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这几年,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和整个出版事业的发展,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还远不能适应客观上已经迅速发展了的新形势。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改革图书购销形式。过去长期实行的单一的征订包销制度,其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把图书流通搞活,不利于调动社店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推动图书发行体制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近几年来,基层书店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了10年的历程。同全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出版体制的改革一样,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也经历了艰辛和曲折,但它终究从自身的诞生所带来的阵痛中走过来了,并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出版事业的发展,必须贯彻改革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生产力,促进编辑印刷、发行的能力较快的增长并协调发展”,“要改革发行体制,增加图书发行能力”,“为了发展书刊印刷和图书发行的能力……要解决资金问题。”这些原则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增加图书发行能力的重砚。同时,指出了增加图书发行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联系安徽省图书发行的实际,就增加图书发行能力问题试作一初步探索。什么是图书发行能力所谓图书发行能力,就是图书发行企业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新华书店而言,在书店内部是指自我发展能力;在书店外部,是指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就图书在社会上  相似文献   

4.
边春光同志的报告分九个部分。他在报告的第一部分谈到对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形势的估计时说,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在整个出版事业的改革中迈出了最早的一步。实践证明,1982年确定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办法是可行的。现在,长期以来国营书店独家经营的局面已有突破,出版社相继开展了图书发行业务,集体、个体书店,书摊也有很大发展。到1985年  相似文献   

5.
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王涛研究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认清当前图书发行体制究竟存在哪些弊端,这样才能确定我们改革的价值取向和主攻目标。就总体上讲,我国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仍然存在滞后性、波动性、不系统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店关系,即图书的产销关系,是图书发行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图书产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出版发行界普遍关注。如何协调社店关系,建立合理的图书产销机制,是深化发行体制改革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般图书批销的现状 社店关系,主要是出版社自办发行  相似文献   

7.
1980年12月国家出版局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开始打破图书发行新华书店一统天下的局面。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提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提出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一主三多一少",即:在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图书出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发行是关键;发行体制改革是我国出版业改革的重头戏。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集个体书店———北京国林风图书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就此谈了一些看法,现予刊发。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多渠道流通的发行体制,有一套...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发行体制改革侧重点是放在县城以上的城镇发行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城市市场。而改革对农村发行工作,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出现各种消极因素,在1989年以前,农村图书发行工作日益趋向滑坡,这个问题已成为深化改革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农村发行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十多年来,新华书店的工作,成绩是很大的。这几年书店每年图书销售增长率都是两位数。尤其是农村,增长得更快。现在提出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并不是工作中出了什么大问题,犯了什么错误;而是由于形势的发展,我们现行的发行体制已不适应了。也不是要把原来的体制全部推翻,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的部分。  相似文献   

11.
图书市场是图书商品交换的场所。良好的图书发行秩序,是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图书市场的重要保证。建国40余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新格局,图书市场正在逐步扩大,这对于解决读者“买书难”的问题起到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多种购销形式、多条批发渠道的推行,各种经济成份的网点骤然增加,尤其是销货店进货时宁少勿多,少进勤添的做法,使发货面临品种多、网点多、渠道  相似文献   

13.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书的出版与发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一、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发行体制根本改革的目标是……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见1982年《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理顺出版社与书店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图  相似文献   

15.
浅议调整和优化图书发行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大流通、大市场的出版物流通格局.但是,由于多年形成的传统管理思想的"惯性"作用,我国的图书发行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深度和广度,还都与市场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如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产业结构问题就比较突出,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图书发行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因而笔者认为,改革和深化我国图书发行管理体制,应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因为结构是体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图书发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就比较集中地反映在结构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坚持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和服从于“两个文明建设”。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又符合图书发行业自身规律的发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出版改革重要环节的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其目的在于搞活图书发行企业,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于搞活图书流通领域,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图书市场体系,促进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在改革的性质上应当明确:(一)“出版物首先是精神产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因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把这个特殊商品完全交给  相似文献   

17.
图书发行的耗散结构特征杨学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出版事业的繁荣,图书发行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从系统科学的观念出发,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发行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这对于实现发行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无疑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图书发行体制是50年代建立的,主要采取征订包销的方法,由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统一发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出版事业规模的扩大,广大读者的多层次需求,原有的发行体制愈发显得不适应形势的要求。1982年以来,我们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就整个发行体制而言,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实质性的变化不太大。近年  相似文献   

19.
发行变革带来挑战 国家对图书批发和零售的开放,促使图书发行领域进入一个变革和重新整合的阶段.新华书店在某些方面的垄断将被打破,并开始体制转型、规模化经营、上下游整合等调整措施;外资与民企纷纷进入图书发行领域,在探索各种规模化经营方面勇于尝试,快速抢占先机,推动了大型图书城、连锁书店、图书俱乐部、网上书店、超市书店、专业书店等一大批新型图书零售与经营模式的发展;分销体系也在酝酿着巨大的转型,包括大型批发商的出现、从出版到零售的扁平化渠道开发等等.这些事实都说明,发行领域的变革已经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20.
农村图书市场面临严峻的局面图书发行体制的十年改革,使图书市场更活跃、繁荣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图书市场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即:城市图书市场空前繁荣,农村图书市场每况愈下,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图书发行总额在逐年上升,农村发行的比率却在连年下降。统计表明,全国的图书发行额以20%的速度在连年递增,县以下农村发行所占的比重却日渐下降。以湖南省为例,1985年新华书店销售总额为15183.5万元,其中县以下发行3086.7万元,占总额的20.33%;1988年全省总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