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薇 《新闻记者》2006,(3):35-36
伴随着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我国的受众研究正体现出从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转变趋势,以“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也被媒体大力倡导。但在具体的传播实践中,受众所真正享有的中心地位却有待质疑。由于业界把“受众参与式”节目作为体现“受众为中心”传播观念的主要方式,故笔者从“受众参与式”节目人手,对受众在节目中享有的实际地位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3.
刘培 《新闻窗》2011,(1):113-114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正飞速地经历着一场改变我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经营管理乃至领导决策)和发展方式的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知识。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农业社会,又经历了大约三百年的工业社会,  相似文献   

4.
白阳 《东南传播》2011,(1):99-100
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大众媒介不断提供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形式,其中图像信息因其直观性、通俗性的特点,在受众中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受众的图像观不仅改变着消费实践,还塑造着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图景.它缩小了世界距离,却淡化了深层次的意义.它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弥补了信息鸿沟,推动着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王心彤 《视听》2021,(4):148-149
纵览受众发展史,其经历了大众、受众及用户的概念变迁.从消极受众到积极受众,这种视角依旧依托于传播者对受众的影响效果如何,即在传者视角的思维框架对其定义.到了Web2.0时代,基于伯明翰学派的话语受众观又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将受众聚焦于非现实的话语情境中加以探讨.当下,受众研究更应着眼于技术视野,摆脱传受对立...  相似文献   

6.
1993年3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反映苏丹人民生活贫困的照片<饥饿的女孩>.因为受众指责凯文·卡特没有首先解救那个可能遭到秃鹰伤害的小女孩,1994年7月,也就是凭借这张照片获得普利策新闻奖3个月之后,凯文·卡特自杀身亡.2005年5月10日,福建<东南快报>编发了摄影记者柳涛拍摄的"雨中骑车人摔跤".互联网上攻击柳涛守株待"拍"的帖子铺天盖地.柳涛感受了委屈,摄影记者们感到了困惑.  相似文献   

7.
杨蔚 《中国广播》2014,(8):22-27
从受众价值观和消费习惯来看,2013年受众显现出一些新的需求:十分重视各类安全问题并愿意为之买单;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文化消费上的投入增加;追捧新的科技产品并乐意做尝鲜者。另外,银发族、单身族、90后、单身父母等人群特征鲜明,值得广播媒体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数字出版产业经济发展初期,读者作为消费中心被过度消费,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不能仅仅成为产业链末端给数字出版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消费中心,更应是文化意义上身心健康、接受效果备受关注的观照中心.实现读者角色地位从消费中心到观照中心的提升,是一个关乎理论构建与现实影响的大问题,值得学界业界同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环境中,广告的界限变得模糊,与口碑、搜索引擎等信息混合在一起.受众在社交媒体中的只言片语结成广告茧房,精确传播的技术性内卷造成新时代的广告费依然得浪费掉一半.广告的定制随着个体兴趣枝条的延伸而延伸.搜索带来海量信息与选择性的接触,而陌生关系的分享则使受众对负面口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相似文献   

10.
《军事记者》2013,(6):63-63
宋正在2013年第4期《新闻界》撰文说,记者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按报道内容可以分为政治记者、军事记者、经济记者、文教记者、科技记者、体育记者等。 一、新闻记者担负的角色。新闻记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社会活动家,这是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所作的最简洁、最本质的概括。记者是社会公仆、人民公仆,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记者的角色观。他们必须以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是党和国家的工具,是人民群众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宋正 《新闻界》2013,(1):3-6
对于记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记者的职责,一些社会公众的认知是模糊的,有些人还在"媒介改变命运"的神话蛊惑下,对记者怀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本文通过对记者角色的分析,总结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丽莎 《东南传播》2011,(5):110-113
微博等媒介新锐的强势来袭,社交网站的频频发力,受众透过自媒体开始由幕后走向台前,展示着不可低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揭示了Web2.0时代,受众由"被"营销转为"和"营销的新趋势.本文借助"长尾理论"分析了奥巴马通过"follow新媒体",增大传播"长尾"的竞选策略.结合对2010微博营销典型案例的分析及相关数据引证,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受众对于媒介角色的认知及其评介是科学建构媒介化社会的重要参照.调查显示,受众对于媒介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趋于赞同,而不同层次的受众对于媒介的可信度和媒介能否解决现实问题的认知情况并不明朗.对于媒介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承担,受众对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评价,也为信息传播与媒介发展提供了需要解决的一些领域.  相似文献   

15.
受众多,是新闻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个特点是由新闻媒介系大众传播工具决定的。在美国,大约85%的家庭有报纸,98%的家庭有收音机,95%的家庭有电视机。(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传播学概论》第169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版。)新闻媒介已相当普及。我国报纸、广播、电视,从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来说,落后于发达国家,但从建国40年的情况看,发展也是很快的。据1987年《中国新闻年鉴》提供的材料,1986年全国报纸增至2342家,其中邮发报纸984家,期总发数为20722万份。报纸的总数和期发总数,分别为建国初期报纸总数和期发数的16.72倍、63.79倍。各种报纸的平均密度为7.03人有一份报  相似文献   

16.
周岩 《传媒观察》2006,(4):46-47
传播新闻是任何电视台的最主要功能。在传媒业竞争曰趋激烈的今天,新闻节目的质量更是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之一。了解受众的状况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前提。若对受众进行分析。势必要从我国社会的宏观状况入手。  相似文献   

17.
陈英 《编辑学刊》2002,(1):45-47
编辑工作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职能化确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有角色.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编辑担负着信息的决策、选择、优化和表现等工作,这一系列使命使得新闻编辑在媒介活动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扮演着"中介"的角色.随着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编辑活动作为一种和媒介特征密切相关的特殊劳动,新闻编辑角色的内涵和外延也相应地有了一些新的转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18.
媒介产品是大众传播媒介运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工具生产出的产品,它借助媒介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和交换,能够满足特定的需求,因而具有了商品属性。媒介产品的市场交换过程即是消费过程的体现,受众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媒介产品的生产,而媒介产品具有引导受众消费的功能,所以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媒介应当依托受众进行媒介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9.
荆婵 《新闻传播》2009,(8):69-69
社会新闻是与受众心理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新闻类型。也正是因为这样,受众心理对社会新闻的影响才显得举足轻重。受众的思想、情绪、喜好等.都是社会新闻所要及时把握的。也只有及时地抓住受众的心理和满足受众的需求,社会新闻才能继续得以发展以及被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相似文献   

20.
陈江柳 《新闻世界》2010,(8):254-255
戴维·莫利是英国文化研究中将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本文通过追溯莫利的学术渊源,透过对其经典之作《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探究莫利在继承传统受众研究范式和综合多门类学科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开创受众研究新范式,阐明莫利的民族志受众研究给后来的媒介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