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自然是人类最早的家园。在物质明急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往明的道路渐行渐远,在这种情况下,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工作之余,在闲暇之时,带着一份真情,走近自然,看看花草树木,倾听一番飞禽走兽的呼唤,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相似文献   

2.
罗新方 《语文知识》2002,(10):31-32
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篇纯粹写景的不朽名篇,也是我国诗歌史上最旱一首描写山水的佳作,同时也是我国第一篇描写大海的诗作。全诗景观奇伟,寄情寓志,生动地显现了曹操诗歌的本色。  相似文献   

3.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似文献   

4.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  相似文献   

5.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 ,结合背景资料读懂诗所反映的生活和蕴含着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其壮志、理想 ,陶冶自身。2 .学会阅读诗歌“了解形象 ,把握感情 ,学习语言 ,体会节奏”的方法 ,在吟诵诗的过程中 ,头脑中产生经联想、想像的诗歌情景、形象 ,懂得诗人所表达的深意 ,学习、积累一些古诗词汇。3.拓宽思路 ,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重点和难点 :1 .掌握技巧 ,反复诵读。2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吧 !说起“三国”,我们眼前会浮现出一个个英雄鲜活的面孔 ,如关羽、刘…  相似文献   

6.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下面笔者以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例,说说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阅读。  相似文献   

7.
《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语七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它不仅语言沉实、稳健,而且意象壮阔,感情丰盈跌宕,在精神上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9.
<孤独之旅>,曹文轩教授敷衍的一个少年在"孤独"的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孤独,很大程度上是对人心灵的一种惩创."孤,独也."(<广雅·释诂三>)孤与独互释."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荀子·王霸>)这里说的是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孤独,还有其他的义项,如:孤立无所依附;独自一个人、孤单;不合群、不喜欢跟人来往,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解说,都是人所难以承受、难以忍耐的情感之痛.  相似文献   

10.
杨晖 《学语文》2004,(1):12-12
《心声》是黄蓓佳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小说,最初发表在《儿童时代》1982年第3期,今选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这篇小说的故事非常简单,篇幅短小(不到五千字),但读完以后却给人莫名的感动。是什么让人感动呢?我想是因为作者听到了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唤,也让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课本选人了鲁迅的《风筝》这篇文章,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它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蕴,实非易事。众所周知,鲁迅的思想是极为深刻而复杂的。他的散文集《野草》中的所有篇目.可以说集中了鲁迅深邃而复杂的全部哲学思想,的确不易被人理解。因此,后世不少学  相似文献   

12.
13.
14.
建安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更是为古今评论家所推崇。“三曹”的诗文历来被看做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本文通过赏析曹操的《观沧海》来透视建安风骨的魅力所在,领略一代枭雄的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5.
16.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课文,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熏陶情感主要靠读,积累语言更要靠读。我们只有在读中才能学会读书,这是一个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描绘了山中的一幅幅美景,作者用动情的话语,与“山中众朋友”交流心声,抒发了对祖国秀美河山的赞美之情。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更需要靠读去感悟。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