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制度为根基,而父权伦理则是家族制度文化的核心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反对封建父权的文学书写,此后一系列以家族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从对“父亲”形象的解构和批判来揭露封建等级制度和父权伦理的弊端,产生了诸如高老太爷、金铨、蒋捷三、姚思安、白嘉轩和鹿子霖等多维的“父亲”形象,他们或霸道或顽固或阴险,已成为中国现当代家族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相似文献   

2.
该文简要概括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特殊之处,分析了其与美国主流文化中“中国形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华裔作家笔下塑造出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并总结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雅伦 《海外英语》2013,(16):224-225
该文简要概括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特殊之处,分析了其与美国主流文化中"中国形象"的差异以及不同华裔作家笔下塑造出不同"中国形象"的原因。着重提出了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塑造的四个层面,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并总结出华裔美国文学中"中国形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间接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而鲁迅小说以国民性批判和民族启蒙为特点,塑造了诸多集国民性和民族性特点的经典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翻译中的再现效果无疑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本研究以鲁迅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塑造的“狂人”形象为例,借助语料库工具总结“狂人”形象在蓝诗玲译本、莱尔译本和杨氏译本中的再现特点。研究发现,三个译本中再现的“狂人”形象在饱满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原因在于译者对原文人物形象文学性和译文流畅性的取舍差异而造成的人物形象翻译策略差异。研究认为,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的外译应在反映和展现优秀积极的中国文化以及国家形象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其表现方式以符合受众的阅读审美度,提高其接受度。  相似文献   

5.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以现代的文学视角,力图消解传统文化中的“光晕”,发掘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以此来重新塑造新的英雄、斗士形象,期望以此在文化批判中,改变旧的文化表现形式,改变旧中国国民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阳花鼓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和文学价值。凤阳花鼓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形象地反映了明清、民国以及中国现代社会的概貌,其精神价值在于大胆地批判讽刺精神和达观幽默的人生态度,而其文学价值则在于花鼓女形象地塑造和文学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苏文学中毛泽东形象作品与列宁题材作品在领袖形象塑造上有着极为相似的审美需求,二者同样被框定在“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改造劳动人民”的创作意识之下,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列宁形象经历了“理想人物”、“英雄人物”到“普通人”的转换,毛泽东形象经历了从神到人的平民化过程,显示着“解冻”文学思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中国形象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问题,它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以文学特别是诗歌这一文学样式梳理20世纪中国文学形象塑造的历史脉络,在真实再现20世纪中国文学新的历史风貌的同时,描绘出中国形象塑造的发展轨迹,进而揭示其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亲”在“家国一体”的中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内涵,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父亲形象因此成为中国电影关于家庭、国家、社会和文化想象的重要能指符号。在不同时期的电影中,父亲形象呈现出不同姿态。中国早期电影展示了父亲威严的悲剧性失落;第四代电影塑造了革命的父亲,并在文革后重建了父亲形象;第五代影片经历了消极病态的封建父亲向人性化父亲转化的过程;第六代影片反映了当下父亲形象的多样化;港台电影提出了父亲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面前的策略……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中父亲形象的回顾,探讨了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电影中父子(女)关系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朱文在小说中将父亲形象和性意识相连,意在揭示父亲形象在中国文化和文学语境中长期被赋予的封建权力,并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震动文坛以期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1.
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对它们进行语言翻译的同时,译者也对中国形象进行了塑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论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刻哲理,突出反映了中国形象的本质特点。在诸多《论语》的英译本中,土生土长的中国译者由于对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风俗文化都有着深刻的了解,更容易在翻译中塑造出真实的中国形象。以中国译者刘殿爵的《论语》英译本中的几个具体例证为语料,分析形象学视阈下如何在翻译中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表面上看,《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第三世界"小说的继续,但实际上是一部以美国为"他者"的小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教养而无知的美国人形象,小说塑造了一个由于意识形态狂热而无知的新派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小说对战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通过对作品中中国的描写和中国人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他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看法。文章拟通过对其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分析,指出他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特点,以及这一形象与文本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关系,并进一步运用形象学理论来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父爱默默无闻,坚定而宽广,“父亲”形象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选项。统编初中语文课本精选的《背影》和《台阶》两文在不同的文学叙事视角下,塑造了经典的“父亲”形象。阅读《背影》和《台阶》,应超越表象,理解如出一辙的人物命运,在作者细致入微地诉说沧桑、巧妙展现的深沉父爱中深刻品味“父亲”形象的文学特点。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文学批判主要是张扬颠覆父权文化、消解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文章主要从萧红的自我女性意识和萧红笔下的女性形象入手阐述萧红女性文学批判中的性别文化批判争生存文化批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父亲"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富有深厚的道德与权威原型意义。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父亲形象进行书写是五四以来女性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女性作家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线性梳理,认识文学形象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透视社会生活与文学思潮的流变,寻找父亲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蕴与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平民知识分子在俄罗斯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更是19世纪俄罗斯思想文化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自然成为俄罗斯文学关注的对象。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看,也正是俄罗斯文学塑造的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使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逐渐由文学形象成为俄罗斯民众和社会的文化记忆。在俄罗斯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学形象中,屠格涅夫塑造的巴扎罗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塑造的拉赫梅托夫等新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的地下室人等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为俄罗斯社会的平民知识分子的文化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华裔作家中.赵建秀和汤亭亭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两位作家.作为美国华裔文学和文学传统的先驱和开拓者,他们都积极找回并重述被美国主流文化淹没的美国华裔的历史.颠覆历史的权威以及历史是延续、无缝隙的观念,在历史的裂缝和断裂处重新塑造美国华裔的历史.本文试图对美国华裔作家的杰出代表赵建秀的<唐老亚>和汤亭亭的<中国佬>进行深入地解读,窥一斑而知全豹.从而探讨美国华裔作家如何在文本中借助中国文化资源寻找精神的"父亲",改写中国文学与文化书写,消除性别化的刻板形象,建构华裔的男性气质.  相似文献   

19.
由于作者的递更,《孽海花》由金松岑笔下的政治小说变为曾朴探索历史发展规律、批判与反思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小说。小说以赛金花为原型塑造了名妓傅彩云的形象,以洪文卿为原型塑造了状元金雯青的形象。透过傅彩云一生的历史,考察中国三十年“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以傅彩云的形象作为映衬,审视那个时代道德文章典范的状元金雯青,并通过傅彩云和金雯青的故事为主线,串起旧学名流与新学时代两个世界,把民族丈化置于新的时代之中,从道德与文章——实际上是教育——两个角度,通过对新学时代旧学人物的批判实现作者对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20.
唐人小说中塑造了一批性格刚猛的女性形象。她们敢爱敢恨,个性鲜明,其形象极富文学研究价值和社会文化意义,因而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她们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标志着女性文学的新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