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将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两者进行有机统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具有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功能。所以,本文对于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源远流长,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民族精神,承载着民族灵魂。  相似文献   

3.
莫让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或者放弃自己传统、文化的民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在语文,中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语文对传承优秀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传承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呈现顽强生命力的重要保证。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始终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然而,我们大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只关注重视第一个教学任务,而严重忽视文化传承的教学任务。我认为这是非常狭隘的、不可取的做法,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语文学科作为各学科中最重视人文性的一门学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最关键的阶段,对于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从未中断的文化,许多经典及民族的睿智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宝藏.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语文,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力求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既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跟上时代的步伐,发扬创新的精神.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目标、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这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改变中职语文教学急功近利、忽视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做法,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9-110
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以及民族性等特性。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以充分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特征。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环境等差异,形成了内容和形式不一的少数民族音乐,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弘扬与传承实质上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在高校钢琴音乐文化的视野下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凝聚着我国各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几千年来是怎样传承下来的?笔者就这个方面对近些年来的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做一个综述,以期对建设现代的民族文化传承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更是一个民族得以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文化通过教育传承,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321"工程为例,研究高职院校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塑造学生鲜明的民族性格,使其树立民族意识并形成祖国观念;批判地借鉴和传播外来优秀文化,使学生具有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开阔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水土滋养的不仅仅是这一方人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滋养着这一方人的精神生活。本土文化作为精神滋养的介质,对于一方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语文教学担负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本土文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在 不断发展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充分体现出了中华 民族的创造力。语文是集汉语知识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学科,其肩负着传承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课 堂中融入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提供更 广阔的平台,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 为例,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族舞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代表了区域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同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也具有极其深厚的影响,赋予了民族舞蹈更为深层次的内涵与灵魂。本文将针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民族舞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对于民族舞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与语文教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尤其是以文载道的语文教育,如今已责无旁贷地成为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介质,承担着重塑民族精神的重要责任。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取向。在这一形势之下,近年来语文教学中要求重视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声不断。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内涵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回族传统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及其地方课程开发理论。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化浪潮中,中华民族文化却时时 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传承民族文化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责,这不仅因为民族文化需要传承且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也和中华民族文化面临重重危机的严峻现状息息相关.通过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加强课程文化的整合、重视课堂文化的建设以及促进课外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等途径,可高效、深入地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要想繁荣富强,那么就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因为它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寄托。对于当大学生来说,尤是如此,只有当他们怀着无比的文化自信阔步走向社会,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它是一种对自身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和对外来文化的理性认知。因此,发扬文化自信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尺,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与心理特征的社会化石。中国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发展,在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传播中华文化、提升中华民族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饮食文化传播怎样推动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各方面问题,我刊执行主编黄桂婵编审专访了著名饮食文化学者姚伟钧教授。  相似文献   

20.
张力伟 《考试周刊》2013,(56):38-3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精华,是华夏子孙的荣耀与骄傲。因此,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语文课堂应当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摇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