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是建筑的出入口。无论宫殿、寺庙、园林、住宅,无论单幢建筑,还是建筑群体,都有它们的门,而且都处于建筑的明显位置。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可见门不单纯仅是一个出入口,它已经成为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代表与象征了。中国古代建筑,从个体形象到群体布局,从雕刻装饰到色彩处理,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了古代文化的内涵,封建礼制、伦理道德、理想追求都在建筑上有所反映。门既然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部分,那么这种文化在门上必然会表现得更为显著和集中。门本身最主要部分是门扇,它们都是用木板左右拼合而成,所以称为“板门”。在几块木板的后面加上几条横向的木条,用铁钉将木板和横木固定在一起,这是制做板门最简单的办法。这种铁钉子头为了美观,做得比较大而光滑,在门上排列得比较整齐,因而成了门的一种装饰。在北京的紫禁城里,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板门,它们被油漆成大红颜色,门上排列着横9排、竖9行,共81枚金色的门钉。红色是喜庆、吉祥之色,金色是高贵之色, 9是单数中最大的数字,于是这红门、81枚金钉的大门成了皇家建筑上专用的大门形式了,它象征着封建帝王的无上权势,并且朝廷还规定按不同等级的官职大小,分别用绿色、...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作为世界第三大宗教,自从公元7世纪兴起以来,便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外来宗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个少数民族,特别是人数众多的回族,和独具特色的经堂教育,以及大大小小的苏非门宦。而后者可以说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反映。  相似文献   

3.
章立  章海君 《寻根》2007,(2):56-59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出中华姓氏的血缘文化、聚族文化、伦理观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地域特色等各个方面,以它的载体—祠堂建筑表现得最为明显。本文以浙江中部几处现存的祠堂为对象,  相似文献   

4.
在尼日利亚的北方工业重镇卡杜纳,有一个庭院式的文化中心“北方之家”,这是一个以历史研究和文化展览为内容的学术机构。在它常设的北方文化陈列室中,来自尼日利亚北方19个州的古代与民间的文化展品显示出尼日利亚文化作为黑非洲文化摇篮的地位与荣耀。这些展品中民间乐器部分成为一个颇为耀眼的亮点。 尼日利亚民间音乐是尼日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尼日利亚人民生活中须臾不离的精神伙伴。那些能够演奏出各种音乐的乐器,  相似文献   

5.
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单位.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基层文化工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县乡要重点建好文化馆、站……”: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近全国基层文化工作会议又刚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6.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成都茶馆文化作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和”与“休闲”的哲学内涵,成为了“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央地合作”机制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已成为构建全国对外文化工作“一盘棋”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青海、黑龙江、广西等地方文化厅局紧紧围绕文化部提出的“扩大国际文化交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总体要求,在“央地合作”机制下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加强资源整合,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保护与传播,同时有效配合了国家的文化外交大局,取得丰硕成果。本刊拟分期聚焦各地方文化厅局在“央地合作”机制下大力发展对外文化工作的成果与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我国将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作为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中的一位,将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是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在文化初始教育、民族意识培育方面肩负着重任。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深入挖掘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民间游戏、民俗节庆和民间艺术为载体,积极探索和实践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总结出系列经验。  相似文献   

9.
法家法治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强调依法治国,“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十八大”报告还强调,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加强法治建设的新时期,历史上法家法治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文化资源(或叫做思想资源、思想资料)应该注意研究,对它的正面和负面都应该研究。主张法治,反对人治,确认法治优于人治,是它的正面。与专制主义结合,作为君主的治国工具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现代法治有性质不同,是它的负面。这正负两面都应该研究。如果因为“文革”中发生过“批儒评法”,而放弃研究法家的法治,把这份文化资源弃置不用,是很可惜的。出于以上想法,我提出法家的法治之再审视这个话题,作出几点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汉画学是敦煌学以外的又一门大学问。汉画有文褒的内涵,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艺术类别,更是一门学科。我们由美术样式而结识它,进一步了解其丰富的内容;然后从中认识中国本土文化或固有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历史传统,是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褚纳新 《寻根》2006,(1):65-71
浙东素称人文渊薮,南齐时余姚人虞和是浙东地区有史可考最早的私人藏书家。自宋室南渡之后,浙江成了全国的学术著述版刻中心,民间藏书蔚然成风。明代,随着姚江学派的兴起,余姚的科甲扬名于天下,“衣冠文献,益盛以大”。读书成就了学人的前途,也造就了一方乡土的藏书之富。泗门,这一浙东富庶之地上的书香古镇,其藏书文化,更值得一书。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步人一个美轮美奂的封闭空间或在清新自然的开敞空间做一些空间转换时,首先给予人们强烈视觉印象的就是“门”。“门”作为空间人口或者出口的特定形象,人们通过它的造型风格与气势就可以感知整个空间的个性。可以说,人口是内部空间序列的开场白或前奏曲,同时也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在文化上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福州文儒坊     
2011年恰值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福州“三坊七巷”作为辛亥革命策源地之一,是多位辛亥革命英烈旧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州十杰”均曾求学其文儒坊“蒙学堂”。“三坊七巷”是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其中曾居住数以百计的高官显贵、学者名流。“三坊七巷”堪称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有形容其为研究中国城坊建设历史的活化石。当地大量完好的明、清、民国建筑风貌完整,是“全国少见、江南仅有”的城市中心历史文化街区和“明清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15.
它是艺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它是不可思议和无与伦比的前卫设计,它成功地把设计理念变成现实作品——它就是世界上最有创意的艺术家为“2003欧洲文化之都”、奥地利的美丽古城格拉茨设计的建筑地标——穆尔河上的“贝壳岛”。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剧院将二者完美融合。过去3年是全国新建大剧院的爆发期,各地拔地而起的大剧院,已经不止是单纯的文化概念,而是投射出更多的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投资数千万甚至数亿建成大剧院,如何使其既作为一地的建筑地标,又能担当起文化地标的作用,成为建设者、运营者和管理者三方待解的命题。日前,《人民日报》记者走访了运营四年的广州大剧院,以这家充满活力的年轻剧院为样本,探索剧院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的精神享受相连、使人文情怀与经济发展相依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秦德公“磔狗邑四门”宗教文化意义试说王子今历史迈上文明初阶之後,随著聚落规模逐渐扩大以及相对确定的地域文化中心的形成,於是出现了具有行政领导作用的以夯筑城垣作为基本防御形式的城邑。考察中国古代城市史,可以看到“象天法地”以造筑城邑的传统原则,有著久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着奥运年和金鼠年的到来,婚庆消费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人结婚的礼仪标准模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民俗文化之一的婚俗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理应得到全民的关注与保护。2008年起,恒源祥家纺融合“大家纺”概念,将“和气致祥”作为公司的文化定位,由此着手开展“祥和文化”与“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并与产品相结合,由婚庆作为切入口,将中国的祥和文化进行延展。  相似文献   

19.
陈智勇 《寻根》2002,(6):8-13
人类在适应和控制自然环境的进程中,最富有创造性的一项成果便是宫室台榭的发明。这些建筑形式的出现,不仅大大增强了人们对自然的适应和控制能力,而且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着很深的文化意蕴。其中,作为先秦时期人们建筑生活中的“台”,即具有这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