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朝龙 《现代语文》2008,(7):104-106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然而就是这首不足300字的短诗,关于其主题,关于罗敷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甚至关于诗中使君的形象,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笔者也不揣浅陋,试作一番评析,权当抛砖引玉,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2.
《陌上桑》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上桑》只有二百六十五个字,故事简单,语言也相当浅近,但理解这首诗的争议却很大。现在,从初中到大学的众多语文教材都将这首五言诗的主旨,归纳为罗敷与使君之间“侮辱和反侮辱的斗争”,即揭露统治者倚仗权势,玩弄女性,荒淫无耻,歌颂罗敷这位美丽的劳动妇女的勇敢坚  相似文献   

3.
诗六艺之一曰“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就是一个很好的起兴。托物起兴,好象和诗所咏的中心内容没有多大关系。诚然,起兴的事物与诗所咏的正事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即如本诗,要赞美罗敷,不写“日出东南隅”也未尝不可。辛延年作《羽林郎》是模仿《陌上桑》的,它就不用什么起兴,直接从“昔有霍家奴”写起,一样不失为好诗。但作为一种表现手法,起兴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从背景题材、主题、情节方面研究《陌上桑》,认为《陌上桑》非佳作。  相似文献   

5.
《陌上桑》这首汉乐府,以其精湛娴熟的技艺,塑造了罗敷这一光辉妇女形象,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传颂不绝的名篇,为祖国的艺术长廊增添了一道不朽的光彩。因此,许多教科书都将其视为典范用来教学,但是由于它在初中课本(人教版)第六册里被列入阅读课文之列,因而往往被人...  相似文献   

6.
乐府本西汉武帝所创立的掌管音乐的官署。魏晋后把所采集的歌辞也叫乐府或乐府诗。乐府诗有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一种是民歌;另一种是文人的创作或拟作。《陌上桑》是前一种——采集的民歌之一。《陌上桑》是一首民间故事诗,一名《艳歌罗敷行》,汉乐府《相和曲》名。是汉朝相和歌古辞。叙述一个太守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词拒绝的情形。诗中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表现了劳动妇女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诗中穿插对话,形象鲜明,描写也很生动。  相似文献   

7.
8.
《陌上桑》是汉乐府叙事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一个具有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成功的人物形象——罗敷。诗中通过叙述一个太守挑逗一个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上层统治者荒淫无耻的恶劣品质,热情地赞美了罗敷的美丽、坚贞和聪明,成功塑造了一个内外兼修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陌上桑》、《羽林郎》都是乐府诗歌。《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美丽的采桑女子,名叫罗敷,诗中叙述了她拒绝太守挑诱的故事。《羽林郎》中的女主人公是个美丽的酒家女子,诗中叙述了她勇敢抵制贵家豪奴调笑的事。这两首诗都用夸张、铺陈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个类似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黑暗现实;歌颂、赞扬了古代劳动妇女坚贞的品质和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两首诗都爱憎分明,感情强烈。  相似文献   

10.
一、设计理念 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叙述了一位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严词拒绝大守诱骗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权贵们的卑鄙无耻,歌颂了劳动妇女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和善于斗争的聪明才智。《陌上桑》叙事完整,结构严谨,不愧为我国古代叙事诗中的一朵奇葩。本设计注意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分析使学生透彻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对诗歌运用的写作特色,尤其是侧面烘托这一手法,能够掌握并运用。  相似文献   

11.
我无意中看到有李正坤的一篇论文《<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小议》,它否定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使君是一个好色鬼,认为使君是诗人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诗人虚构使君是为了更进一步反衬出罗敷的美丽,流露出官本位思想(使君对罗敷的审美具有权威性)和说明美的超时空性。这篇论文言之成理,见解独到,发现了使君在文本中的准确定位,为被读者冤枉了使君伸了冤,读罢不禁为该作者的慧眼独具叫好。可是叫好之余,我发现一个问题没有深入挖掘下去,现提出来见教于大家。2003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教师用书第295页的课文说明里说:…  相似文献   

12.
<正> 《陌上桑》叙述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而遭到严辞拒绝的故事。是我国东汉时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所谓乐府,原是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它不仅负责制定乐谱和训练乐员,还兼有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的任务。《陌上桑》就是被采集的民歌之一。由乐府配上曲谱,可以歌唱。到了六朝时代,人们为了把这种诗跟没有配曲的诗区别开来,就管它们叫“乐府”涛。  相似文献   

13.
汤蒙 《阅读与鉴赏》2006,(10):62-64
乐府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历来很受读者青睐,流传千古,至今仍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它们深刻、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使得千百年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秦罗敷也由此成为中国荚女的通称。两首诗歌虽然形成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人物的独立人格都全方位呈现出“至美”,这种超越现实的“至美”贯穿始终,使得两首诗歌在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宋飞 《语文知识》2006,(4):35-35
《陌上桑》中先后出现了“使君”“小吏”“大夫”“侍中郎”“专城居”等官名,为便于学生理解、背诵该诗,现参考有关资料简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石泽镒同志《别开生面的美的赞歌——读“陌上桑”》一文(见《中学语文》1982年第2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能给人以启发。但有一些看法,还值得商讨。石文认为:“罗敷善蚕桑”的“桑”,是“植桑”。特意注明,“不是采桑。若解为‘采桑’,则与下句的‘采桑’相重迭了”。其实,中国古代劳动妇女,一般是从事采桑养蚕的劳动。如《诗经·七月》中:“春日载阴,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南朝乐府民歌《采桑度》中:“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初曲。”因此,一般注释:“蚕桑,以名词为动词,指养蚕和采桑”(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这是言之有据的。再说,先  相似文献   

16.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它通过对采桑女拒绝五马太守无耻要求的生动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机智,敢于反抗强暴的女性形象,受到历代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吟咏之声不绝的东汉乐府诗《陌上桑》是东汉时期无名氏所作的一首五言叙事诗。该诗描写一位美丽聪明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如何凭藉勇敢和机智拒绝一位太守无理纠缠之事。它含蓄而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蛮横和丑恶,歌颂了劳动妇女的美丽坚贞和聪慧机智。  相似文献   

18.
卡片①乐府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一词最早见于秦代。而把乐府作为一种专门的官署,则始于西汉初惠帝时。汉惠帝设乐府令,乐官掌管的只是郊庙乐章,规模不大。把乐府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汉武帝。《汉书·礼乐志》记载:“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由此可知,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主要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谣。卡片②乐府是古诗体的名称乐府由主管音乐的官署演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陌上桑》是一首乐府民歌,东汉时期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品来,仍觉韵味无穷。它精当的构思,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姑且归纳为四妙:  相似文献   

20.
我无意中看到有李正坤的一篇论文《〈陌上桑〉中的使君形象小议》,它否定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使君是一个好色鬼,认为使君是诗人虚构的一个人物形象,诗人虚构使君是为了更进一步反衬出罗敷的美丽,流露出官本位思想(使君对罗敷的审美具有权威性)和说明美的超时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