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欠发达区域农灌水费制度的变迁应是一种国家正式制度与区域非正式制度相兼容的变迁,也将产生较高的制度绩效。笔根据欠发达区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处境和我国当前的区域发展政策取向,设计了欠发达区域农灌水费制度变迁应选择的路径和运行模式,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绩效预测。  相似文献   

2.
制度转型与区际经济非均衡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中国制度转型的总体特征表现为渐进性制度变迁,其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制度变迁的区域渐进和梯度推进形态;渐进性制度变迁所决定的制度转型的区域渐进和梯度推进方式决定了中国制度转型进程、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区际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引致了中国制度转型时期的区际经济非均衡增长;要完整地解释制度转型时期的区际经济增长差异,必须考察制度转型时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内生性及其制度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非均衡性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引入制度因素,建立新的分析框架来研究中国转型时期的区际经济非均衡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制度变迁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的局面,东亚各国必须全力推动本地区经济一体化。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其中东亚各国制度变迁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脱节对其影响甚大。因此,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体制变迁的必要性,提出行之有效的体制变革方案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的局面,东亚各国必须全力推动本地区经济一体化。但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其中东亚各国制度变迁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脱节对其影响甚大。因此,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体制变迁的必要性,提出行之有效的体制变革方案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跨行政区域的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川渝合作建设经济一体化区域已经拉开序幕,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制度建设是川渝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保证和制度变迁三个层面.研究了制度建设在川渝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在我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合作呈现的新格局中,驱动我国与东盟一体化合作中的贸易、投资、开放度等因素对经济趋同与制度建设的基本问题;运用常态的C—D型的总量生产函数形式,以区域一体化为制度变迁因素,实证研究得出了各国提高经济开放度有利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温州和苏州代表了两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不同的制度变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所具有的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中国改革初期,温州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导致了诱致性制度变迁;而苏州由于企业家人力资本缺乏,选择了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8.
义乌作为党领导下的区域发展典型案例,其发展模式有其历史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将义乌模式放入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引入新制度经济提出的“多重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宏观方面,义乌模式发展的整体逻辑是从禁止经商到允许经商再到规范经商的制度变迁过程,这是多重制度逻辑的协同过程;微观方面,义乌模式的制度变迁过程有企业逻辑的转变,但是离不开国家逻辑的主导。义乌模式变迁的内生性主要来源于其历史性和合理分工。下一步对义乌模式的研究,要紧紧围绕“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回顾历史,总结规律,探索创新,为义乌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多个行政区经济在体制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共同体的过程。川渝合作建设经济一体化区域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制度建设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制度变迁三个层面,研究了制度建设在川渝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过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得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已经进行改革过程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 ,并给出了变迁的原因和具体表现 ;未来的改革将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 ,同时也给出了改革具体内容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将"制度变迁"作为内生变量引入高等教育发展影响因素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1994-2011年的全国数据发现,高等教育内部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及人事体制和外部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社会体制等制度变迁均显著正向影响高等教育发展,且外部制度变迁的影响作用大于内部制度变迁,内部和外部制度变迁的影响作用均大于经济发展但小于人口因素。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应继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综合改革,增强内外部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2.
“大江北”作为长三角内部的小尺度区域,其经济融合与一体化发展成为整个区域经济融合的有机组成部分。滁州融入“大江北”战略的历史进程,体现区域发展的特点,制度变迁是其融入的动因,其进一步发展涉及政府、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对经济绩效影响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发动因素,而以往的制度研究则很少用数理方法来分析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本文尝试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的索洛模型来解释制度变迁何以并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经济绩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清代全国重要的经济型市镇,周村经济在清代尤其中后期臻于鼎盛。随后的衰落有军事掠夺的重要因素,但彼时周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网络的变迁、经济结构、区域社会的管理等因素也颇值得探究。周村经济的变迁代表了北方的经济型市镇发展的一般道路,即受交通、市场主导力量、市场中心地变迁而制约却最终被硬性打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费城到纽约——美国金融中心的变迁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美国早期金融发展史上,费需是第一个全国金融中心。但是仅仅几十年之后,纽约就取代它成为新的全国金融中心。在这和中变迁过程中,有四个基础性的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分别是政治中心、商业贸易量、区域经济实力和制度创新等。其中,政治中心在全国金融中心的最初形成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会变得越来越弱,相反,商业贸易量、区域经济实力和制度创新则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形成、发展和巩固的决  相似文献   

16.
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文化类型作为民族因素的集中体现,运用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民族因素如何作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出民族因素是以非正式制度因素作用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将民族因素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纳入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框架,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民族因素和经济因素无法融合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制度变迁具有其他传统要素无法替代的作用。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转型制度变迁的模型表现出各异的内容。转型制度变迁的供求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二者的均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应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所采取的制度变迁模型组合存在差异.强制性制度供给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将对制度均衡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制度创新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制度创新与区域制度创新的情况,分析了我国综合配套改革制度创新的起因。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发展与改革新阶段后,将改革在区域上进行的试验。与制度创新经典理论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相比,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为了合理发挥不同改革主体的积极性,必须正确定位各自在改革中地位与作用,并制定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制度创新模式的主要划分依据是制度创新主体及其作用的不同。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新阶段后,将改革在区域上进行的试验。与制度创新经典理论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相比,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必须综合发挥不同类型制度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管理考核与立法,重点突出配套改革在个性问题上实现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20.
从总体上讲,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应是制度转轨、对外开放与二元经济转型等因素相互作用与协同发展的结果;在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制度一一经济增长论与二元经济发展论可以同时成立;不过,从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总量贡献上看,二元经济转型的贡献要远大于其他因素。这也即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享受了渐进式的制度变迁的好处,而且也享受到了转轨的“后发优势”。当然,从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发展趋势与作用的空间性上看,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经济因素将会从以往的经济制度瓶颈转向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