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阳 《幼儿教育》2003,(3):24-24
设计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龄幼儿有着强烈的模仿成人行为的欲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如切菜、洗碗、扫地等,为此,我根据幼儿的学习特征,选择了幼儿最熟悉的一些食物(如黄瓜、青菜、胡萝卜、苹果等),引导幼儿运用目测区分物体的大小,并尝试使用常见的工具改变物体的大小,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满足幼儿参与劳动的愿望。我还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郭源 《幼儿教育》2003,(3):23-23
设计思路: 一天,我带孩子们到郊外游玩,忽然有个刚拉完小便的孩子大声叫道:“老师,好奇怪,我拉的小便没有了!”小便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很快大家发现小便被泥土吸掉了。为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我在孩子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3.
中法合作项目“做中学”是国家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学会共同倡导、发起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实验计划,它着眼于幼儿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大胆交流等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逐渐意识到“科学不再是我们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所记忆的,一些看来没有意义的定义和表格。对幼儿来说,科学更多的是能动的——观察、怀疑,并查明某些事情的改变会引起什么发生。”本项目为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升教育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以下刊登的是上海试点园静安区南西幼儿园的几则活动方案,从中我们可以初步感受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磁铁(上)     
1.磁铁能吸引金属构成的物体,但不是所有的金属。2.磁力能够穿透各种材料。3.磁力是可变的。4.磁铁有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相似文献   

5.
6.
7.
8.
磁铁(中)     
【活动4 抓住回形针】活动目标科学概念磁力是可变的。科学过程技能运用各种感官进行集中观察。科学词汇吸引、条形磁铁、比较。活动材料2根橡皎带、装有回形针的大容器、2块条形磁铁、2根钓鱼竿(可任意选择)、科学发现日记。活动准备在每块条形磁铁的正中间用一根橡胶带拴紧。通过橡胶带来钩住一个回形针。在橡胶带上拴一根长绳子,如果愿意,可以在绳子上拴上一根鱼杆。把回形针  相似文献   

9.
潘小明 《江西教育》2003,(3):26-27,19
片段一师:有20个小朋友做取花游戏,比谁最先拿到这朵花。电脑显示:师:对于这样的比赛,请谈谈你的看法。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肯定最先拿到这朵花。生2:那倒不一定,万一站在边上的小朋友跑得快呢?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花的距离是不相等的。要不,就请张××站在最边上,好吗?(同学们都会意地笑开了。)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做中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手做”(hands-on)是一种由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旨在使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体现其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活动在美国已经开展了十多年。1992年,法国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夏帕克先生倡导在法国开展这项科学教育改革,1996年法国引入这个项目,命名为“LAMAP”(La Main a La Pate,其含义是“动手和面团吧”),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已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实验网络,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由我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做中学”(Leaming by doing)项目是借鉴和引进了其中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自身的经验构建的一项科学教育改革计划,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的部分幼儿园和小学试点研究。“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董旭花 《山东教育》2005,(12):26-26
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来讲,记录有两种,一是观察记录,如种子发芽生长的观察记录、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记录;二是实验记录,如幼儿在做磁铁实验时,记录磁铁能吸什么,不能吸什么;在做溶化的实验时,记录哪些东西可以溶化在水里,哪些东西不能溶化在水里。在现阶段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倡导教师引导幼儿做记录,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蒋昕捷 《山东教育》2006,(7):125-125
“我把教育实验放在幼儿园和小学比较现实,至少能把12岁以下的孩子保护下来。”在近日召开的“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研讨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院士坦言,应试竞争的压力使得她进行“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时不敢涉及初中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巳达成共识,教育实践上也处在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阶段。那么,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这么难?  相似文献   

13.
《有趣的影子》是在大班进行的“做中学”系列教学活动,含有五个集体教学活动和若干个渗透性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问题思考] 这段时间,我上了一个多单元的计算课,心中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师在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常常是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也就相信所有的学生都会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上刊登了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语文"的课例,读后不禁想起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在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杜威认为:一个人最好是从"做"中学习,学习不仅应该包括使用书本,而且包括使用工具和使用与学习有关的材料;学习不仅在学校内,还应该包括在一个社会之中,使学习尽可能多地与劳动和社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做中学”、“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内涵、背景、目标和出发点、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都有差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做中学”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且会有助于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吴岚  陈雯  赵岭 《幼儿教育》2004,(4):18-20
“蚕的一生”系列主题活动产生于我班幼儿对自然角中蚕卵的兴趣。我们发现饲养蚕的过程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赵岭 《幼儿教育》2004,(4):16-17
“做中学”科学教育研究项目引入我国已有不少时日。为了帮助广大一线教师进一步理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和特点,从本期开始,本刊特开辟“做中学——科学教育新视野”专栏。本专栏将以案例描述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介绍有关研究和实验园的研究成果,供读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1.通过交往互动,自主认识14个生字,会写“巾、牙、尺、毛”4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