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日新月异,诞生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观念的彻底改革。要实现这次改革的目标,除了制定新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外,更加重要的是如何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深入理解新课程思想,从而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教授给学生,培养新式人才。因此,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毕竟‘名师出高徒’,教师直接教育学生,对学生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本文对数学实施探究性教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绍山 《孩子天地》2017,(5):265-266
1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独立完成任务,以获取知识与技能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地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针对传统学习方式的这一弊端,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年级大都安排在一、七年级,一年级是启蒙的阶段,对学生来说,一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是新的,毫无传统与非传统之分,课程改革要实现预期目标并非难事;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接受了六年传统的教学,课程改革一下子要实现预期目标,难度可想而知。那么,在开始实施课程改革到适应改革这段时间里,我们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工作呢?我认为更应以人为本、更应理论联系实际、更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  相似文献   

6.
学习风格理论是最近这些年兴起的理论,基于该理论,依据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社会需要和学生特点,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进行构建。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接受偏好,已经成为体育教育个性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夏英 《宁夏教育》2004,(11):22-23
根据新课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并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弊端进行深刻剖析以及吸取国外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界定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于是阅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之一。结合传统的语文教学,结合课程改革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是课程改革之前阅读教学的讲授阶段,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师讲授下的学生接受的过程。这种情形下的学生基本上处于完全接受的状态,教师对文本如何解读,学生就接受什么样的段落大意与中心思想。二是课程改革之后阅读教学的合作探究阶段,这个时间的阅读教学呈现出比较热闹的情形。合作探究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这些理解往往突破了教师的预设,在课堂上生成了一些所谓的“未曾预设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蒋坤 《华章》2009,(16)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课程改革,课程设置越来越偏重于专业技能培养,体育课程被压缩到比较狭小的发展空间里.同时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常常忽视学生感受,作为教学对象,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被动地参与,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挖掘培养学生的感兴趣的体育课程资源是我们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否接受新课程,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非金钱成本效益、课程的实用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关心事项、学校对教师的支持、校外对教师的支持等5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态度均有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情况良好,在影响教师接受度的5个方面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的非金钱成本效益接受情况最好,而校、内外的支持是最差的.  相似文献   

11.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形式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相似文献   

12.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不是变过去使用较多的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不是要否定接受性学习方式?能否对上述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将直接影响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郭江 《中小学电教》2008,(11):77-77
<正>新一轮政治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政治课教学内容的变革,如新增了文化生活模块,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评价体系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教改目标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案例亮点:综合课程改革管理系统应用范围:课堂与教学综合管理实践效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管理保障2009年,育才中学开始实施综合课程改革,实施全天候课程,实行走班制教学,将整个高中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多个学程,对课程管理实行学年学分制,对课程评价建立学生学业成就积点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基础型课程的学习时间,可以自主选择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修荣誉课程,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只是被动接受学校  相似文献   

15.
戴碧星 《考试周刊》2012,(31):109-109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广大学校而言,一方面是学生生活经验与所学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学生理解和接受国家统一课程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是各地区潜藏着极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课程资源,但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困难;面对诸多矛盾,开发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在各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本次课程教材改革一个夺目的“亮点”。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原有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保证学生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在进行着一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场课程改革,围绕“学生发展”,鲜明地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目标,它不仅关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而且关注教学过程——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发现等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法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段有与课程改革思想精神一致的教学法作依托,课程内吝再新教材再变,也难以实现改革目标。正因为如此,教学法的改革才显得那么重要。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教授模式)为特征的教学过程,只能使学生陷于“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境地,它严重地妨害了学生的能力思维发展和人格个性发展。这样的教学,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摒弃该教学模式,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成学生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王倩 《考试周刊》2013,(62):140
<正>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政治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力军的教师必须明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一、观察生活,重视积累生活经验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至今已十年,这是一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中关于课程内容的改革有这样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