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父母(家庭)拥有让孩子接受何种教育的权利;第二,即使是同类型的学校,也应该让父母能够选择最能满足孩子具体要求的学校;第三,择校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竞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校教育效率。这三种观点逐渐成为主流之后,各种择校计划不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英国缓解财政危机的出路;1984年,日本成就临时教育审议会,他们的一系列咨询报告也是这些理念的产物;美国里根政府提出减少政府管制,推行自负盈亏政策等。值得注意的一种观点是,择校制成为19世纪以后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还有三个背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代英国和美国家长择校制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70年代后期英两国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右派改革,教育便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两国颁布了体现改革指导思想的教育法律: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和《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并采用择校制度作为解决教育领域中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两部教育法律入手,比较相同的择校制度在两国的表现及效果,并进一步引发对基础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姜良琴 《培训与研究》2007,24(3):88-89,92
择校制度作为西方教育改革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但中美择校制度在择校的含义、产生基础、范围和类型、政府对择校的态度以及择校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建议借鉴国外经验,把竞争机制引入教育,发展特色教育,加强对择校的规范和整治,逐步推行并完善择校制度。  相似文献   

5.
孙敏 《中国教师》2005,(12):50-51
一、美国择校制度简介在美国,中小学择校制度是指任何用于打破中小学生居住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关联、旨在降低传统公立学校地理位置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具体来说,1980年至今美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1.开放入学从家长所选择的学校区域范围来看,学生可以在学区内或州内跨学区择校。明尼苏达州于1980年初率先通过立法,规定只要对方学区和学校有容纳的空间而且有相关的反歧视法律,就应允许家长跨学区择校。目前,越来越多的州制定了开放入学的政策和法规。2.建立特色学校为了给择校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化学校,近年来各种具有特色的学校应…  相似文献   

6.
美国择校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对美国学校选择制度进行了考察,并基于美国学校选择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方面所给予的启示,对我国改革公共教育体制,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扩大教育选择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选择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韩伏彬 《培训与研究》2007,24(9):92-93,132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中心议题。美国目前已形成特许学校、磁石学校、学费券、家庭学校等多种教育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本文以特许学校为例,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美国择校制度的演进,择校制度的推行以及择校制度的效果,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基础教育择校制度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其教育券和特许学校制度,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公平分享,为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意义。我国也应该建立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基础教育学校选择制度,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教育选择需求。  相似文献   

9.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德国、日本、英国老年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处于一个快速上涨的阶段,在长期照护服务质量、成本效益方面都面临着挑战。三个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老年长期照护人员资格培训体系,但三个国家在长期照护资格培训级别、培训内容、资格能力认证标准、职业培训进阶以及资格水平和获得资格的人数方面却存在明显差异。德国的资格培训质量处于首位,日本次之,英国处于末后。对于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的我国而言,应加强中央到地方的长期照护人员资格培训体系建设;明确培训等级,逐步纳入医疗体系;发挥市场机制,探索多元化培养方式;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加强长期照护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择校制度”推行的历史背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历届总统吸取了罗斯福新政的经验,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相适应,在政治、经济政策上继续强调国家干预,并通过立法进行了一系列完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机制的改革与调整,促进了经济发展。70年代美国出现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理论界和政府都感到凯恩斯新主张的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政策的失败。于是在80  相似文献   

11.
择校制度是美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对世界教育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文章着重介绍了美国择校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了择校形式的特点,并对美国择校制度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2.
英国择校政策的新变化——寻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平衡 1997年新工党执政后,在继承保守党关于家长择校权和学校多样化理念与政策的同时,注意到保守党政策中存在的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失衡,并清楚地意识到必须避免回到历史上“三轨制”的老路上。在当时,教育的多样化无异于深刻的中等教育提供的结构性不平等,因此,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中小学择校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择校是指任何用于打破学生居住地与就读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关联、旨在降低传统公立学校地理位置限制性的政策措施。具体来说,1980年至今美国的择校方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择校作为教育供需双方选择的制度安排,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但中美择校制度在选择学校的原因、范围、倾向、手段、获益群体及择校本身的合法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建议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特色学校,转变政校关系,逐步实行择校制度。  相似文献   

15.
“择校”是近几年美国基础教育中重要的改革措施之一。它对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择校制度可以追溯到70年代卡特政府所提倡的“备择”学校(altenmtive school)思想。当时比较有名的是磁石学校(magnatic school)。然而八十年代末之前的择校制度改革仅仅是对原有体制的缝缝补补,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可以说,正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改革的不尽人意和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导致联邦政府下决心进行“择校”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三角协调模式为理论分析框架,分析美国政府、市场、学校三个要素之间的契约、博弈、交易关系,形成择校制度的理论框架。基金会、倡议组织、思想库和政治家四个方面以不同的发展使命和目标,在资助战略上整体构建了择校的供求体系,并利用体系外围的择校政策政治动力联合形成择校议题网络来不断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流向该体系,形成全方位的美国择校生态系统,建构出择校制度的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17.
在专业评估主体上,法国和英国是政府主导型,以政府主导的机构为评估主体;美国是社会主导型,以社会上的教育中介组织为评估主体;日本是多元主体型,以政府主导的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共同担任评估主体。政府主导的评估机构所制定的专业评估标准更加宏观,其专业评估活动是强制性的,并要向社会公布评估报告;教育中介性评估机构制定的标准更加具体,其评估活动是自愿参加的,通常只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虽然有上述差别,但各国的专业评估都尊重教育的内在价值,在评估主体、评估标准和运行机制上也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择校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教育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围绕择校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公众和学术界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意见不一,我国的择校政策因此得不到有效的理论指导。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的学校选择制度的考察从中寻找到解决我国中小学择校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日本、韩国大学招生制度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日本和韩国的大学招生制度,虽然各具特点、互有区别,但两国都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和各大学单独考试,且具有许多共同点,带有一定的普遍 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