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对话是平铺直叙地交流,而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就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  相似文献   

2.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对知识点进行深刻挖掘,是逼近其本质的探究.数学课堂追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追问,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引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思考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3.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对话是平铺直叙地交流,而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就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4.
<正>追问,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深层次提问,穷追不舍,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有效追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追问知识网络的交叉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5.
"追问",顾名思义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有效课堂的催化剂,能让教学走向"对话",走向思维的纵深,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追问,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深层次提问,穷追不舍,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有效追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提问是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进行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再次提问.它是前次提问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而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人理解、沟通联系为止。  相似文献   

9.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作为新课程倡导的“对话式”教学的一种形式,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遵循学生的思路采取递进式提问,使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明白,或使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笔者认为有效的“追问”,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用追问引导数学思维方向、推进数学思维深化、拓宽数学思维阀限、促使数学思维缜密等,培养学生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与生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话,而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在新课程理念下,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体现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家保罗指出,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对话性、智慧性的活动。有效的课堂对话,能够张扬个体的生命,生成智慧!在有效的课堂对话中,师生双方享有真正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各自向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接纳,不断地批判、反思、重构,徜徉于一场真正的智慧对话之间。一、"追问"是对话生成智慧的源泉追问,让课堂对话生成智慧。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课堂对话中,有效追问,尤其是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  相似文献   

15.
"追问"是对话教学和问题教学的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是在前次提问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研究的拓展和延伸。对于某一教学知识点,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深入理解,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实现知识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就需要在一问之后,进行追问,把问题深化和升华。追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不断的追问,可以让学生从无知到知其然,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一、创设追问的情境,让追问顺利开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若要做到高效,就要创设一个有效的开局。有些教师在实践追问教学时效率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课堂前期没能吸引住学生,无法为后续的追问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然而对于数学课堂中的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仅有一问是不够的,需要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进行二度或深度的追问,直到学生能领会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思维品质.一、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意义"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授者(教师)为使学习者(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是一种为使学习者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方法.它可以是建立在教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对话,追问就是对话中的一种。追问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它不是提问的简单堆砌。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课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的有效把握,追问是一门艺术,好的追问当追在其时,问得其所。  相似文献   

18.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常用形式.所谓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教师在学生回答了教师的预设问题后,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将课前的精心预设和课堂的动态有机结合,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为有效教学画龙点睛,为高效课堂演  相似文献   

19.
正"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应该说,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有着随机的、临时的外在特征。也有着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何时追问、在何处  相似文献   

20.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