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健康养生类节目是以一个专门针对广大受众健康问题的平台,通过介绍正确的养生方式,引导受众逐步提高健康意识,传授正确的健康养生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健康养生的水平。健康养生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将直接对节目的整体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健康养生类节目电视主持人专业素质的定位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其专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健康养生方面的学习兴趣、探究力度也处于持续增强的状态,在此背景下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虽然从某种层面上说,我国的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形式多样、内容涵盖面广,但依旧存在节目质量差、过于重视收视率而忽视创新、改革等现象。然而,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都应是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不是电视台或相关制作单位纯粹的盈利工具。为了提高我国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制作水平,促进其发展,本文就其现状着手分析,并研究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还重点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黄山新闻综合广播2009年开播的直播类节目《健康养生堂》为例,深入剖析市级台健康服务类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黄山新闻综合广播2009年开播的直播类节目《健康养生堂》为例,深入剖析市级台健康服务类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刘点点 《传媒》2011,(7):46-48
1998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播的《中华医药》是我国电视养生类节目的发端,栏目以"关爱生命健康,服务全球华人"为宗旨,提供权威的健康医药资讯。几年间,各地电视台创办的养生节目逾百档。尤其是2003年"非典"以后,电视养生类节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我的健康我做主》,北京电视台的《养生堂》,天津电视台的《健康大学堂》,浙江电视台的《健  相似文献   

6.
李宜璟  陶红 《新闻世界》2012,(11):41-42
《养生堂》是北京卫视的一档健康养生类节目,以疾病预防、宣传健康养生理念为内容。近几年,《养生堂》取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本文从传播模式出发,分析该节目的特点及其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广播健康类节目质量,节目组邀请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黄山市广播电视台健康类广播节目《健康养生堂》听众收听满意度调查。本文截取了其中节目互动问题调查数据,针对节目互动形式、过程与内容环节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萌 《声屏世界》2013,(5):29-3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对健康养生越来越重视,国内电视节目中的健康养生类节目也赢来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其中,央视主办的《健康之路》与北京卫视的《养生堂》脱颖而出,成为受人们欢迎的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最早的《健康之路》脱胎于央视《卫生与健康》节目,于1996年7月开  相似文献   

9.
信息·数字     
正加强养生类节目审查把关6月6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通知说,"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养生节目以隐蔽性植入广告和患者作形象证明等形式,变相为药品、保健食品等作广告,并夸大夸张宣传,严重误导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电视荧屏上,健康养生类节目可谓是风起云涌,怎样才能在同质节目里脱颖而出,尤其是已经播出了四五年的时间以后,如何突破瓶颈期,这是健康类电视节目亟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一、健康类电视节目的生存环境(一)健康类电视节目面临的竞争格局1.同类健康节目的竞争健康养生是人们关心的一个永恒话题,具有历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借重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平台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和养生理念,已成为众多健康栏目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特此依据媒体调查数据对福建及福州市场可收看电视媒体健康类节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一些节目改进建议供业内同仁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继民生新闻类节目成为各大地面频道争相上马的热门节目之后,这一两年来,健康类节目俨然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新宠。各制作单位看好健康节目类市场,纷纷跟风投入制作,打开电视,几乎有台台说健康,个个话养生的势头。这么多的健康节目短时间一起上马,难免良莠不齐,有些节目为了单纯追求收视率,哗众取宠,背离了健康节目传播正确健康知识的初衷,推崇一些貌似神奇实则虚假的伪养生知识;有些节目单纯拷贝复制成功节目的样式……怎样能在保证节目质量的同时赢得收视率,也就是俗话说的叫好又叫座,怎样在众多的健康节目之中突出重围,独树一帜?本文通过笔者在《健康一身轻》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13.
李杉 《声屏世界》2014,(10):28-31
<正>随着讲坛类、养生类节目的火爆荧屏,人们对电视媒体传播知识的方式与功能又有了新的思考。本文即以荧屏养生为例,探究知识在电视媒体话语体系中的传播方式。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大电视台养生节目已有百余档,内容涉及中医、食疗、运动、营养、疾病防治等各方面。其中影响较大、收视率较高的节目有《健康之路》《养生堂》《养生》《百科全说》《健康最重要》。国内目前养生节目数量众多,模式基本相似:即专家主讲、主持人串接、群众参与。在这一模式中,体现出电视媒体传播知识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快速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与此同时,"健康中国"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样使得养生类节目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有了全龄化发展的可能性。如今,养生类节目得以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新媒体的崛起为之拓宽了节目传播的渠道,从而有了更加宽广的受众空间;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老龄化速度加快等等原因,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养生节目的需求。因此,如何在新媒体融合背景对养生类节目进行创新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视听界》2014,(6):19-19
9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全面整顿电视养生节目,一下子将公众与媒体的目光聚焦到电视养生节目上。如果将中国的电视台比作一个大家庭,各类电视节目就像这家里的孩子,其中,新闻类节目无疑是最受"家长"(官方)宠爱的"长子",电视剧、娱乐选秀节目也都靓丽出众、人见人爱,而健康养生类节目是最不起眼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甫一出生就被丢给市场,任其自生自灭。  相似文献   

16.
一、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热播
  2009年北京电视台推出《养生堂》栏目,节目方式采取访谈结合专题片的形式,以“传播养生之道,传授养生之术”为宗旨,秉承传统医学理论,向观众介绍中国传统的养生文化,同时选取热点话题进行讲解与访谈。节目开播以后,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自2009年第一季度月平均收视率约为0.8%,5月上升到1.58%,到7月底已上升至2.15%,12月底已达到3.4%,最高收视率达到4.92%。从这些数据中看出,《养生堂》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并拥有了固定的收视人群。2009年底,湖南卫视也推出健康养生类节目《百科全说》,节目以综艺娱乐脱口秀的新颖形式迅速刷新了良好的收视率效果。在节目开播后的半年内,累计全国观众规模达到约3.9亿,其中每期观众的人数规模达到2800万,由此可见,健康养生类节目的巨大号召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基本现状目前国内的健康类电视节目中,比较知名的有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中华医药》、《健康早班车》、《人口》、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健康你我他》、上海电视台的《名医大会诊》、山东电视台的《养生》等.浙江省内,不少电视台也都推出了风格迥异的健康类节目,有浙江电视台的《健康零距离》、杭州电视台的《相约健康》等.从内容而言,这些栏目主要以讲述疑难杂症和养生保健为主;从功能而言,健康类电视节目主要以传播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全民族健康意识、普及医学必备知识以及全面提升大众生活水平为目的,是电视专题类节目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因此传播健康知识的养生类节目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阐述了电视养生节目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果 《新闻世界》2012,(11):25-2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的健康,因此传播健康知识的养生类节目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本文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养生节目对受众的影响,提出了目前养生节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今后养生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信息·数字     
正规范养生类节目播出秩序9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做好养生类节目制作播出工作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223号),对规范养生类节目提出要求,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养生类节目审查把关。电视养生类节目只能由电视台策划制作,不得由社会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