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利平 《寻根》2014,(5):117-121
壁画是清代至民国初年岭南特别是广府传统建筑上多种装饰工艺中的一类。现存的祠堂、庙宇和民居建筑等传统建筑上目前还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壁画。这些壁画题材多样,内容广泛,内涵丰富多彩,包含传统伦理道德、民间信仰崇拜、传说故事、文化风尚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清代至民国传统建筑壁画多绘制在民间祠堂、神庙建筑头门外墙上方和建筑内墙壁上部。民居建筑上的壁画多在头门外墙上方。  相似文献   

2.
古民居经堂壁画是有别于藏传佛教寺院壁画的一种壁画形式。文章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相关研究结果,试对俄巴绒二村古民居经堂壁画的年代、壁画题材、绘画风格技法以及相关佛教史内容等进行初步研究。俄巴绒二村古民居经堂壁画对研究清代壁画题材和相关佛教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文化主要经历3个阶段——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期。古风时代是古希腊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神话在这一期间形成,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亚12众神统治希腊人的信仰,并至今被各国在各种文化背景下提及;文学艺术中,诗歌、雕塑、壁画也初具规模;哲学家泰勒斯打破了人们以往“以超自然的方法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LEA  WU  吴钢 《中外文化交流》2009,(3):50-55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其中完好保存的数百个洞窟的壁画和彩塑精美绝伦。1900年,小道士王圆篆在石窟的墙壁上偶然发现封存已久的藏经洞,洞内堆积大量的写卷、绢画、画幡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为揭开敦煌神秘的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5.
古埃及诸神     
正古埃及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古代埃及人信奉多神教,各式各样的神灵除雕像外,还常以神殿浮雕和墓室壁画呈现。探究遗存下来的神灵雕像、浮雕、壁画等,不仅可以管窥古埃及人的社会生活,还可以领略到古埃及人的精湛艺术。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窟壁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艺术技巧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敦煌壁画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七类:一、佛像画;二、佛教故事;三、传统神话题材;四、经变画;五、装饰图案;六、佛教史迹画;七、供养人画像。  相似文献   

7.
顺德壁画     
正壁画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绘画形式之一,从最早的岩洞壁画、摩崖壁画,到墓室壁画、寺观壁画,再到宫殿壁画、祠堂壁画,我国壁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并诞生了许多经典之作,如内蒙古阴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洛阳烧沟汉墓壁画、敦煌莫高窟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山西定襄关帝庙壁画等。顺德壁画始于清代晚期,是顺德古建装饰艺术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对于绝大多数参观莫高窟的游客来说,这里的每个洞窟都好比一本“无字天书”,有太多奥秘可寻。而为人们打开这一扇扇奥妙之门的,便是一群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美女讲解员们。通过她们,游客不仅可以揭开千年敦煌的神秘面纱,而且能够了解到深藏壁画和彩塑背后的中国古老文化。  相似文献   

9.
迭戈·里维拉是墨西哥著名画家和20世纪最负盛名壁画家,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少年时代他受古典主义美术教育。年轻时留学欧洲成为坚定的立体主义,尔后回到祖国加入轰轰烈烈的壁画运动。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艺术也充满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凸显拉美艺术与历史的独特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0.
<正>藏族文明史诗——壁画在藏区,没有壁画的寺院、经堂恐怕难以找到,壁画不仅寺庙里有,在一些古建筑及贵族官邸、庄园也随处可见。而今,一些豪华宾馆、饭店也可见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壁画,壁画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和艺术。布达拉宫、拉萨三大寺等著名寺院,可以说是壁画艺术博物馆。藏族人民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壮丽画卷,数量之多、质量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出土墓葬及壁画为蓝本简述拓跋鲜卑服饰的变革历程,从内因——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有意识的汉化进程和外因——北魏政权对汉人士族的倚重和民族交流形成的相互影响两方面论述北朝服装变革的进程,提出服饰融合是文化融合的缩影的观点,简析文化融合对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爱秀 《寻根》2008,(2):18-22
中国艺术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它深埋于地下,得以较好地保存,更由于它的艺术形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成为研究古代社会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等不可或缺的资料。这颗明珠就是汉画像。这些画像主要依附在汉代墓葬中的建筑构件——画像石、画像砖及壁画上,属于墓葬艺术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界定。在传统的文化研究中,基于对文化概念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认识,经验方法、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是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文化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因此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总体上看,厘清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探索"文化生产力"的性质、特点、规律、结构和机制,认识当今文化学与其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进而探究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方法和路径,已是摆在理论界和学术界面前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绘制在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称为壁画,是绘画表现的一种形式;又因画在不同的建筑场所,可以分为殿堂、墓室、寺观、石窑壁画等名称。早在5000年前古代埃及的贵族墓室,古希腊、古罗马的王宫遗址里,都遗存有壁画。中国的壁画起源也是很早的。据(论衡·订鬼)中记载,在远古黄帝时就有避邪恶的“门神画”。而后,各代壁画或见于古文献典籍中记载,或经考古发掘,屡见不鲜。现存壁画遗迹地域分布广泛,数量很是可观。从时间上看延绵200O余年。绘画题材内容也极为丰富。殿堂和墓室壁画多描绘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社会生活场景、墓主人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区域文化角度入手,分析了巴蜀地域文化圈的特质对体育理念多元化的影响,探讨了巴蜀地区体育多元表现形式及其多元体育理念的表现特征,论述了体育的工具性和体育的文化诉求,对巴蜀体育文化诉求的内源性、外源性及其对整个体育文化目标建设和体系构建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前瞻性的思考与审视.  相似文献   

16.
“这套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的丛书,不仅对从事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读者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且对其他广大读者也是一部了解外部世界、积累文化知识、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良好读物。”文化部孙家正部长此处谈及的“丛书”,是指《世界各国文化概览》。这套丛书计划出版多册,系统介绍全世界数十个国家的文化概况,其内容包括各国的文化历史沿革、传世文化大事、民间民俗传统、文艺思潮流派、民族文化特色、文化传统盛事、文物名胜古迹、重大文化成果、文化发展经验以及文化组织机构、文化团体设施、文化历史典故、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也就是如何建设成有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五四"以来中国三次文化宣言<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甲申文化宣言>,其显主题是中国学者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问题,隐主题是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即有建设中国特色的本位文化问题.从文化心理来看,这三次文化宣言展现的是中国文化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到真正确立"文化自信"的复杂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虎文化图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舒宪 《寻根》2010,(3):31-37
<正>所谓虎文化,指特定文化传统所形成的对虎的认识、信仰、观念、习俗等的总称。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国人对虎的认识,大体上经历过一个从崇拜、敬畏,到模仿、利用,再到规避和捕杀,再到珍惜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5-95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斯特罗齐宫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汉风到唐韵——中国文物精品展》在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开幕。该展共200余件的展品主要来自陕西、河南、甘肃、江苏4省的20多家博物馆。包括中国东汉至唐代的金银器、玉器、玻璃器、瓷器、三彩陶塑、石造像、壁画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9件。不少展品系长期首次在欧洲国家展出。这些形态各异、工艺独特、绚丽多姿的珍贵文物,从不同角度反映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全国许多地方,文场文化建设和广场文化活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本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广场文化研究也自然地成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对广场文化现象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广场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对繁荣发展广场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