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一些老师片面相信“勤能补拙”。因此,数学教学仍以“题海战术”为主,把学生变成“解题机器”,这种教法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非常不利,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符。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解题中得到能力的发展?学会自己学习数学?以下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心得。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经过有意识地训练和潜移默化地陶冶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自动重复的学习行为、心理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以一种稳定的心态、有规律、有节奏地活动而获得优质效果。小学…  相似文献   

2.
边明霞 《考试周刊》2012,(86):17-18
新课改要求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作为知识传播者,老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传统“教”变成学生的“学”。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切实完成好教学任务,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广泛的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而这一点,在我们的现实课堂中落实的并不是很好,这里就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参加一堂公开课的听评课活动,数学老师遍抱怨初三学生上课气氛太单调,上课不配合,很难上。活”课,事后,反恩良久,有话想讲。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上课不愿意参与而变成沉闷无语的呢?是学生喜欢这样吗?我看未必!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老师身上,教师纯粹就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上课。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兴趣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相似文献   

6.
张秀清 《天津教育》2022,(19):32-33
<正>“双减”政策落地,给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发地爱学数学、高效地学好数学,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形成更强的学习能力,成为每位教师必须思考探究的问题。作为一线教育者,我尝试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浅述如下。一、问题驱动,学会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积极思维,针对“问题”进行大胆探索,如何把学习过程变成问题“再出现”和“再解决”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中增设了“实践活动”的教学栏目,而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对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呢?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  相似文献   

9.
“提出问题是创造发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提出自己的见解比解决几个问题更重要”等论断都是在强调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个性意见的重要性。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大家的共识。无论是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者,还是一线的实践工作者都希望学生有较强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在当今的教育教学实际中,当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见解时,我们老师又有多少耐心去主动倾听、接受呢?因此,往往学生大多成为知识的容器是我们教育失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邝国宁 《广西教育》2007,(6B):13-13
怎样的情境才是教学情境?有些老师用“生活情境”来人为地制造情境是不可取的,而应该用与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反映当前学习内容本质的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土壤,它引发探究活动和数学思考,情境设计应注意情境的数学化,情境应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情境不仅重视生活化、活动化,更应该重视情境的数学化。让情境为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相似文献   

11.
欧孔群 《广西教育》2012,(20):62+64-62,64
作为特级教师,黎有文把数学教学当成一份终身的事业。他说:“虽然自己教的是数学,但最终目标还是育人。”为此,他亲近学生,相信学生,包容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丰富多彩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在与老师或同伴的合作探讨中,在具体、生动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玩乐、交流,既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又能体验到成功的陕氐  相似文献   

12.
张伶 《学子》2012,(12):29-29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现代与经典"的观摩活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师附小孩子们精彩绝伦的课堂表现,他们在课堂中实现了自我,张扬了个性。追根求源,孩子们为什么能有如此表现?主要是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掌握了"放"的艺术。传统的老师总是把自己当作“纤夫”,对学生一点一点地教,要他们亦步亦趋,教不厌细,日清月结,把学生看成是需要拉...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改理念,新的学习方式,给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在充满朝气的语文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正在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听到的是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课堂正从老师讲、学生听单元化活动转向为多元化,课堂由一言谈变成了群言堂,语文课堂一改过去的沉闷,呈现的是一种充满动感、鲜活的气氛。但在“热闹自主、书声朗朗、小手如林”的后面也透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是问题的解决〔案例〕上课伊始,老师总是这样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成为我们的探索方向.教师要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把学习活力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发展其数学思维呢?下面笔者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一点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得不是很好,这里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变成“自主探索”,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应更具自主性、思考性和探索性。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给我们呈现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如下图:在磨课时,我一直有这样的疑惑:面对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个新问题,学生的思维都直接指向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吗?学生割补转化的意识是怎样产生的?我的教学研究团队在交流、实践过程中认识到,在学生已有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支撑“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的数学活动经验。换句话说。“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更多地表达了编者和教师的想法,而不是多数学生原生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于永正老师说:“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学的课堂就不能只是教师讲的“讲堂”,而应成为学生学的“学堂”。这就是说,老师既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又要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怎样把“讲堂”变成为“学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读法和学法两个主要环节。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之法。所谓读,不只是付诸嘴巴的“声读”,也是付诸脑子的“思读”,更是付诸情感的“品读”。读,其实是一种眼观、口诵、脑思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了使这种学习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是老师直接讲解?还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探求、尝试去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选择后者,让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平台.下面以一道习题教学为例,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