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菜畦靠近一条芦苇丛生的荒凉小溪。溪岸上杂草之间凌乱地长着菖蒲,在菖蒲长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纯净的水顺着弯弯曲曲的狭窄沟渠流入浑浊的河湾。随时可以看到,小鱼成群结队逆流而上,有时静止不动,不停地扇动着鱼翅。  相似文献   

2.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电击折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材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相似文献   

3.
贪泉     
《红领巾》2008,(4):23
晋jìn朝cháo时shí,有yǒu一yì眼yǎn叫jiào“贪tān泉quán”的de泉quán水shuǐ。当dān8地dì人rén传chuán说shuō,谁shéi喝hē了le这zhè泉quán水shuǐ,就jiù会huì变biàn得de十shí分fēn贪tān心xīn。所suǒ以yǐ,这zhè泉quán水shuǐ虽suī甜tián,却què没  相似文献   

4.
渗渗泉     
佚名 《现代语文》2005,(12):11-11
《古兰经》典籍中有一个著名的关于渗渗泉的故事。 温柔善良的女子哈吉尔一个人带着幼小的儿子伊斯玛仪留在了麦加山谷。当时的麦加山谷是个渺无人烟的荒芜之地,没有草木、粮食和水源,几天之后哈吉尔母子耗尽了有限的食品和清水。起先哈吉尔还能用奶汁哺养儿子,用眼泪滋润儿子干裂的嘴唇,后来奶汁干了,连眼泪也哭干了,母子俩已经濒临绝境。  相似文献   

5.
“实”与“虚”两个层面所具有的意义是《高老庄》中所包蕴的主要思想内核。“实”的一面续写了90年代末商州农民的浮躁心态,“虚”的一面则继承了从沈从文开始的“种的退化”的忧思。后一个层面意义主要由一系列象征意象组合推演而成,并探究了为汉民族“换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1940年5月中国泉币学社在经过古泉学社、中国古泉学会中途停顿后终于成立。中国泉币学社通过出版刊物、召开研究会、举行例会、开办寿泉会、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致力于钱币真伪的鉴定及收藏、钱币知识传播及学术研究,成绩斐然。中国泉币学社为保存中国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如何评价《地泉》的思想和艺术,这关系到如何评价一九二八至一九三○年的中国普罗文学运动的问题,也关系到如何认识具有革命浪漫蒂克特色的中国普罗文学创作的问题,本文就《地泉》的思想和艺术缺陷及历史作用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第7期的小说是个花样拼盘,从内容到形式到小说的表达方式,各有不同,编者大概花了不少心思。头条是贾平凹的短篇《羊事》——“作家手迹版”,贾平凹墨宝的影印件。这在当下的文学杂志里是个新鲜事,应该算是对著名作家独特的礼遇了。作为书法作品,贾平凹的行书整体上有种沉静古朴的文人气,每个字的经营上则稍显粗糙;但以小说观,则完全相反,细部的写实颇见功力,整个小说的故事和意蕴却陈旧简单。小说很短,讲的是一个吝啬鬼花钱买回了自己卖出的羊,  相似文献   

9.
论《地泉》     
阳翰笙的《地泉》是“普罗文学”的代表作 ,是一部带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而艺术上却显粗糙的作品。《地泉》批评在现代文学史上功不可没 ,但也有偏颇之处。《地泉》不是一部“革命的浪漫谛克”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贯穿"美的最高原则"、充满神秘与怪异、创造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以传统文艺为胚胎等特质。"美的最高准则"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追求人美、景美、文美、意境美。其作品中无数神秘怪异的场面将读者带入光怪陆离的世界。泉镜花的文学深深植根于以"草双纸"、"能乐"、"读本"、民间传说等为代表的传统文艺之中。泉镜花通过文体实现了散文作品的诗化美。  相似文献   

11.
鸡鸣泉是荒远的,它在宛西山区腹地的一处山坳里:鸡呜泉是幽谧的,它就那么静静地流着;当地最博闻的老人也不知它始于何时。在你热切的询问下,他只能反复向你讲述那世代流传的美丽传说:从前这地方没有泉水。世居此地的人们一代又一代翻山越岭到山那边的黑龙泉挑水,但是常常有人失踪,据说是被潜在泉水中的黑龙吃掉了。  相似文献   

12.
感悟瀑与泉     
每当走进山间,观看飞瀑奔泻,流泉跳跃,聆听它们的隆隆雷鸣,淙淙轻唱,就会心荡神驰。浮想联翩,不禁感悟到生命的芬芳。  相似文献   

13.
在《高老庄》中最具象征意味的是超凡脱俗独立不群的石头;石头原型揭示的是对人类生存之忧思,它与现实系统交相掩映,深化了作品的意蕴;营构石头原型的内在驱动力源于作家的童年记忆和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主要通过英文期刊《中国文学》和“熊猫丛书”翻译传播到海外,然而学界对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的英译研究却尚付阙如。文章以《中国文学》(英文版)(1980-2000)刊登的贾平凹中短篇小说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对比等方法,探讨了《中国文学》选译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原因:贾平凹知名度高,作品文学价值高;小说内容符合刊物办刊宗旨和理念;受主导翻译的国家机构和赞助人影响。文章发现贾平凹中短篇小说的英译主要具有三个特点:异归并用,准确传达原文思想内容;适当增补,充实人物形象和背景信息;酌情删减,树立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老生》淡化了政治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的精英话语系统,以民间立场,借唱师视角,讲述了有别于正史高大全英雄形象的众多民间草莽英雄的革命故事。加之方言土语、歌谣的运用则更加凸显了作者写作的民间性。小说以民间叙事话语策略,塑造的民间英雄形象,丰富了当代文学英雄谱系,拓宽了文学艺术表现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以其独到的传统认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并义取得了突出成就。这里从“运思方式”、“表意方式”和“文体”等三个方面,探讨贾平凹对于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认同和消化,着重把贾平凹的文学创作放在现今“全球化”的语境下进行考察,思考了当下现代汉语写作所存在的某些困境。  相似文献   

17.
《建瓯县志·金石》(民国十八年版)记:“井在朱子祠前,宋淳熙乙未凿。文公铭曰:‘凤之阳,鹤之麓,有坑而伏;堂之坳,圃之腹,斯瀵而沃;束于亭,润于谷,取用而足;清于官,美于俗,是为建民之福。”’查朱熹文集无此《艮泉铭》,且朱子是年(淳熙二年乙未即1175年)与吕祖谦编订《近思录》,赴江西铅山与陆九渊论辩,往邵武吊唁何镐,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一直关注着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老庄》在《废都》的基础上又有新思想,强调健康的民族化与外来化,尤其是西方化的积极成分融汇的重要性,女主人公的博爱和合作精神,敬业和创造精神是我们民族应当发扬光大的。  相似文献   

19.
“狼”是贾平凹作品中常见的意象。《怀念狼》更是贾平凹对商州“狼传说”和“狼故事”的全方位展示。小说在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背景上描绘狼与商州人的关系,表现出狼意象丰富的商州文化底蕴:“傅山”这个打狼英雄的出现,源自于商州人的黄土情结和英雄崇拜意识;狼与人相生相伴,相生相克,循环制胜,互为生态链条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贾平凹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博古纳今、中西合壁,是他保持文学创造力的底牌。本文充分体现了他文学风格的多变,遣辞造句自然到位,且力道十足,但毫不生涩。杀狼的过程尤其传神,文章营造出一个神秘,甚至在逻辑上不可理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与狼对立而又实际上相互依存,形成一种循环的张力,让人读罢意犹未尽。可参照作者的另一部作品《怀念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