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我国各省的高考,涉及到历史学科的试卷主要有三种类型:文科综合卷、文理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其中,各种类型的试卷又有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形式,其考试内容也分成新课程版和旧课程版两种。除文理综合卷只考高中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以外,文科综合卷和历史学科卷既考必修内容《中国近代现代史》,也考选修内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一、新课程版考试内容的变动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和《世界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选修…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物质生活的变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课标版教科书经济史模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小高考考查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版本越来越多。本文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为例探讨基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内容论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主要探讨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的必要性和模块结构及反思,以供广大教师和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中国宪政建设过程中,以西方政治制度为参照系改造传统政治是中国政治变革的基本依据和建立政治国家的主要内容。英国的地方自治制度是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主要理论依据和仿效的主要目标。英国地方自治的渊源、历史演进,地方自治与英国政治文明之间关系成为中国政治家、学者关注的主要对象和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编写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立德树人的要求。在课程体系上,以马克思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的论断为基础,致力于破除“西方中心论”,力图揭示世界历史从古代的多中心,到近代的单一中心,再到现代和当今的多中心的发展进程,并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机结合,在世界历史中观察中国的地位,也从中国的视角看世界历史的进程。史料阅读等辅助栏目的设置,有助于实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尊重史料、进行历史解释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6.
学习中国古代史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材之模块三为“文化发展历程”,其中第一单元就是与中国古代思想相关的内容。中国古代哲人辈出,思想博大,哲理深邃。学习中国古代思想,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关键。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文明长河的不断汇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精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本文从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角度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学高中历史教材有《中国古代史》(全一册)、《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近代现代史》(下)、《世界近代现代史》(上)、《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共五册,教学内容多,时间性、逻辑性强,如复习方法不当,势必直接影响文科综合考试成绩,本人试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谈起,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8.
一、课标教材链接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必修Ⅰ在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提到了科举制;必修Ⅱ在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时提到徽商和晋商;必修Ⅲ在分析宋明理学时提到宋明理学对封建社会后期历史的影响。《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选修模块中要求“以安徽古村落等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专题知识体系概说高中历史专题知识体系(五)●李付堂朱现宝●中国近代现代社会发展时刻表现着强烈的变革与发展的特征,其中经济发展是构成这种变革和发展的最基本内容,同时也是形成这种变革的基本动力,因而近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是分析这一时期历史...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Ⅰ)有一个专题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也将其作为重要教学内容,用《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题组织材料、表达见解、呈现内容。毫无疑问,如何结合中学实际,使学生理解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特别是理解雅典的民主制度,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高中历史教科书(1991、1996、2003、2005年四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体现了这样一个发展趋势:由高一年级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高二年级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三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发展到高一年级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高二年级学习世界近代现代史,高三年级学习中国古代史,再发展到高一年级学习中外政治制度史、中外经济制度史,高二年级学习中外文化史。加上选修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探索历史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政治活动的进步状态和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制度性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延续以及对世界政治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形成的以"民本"思想与和谐思想为核心的进步政治意识,以科举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性文明,和以"礼"体现出来的政治行为文明,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仍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实行学考开卷。根据试题特点和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及三维目标的培养和学习过程的考查。纠正“开卷考试就是抄书”的误区,教师给出合理的学考复习对策并附以案例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提升学考质量,为高三学习和高考打基础。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历史教材近几年三次变化:(1)2002年传统人教版本,按照中国近现代史两本(古代、近代、现代)、世界近现代史两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古代史一本进行分类。(2)2004年人教版本,按照必修一政治史(中国与世界)、必修二经济史(中国与世界)、必修三思想史(中国与世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 ,教材的滞后与高考命题要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前几年主要集中在世界史部分 ,1999年使用新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后 ,又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史部分。现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教材 ,更像是初中教材的浓缩 ,知识容量小 ,而且许多观点陈旧 ,完全用它来指导高考 ,已很难胜任高考的要求。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为适应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各地编写了多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材 ,这些教材大都内容翔实 ,…  相似文献   

15.
以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发展为脉络,通过对中国古代足球(蹴鞠)的起源、足球开展方式和状况、足球文化氛围、近代足球开展及现代足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让世人充分了解中国古代足球的兴盛,近代足球曾有过的辉煌,明确中国是现代足球的鼻祖,使国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坚持"四个自信",为中国足球腾飞提供"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足球强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历史地图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受自然条件、生存环境等地理因素影响的,历史地图是我们研究、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中国古代就有"左图右史"之说,现今高中历史教材中也有大量的历史地图.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试验修订本教材为例,<中国古代史>有30幅历史地图,<中国近代史>上册、下册分别有22幅和21幅,<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下册分别有29幅和26幅.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我担任初中历史课的教学,历史科内容多、任务重,范围涉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等内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历史课堂,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文化史比例大大增加,形成完整的历史必修三模块。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里,文化史模块有29个二级学习要点,其中直接涉及文学艺术史的就有8个。包括中国古代汉字书画、诗歌小说、戏剧,中国现代文艺,西方近现代的音乐、绘画、文学和影视作品等。而且,还在“教学活动建议”中提出“从历史的视野赏析文艺作...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版课标”)将七一九年级历史课程内容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各板块按统一思路设计,因而有共同性。但因教学内容各不相同.教学要求也有差异,故每个板块又各有特点。那么。作为六大板块中的第一个板块.  相似文献   

20.
从制度文明的角度解读中国近代历史,更能看清现代政治潮流中的中国近代历史脉络,呈现中国近代逐渐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历史主题。郭富斌老师原研究课程标准“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学习重点的基础上,在保持岳麓版必修Ⅰ第四单元“内忧外惠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框架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社会如何在面方冲击下一步步走出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艰难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