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和谐的过程。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也非常重视通过交往、合作等手段改善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生生交往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等基本素养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课堂交往的时效性降低了。如何保证课堂交往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有效课堂交往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有效课堂交往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透过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工具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预期交往任务,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效课堂交往,从本质上讲,是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互为主体性、能动性、多媒体、多元性和反馈性是有效课堂交往五个主要特点。有效课堂交往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社会性及合理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机制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课堂话语在教育实践场域中是教师表达个人知识常用的载体,以课堂提问、课堂评价等形式时刻影响着师生交往。透过教师课堂话语可以透视当下课堂生活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切入点转变教师与学生交往的观念和形式,探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交往方式。  相似文献   

4.
生生交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理解以达到共同理解。然而无论是教学理论还是教育实践中,师生交往都是占据主要地位,生生交往只是作为构成教学交往的一个完整部分被提及却没有具体的、深刻的探讨。本文从我国的课堂上生生交往的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生生交往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回归其在教学交往中的应然位置。  相似文献   

5.
课堂师生交往就是师生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的交往和接触,从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这里的相互影响包括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相互了解。 课堂上的师生交往首先表现为师生双方的相互沟通,即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则要接受知识和接受做人的基本道理。其次表现为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即老师有系统地经常地实现旨在引起学生相应反映的行动,并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调整老师自身的交往手段,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课堂上师生交往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师生双方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6.
学校课堂师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交往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和情感心理学理论等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访谈的方法,以高中课堂教学为例,总结归纳出目前课堂师生交往中存在的情感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全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总结了师生交往互动中呈现的三大问题,并努力寻找对策,提出了作者的三大建议:重视课堂生态场的建设,重视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生的指导,加强学习评价、使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师生交往互动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目前在课堂的交往互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分析归纳后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合作、促进教学相长的交往过程。目前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形式性、不平等性、伪饰性和工具性倾向等。为了提高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交往观,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有效对话,注重提高师生的课堂教学交往能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创建多种教学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方式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纪律是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是教师进行课堂控制的依据。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为使自己的行为不遭致教师的惩罚,学生在课堂上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课堂违纪行为体现了学生在教师行为的影响和控制下的主动建构,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因素。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方式主要包括:讨好、合理化、投机和抵抗。  相似文献   

11.
交往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对象。在现代哲学视野中,交往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课堂交往是指作为自由主体的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之间所达成的对话、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每个人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在对话和沟通中师生对课程教材文化的理解、筛选、培植都体现了课堂交往形式的多样性。因此,课堂交往的有效实现也必然建构在这种多样性的路向上。  相似文献   

13.
课堂交往是指作为自由主体的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之间所达成的对话、理解和沟通,从而达到每个人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在对话和沟通中师生对课程教材文化的理解、筛选、培植都体现了课堂交往形式的多样性。因此,课堂交往的有效实现也必然建构在这种多样性的路向上。  相似文献   

14.
生生交往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理解以达到共同理解,它是师生交往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从我国课堂上生生交往的现状出发,试图通过对生生交往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和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回归其在教学交往中的应然位置。  相似文献   

15.
交往互动的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 ,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 ,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数次的教育教学改革涉及了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却惟独忽视了“课堂”这一学校中最为细小的细胞。为适应未来新型的教育模式 ,与之相配的必须是一种交往、互动的课堂氛围。什么才是交往、互动的课堂呢 ?本文试从几方面进行探讨。一、合作协商的学习氛围合作协商是形成交往、互动课堂的必备条件。所谓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互促学习 ,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作学习中有两种角色 ,一种是学…  相似文献   

16.
谈“交往互动”在课堂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提倡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互动互惠,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情感交往型课堂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意在实现学习者逻辑认知与情感体验的有机统一。课堂安全感是师生间产生情感交往的前提条件,更是构建情感交往型课堂的关键要素。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安全感缺失的现象时常发生。究其根本,主要是由机械的师生互动模式、失度的课堂管理形式,以及过度注重知识输入的教学方式等原因导致。培养课堂安全感需要遵循三大原则,即自由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情感交往与知识教学的相互交融、教师引导与学生输出的科学安排;并采用四大具体实施策略:以民主自由氛围为课堂安全感的培养基,以师生共建课堂秩序为课堂安全感的稳定剂,以双向关怀为课堂安全感的动力源,以输出式教学为课堂安全感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中学英语课堂交往互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性活动而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多边统一活动过程,是一种以课堂为平台的特殊交往活动。中学英语课堂交往互动学习策略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课堂交往  相似文献   

19.
论数学课堂交往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数学课堂交往的特殊性及课堂提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策三教授指出:“主体性,这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诉求必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交往是以全体学生主体性发展为旨归。是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多种交往形式的统一。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与他人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影响中体验主体存在和主体创造,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在交往活动中,课堂主体相互“以不同的活动方式,创造着新的关系,也创造着意义和价值,又相互交换着意义和价值:他们在活动中不断肯定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