组长、各行政主任、级部主任和体育教师为组员的组织机构。建立大课间评价、考勤制度,对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适时监督,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省中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东  李强  朱乔 《体育科技》2010,31(4):121-12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对江苏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与安排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产生背景、重要意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江苏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开展总体情况较为良好,各校之间组织水平有较大差异,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有关教育部门协调和解决。  相似文献   

3.
<正>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各校组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提高体育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4.
<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安全应遵循"预防为主,妥善处理"的原则,其安全预案的制订可分为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两个部分。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安全防范(一)机构组成及职责1.成立大课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安全校长为副组长,年级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和校医务人员为主要成员,各司其职。具体措施:(1)每学期开学两周内组织召开大课间活动联席会议,落实和细化各部门职责,仔细研讨大课间计划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区教育局围绕中央精神根据区内各校特色文化品牌,植入体育因素,以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为抓手,实现了文体活动的交融发展、相互促动。我们在推广特色体育大课间活动方面的探索,得到了全区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社会的较高评价,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影响。为了充分利用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时间,我区各校在"绿色、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以"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生发展"为目  相似文献   

6.
一、品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策略 1.成立学校体育领导小组,研定品牌大课间活动的目标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牢固树立和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人人享有体育与健康"目标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辽宁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大省,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中,辽宁省学校体育工作更是体现出了深入细致、科学务实、积极探索的发展特点。日前,本刊记者专程前往辽宁省对其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采访,先后到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小学、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沈阳市九十九中学、鞍山市第二中学、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等学校,与校长和体育教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观摩了各校的大课间活动和特色体育课。  相似文献   

8.
<正>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三十多年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在学习借鉴国外中小学体育有益经验和自我探索研究、创新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组织形式。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广大师生员工耳熟能详的用词,在全国各地、各校迅速推广与实施。正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校全体师生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立足改革,立足创新,不断反思改进,使大课间更好地适应了新课改的需要,让阳光少年在精彩大课间中健康的成长. 一、定时定物,保驾护航,提高实效性 为克服课间时间短,浪费多、锻炼时间与强度无法保障等现状,我校采取整合优化的措施,在上午第二和第三节课之间挤出30分钟作为大课间时间,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和安排表.明确了以年级分组、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及体育组牵头、年段长负总责、全体教师齐抓共管的机制.制定了班班一特色项目,定点定人看管指导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的"全员运动会",引起了行政领导、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的关注,标志着学校运动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员运动会"是针对传统学校田径运动会"少数人在比赛,多数学生成看客""运动会比赛项目与日常体育教学、大课间活动、课外锻炼、家庭及社会教育脱节"等弊端而进行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校体育改革工作。拱墅区自2015年3月引进"全员运动会"项目,各校在"有赛无类(全员参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快乐大课间"的实施无疑有其积极的一面,改变了学生每天都在日复一日重复做广播操的被动局面,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活动的乐趣.但是如果组织不好,很多问题也会随之出现:大课间,有些学生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有些凑在一起聊天.有些只跳跳绳,踢踢毽子.长此以往,学生对大课间会逐渐失去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正>一、活动设计背景全国各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教育局教研中心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新源县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如何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专题研讨,要求各校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操化模式,结合校情实际发挥教师专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茆长胜 《精武》2012,(11):72-73
大课间活动不属于体育课堂教学,也不同于课外活动,它是游离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是在教师有选择性地指导下学生进行的自主活动,开发大课间活动,研究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突出的作用,正是基于此,本课题以学生大课间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大课间活动的模式构建并结合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尝试制定出评价标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切实提高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体育师友》2015,(2):72-73
通过走访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15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是舒展身体、调节身心,而不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活动场地受限;2.组织形式异化;3.运行机制不合理。最后提出三条建议,希望大课间体育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是一所以初中为主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以"阳光育人,育阳光人"为理念,实施"阳光教育",以培养拥有健康身心、科学思维、积极行为与美好形象的"阳光新人"为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云山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的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强其体魄、坚其意志、聚其精神为目的,将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选择、过程设计和组织实施作为活动的重点。一、统筹谋划,目标明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云山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大  相似文献   

17.
一、构建体育组织管理系统 校长指挥,德育处统筹安排,班主任齐抓共管,构建了科学、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系统,把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学校教师工作目标考核的范畴.活动有目标、有组织、有责任人,形成了校长带头,德育处、团委、学生会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使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扎实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8.
<正>一、完善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管理体系(一)组织管理1.管理机构网学校形成了"校长为组长、中层领导巡视、体育教师分年级管理、班主任主抓、副班主任辅助、少先队学生干部监督"的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9.
《体育师友》2019,(4):45-46
2006年在"阳光体育"、"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等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大课间得以推广,政府教育部门非常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把体育大课间活动编入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来抓,更把体育大课间的开展情况作为学校与校长考核的一项内容,2006-2019年,十几年来,体育大课间得到极大发展,涌现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大课间的发展经历从展示性到实用性,从个人理解到共同认同,发展的道路充满着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体育教育,使得每个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基础"是教育部对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课程时间的局限和传统的课程安排,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积极尝试。第一,校长重视体育。学校每年召开一次全校体育工作会议,校长与体育教师、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共同研究商讨制定学校体育整体工作计划。学校每年除上级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