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九江市几所高职院校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的分析,重点关注高职院女教师这个群体职业倦怠问题,认为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有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体、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缓解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显现,它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学生及教师本人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如何预防和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改革教育体制和加强教师的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从重庆市三所高职院校抽取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性别、教龄、婚姻状况、职称、教学工作量都是影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变量,这些变量对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教师一旦形成职业倦怠则无疑会对日常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由此学校人才的培养也会受到阻碍。本文以农村教师在职业倦怠方面的现状予以研究,然后探讨教师之所以形成职业倦怠背后重要原因,最后提出预防消除教师方面职业倦怠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是职业健康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教育是典型的助人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教师的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和学生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导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本文将从教师角色冲突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并通过分析提出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0-3岁早期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既影响自身身心健康,也影响着受教育对象的学习质量。引起0-3岁早期教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教学任务重;缺乏成就感;学习机会少;待遇低,工作不稳定。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帮助0-3岁早期教育教师正确看待职业倦怠问题:重视人文关怀,提升专业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增强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的待遇。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而迫切。而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的6个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查找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职业倦怠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通过对江苏省184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江苏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情绪衰竭较为突出,女性教师情绪衰竭程度较高,男性教师表现出较低的个人成就感。随着教龄的延长,职业倦怠呈逐渐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的趋势,6-1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为严重,本科学历和小学中级职称的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刍议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倦怠由来已久,特别是当前形势下职业倦怠表现尤甚。它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的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必须关注。职业倦怠既与个体人格和职业角色特征因素有关,又与社会和组织因素密切相关。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经和具体措施应为:社会方面改善大环境;学校方面改进管理;教师个体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并阻碍个人的事业发展.主要运用心理测试的方法对天津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较为突出,且职业倦怠受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及课时量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点;大部分教师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来应对职业倦怠.为了应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社会应当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予以高度认同,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教师管理及评价制度,教师个人应当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作为研究主题,围绕职业倦怠的概念、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途径三个纬度,探索职业倦怠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科学整合模式,寻求其有效的缓解方式,从而帮助教师求索生命价值,达到社会价值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达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师自身素养,进而实现教学水平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需要教育界以及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大力支持。从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收入等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差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争取社会支持与合作、努力创建校园环境、教师进行自我调节等方面问题,以此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表现,是教师不能顺利工作时的一种消极反应,它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社会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从分析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以及不良影响出发,提出了预防和克服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的一种,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身上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考察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的基本情况,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根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幼儿家长对园内设施、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幼儿教师在岗就职时间普遍较短,流动频繁,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复杂性和艰苦性及教育效益的滞后性问题日益突出,使大部分幼儿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调适策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新疆少数民族体育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体育青年女教师比中老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严重,心理落差及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是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并随着学校层次的提升职业倦怠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美国社会心理家马斯拉池(Maslach)编制的职业倦怠通用量表为工具,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教师中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岗位,在职业倦怠上存在差异。社会、学校、教师个人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多创造或提供高校教师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自身状况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本研究以属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6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他们的职业倦怠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虽然总体情况并不十分严重,但是部分教师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工龄与职业倦怠具有相关性;而民族与倦怠没有直接相关性。减少和预防职业倦怠现象的发生应该从职业、个人和家庭、组织和社会环境等四个大方面着手。其中,本研究特别关注了婚姻家庭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强调建立强有力的家庭支持系统是应对倦怠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230名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任教时间、职称的教师在职业倦怠得分上呈显著差异;不同任教科目的教师在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上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婚姻情况、年龄、职称、任教时间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这两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高职教师在去个性化和情感衰竭两个...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政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杂、工作时间较长、具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很容易出现各种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会从根本对思政教师产生严重的身心危害,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室自身的心理素质以及校内各种管理机制都会从根本上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本文主要结合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职业认同实际现状为案例,进一步分析了高校思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对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为改善思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出了几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