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诗歌翻译中激发读者美感的几个要素,如诗歌形式美,诗歌的整体美感,读者的审美习惯,意境与选词等,从读者审美的角度探讨了翻译美学中形式美与意美的问题,突出强调了形式美对于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伪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变异形式已经引起译界较多关注,关注译者目的的伪译行为在庞德诗歌翻译中得到完整的体现.文章就其诗歌翻译的意象美展开"伪翻译"的美学解读,深入透视庞德诗歌翻译的特点和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芳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50-151,186
"陌生化"是一种把平淡无奇的语言变得不平常,从而增加新鲜感的艺术手法。古今中外,诗人通过改变日常语言惯常化的状态,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东西"陌生化"。"陌生化"适用于诗歌创作,同时也适用于诗歌翻译。在考察中外诗歌"陌生化"现象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诗歌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能再现诗歌韵味,给读者焕然一新的艺术感受,同也丰富了译入语文化。  相似文献   

4.
诗歌的音韵、音调和音节等形成了诗歌的音乐美,而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的灵魂。本文通过对英汉诗歌韵律的差异性和各自独到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诗歌翻译的审美要求——保持诗歌音韵的协调和节律的和谐,以实现诗歌翻译的音乐美,从而再现原诗歌的音乐性和欣赏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顺应理论对古汉语诗歌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了古汉语诗歌的翻译。论述了语境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和动态顺应在古汉语诗歌翻译中的表现。古汉语诗歌翻译是译者与原文和读者间的一个动态顺应过程。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诗歌翻译要求在目的语中重现原作特殊的形式及意蕴,译者不仅要传递原诗的信息内容,而且要达到审美效果的等值转换。审美符号能否有效转换是衡量译诗好坏的标准。本文以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在诗歌翻译中审美符号转换的前提及不同的转换方法可能带来的不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古典诗歌有巨大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其对外传播和交流有助于实现中西方文化平等对话.本文以"三美论"为着手点,以许渊冲先生的法译诗经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从美学层面上分析和探讨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我们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应用这种理论于诗歌翻译及其批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诗歌的翻译归根结底是审美的翻译。诗歌翻译必须达到满足读者期待心理,适时创新形式,选材以情动人,文字晓畅易懂等审美要求。译者应以诗歌翻译审关要求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0.
孙宁宁  邢瑞 《海外英语》2011,(10):218-219
由于世界各国语言与文化的多元性和巨大差异,翻译工作呈现出相对性的特点。而关于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诗歌作品的可译性,也经历了一个由绝对不可译到相对可译的转变。在翻译诗歌的过程中,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矛盾逐渐凸现,如何处理诗歌翻译中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翻译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诗歌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它既有文学翻译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文章从中西美学传统和诗歌理论传统的比较入手,探讨诗歌翻译所应遵循的原则,即诗歌翻译要迁就目的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这样才算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张朵 《培训与研究》2009,26(9):128-130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度浓缩。其意境深远,蕴含着许多美学元素。本文探讨了古诗词英译中的美学特质以及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并阐述了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中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原则,并用其理论赏析了不同的英译版本,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苏军锋 《培训与研究》2007,24(3):118-119,122
英语学习的困难,除了没有掌握正确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外,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缺乏语言的审美能力,以致陷入兴趣缺失——学习吃力——效果不佳的囹圄。本文从英汉互译中的美学因素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各自具有的音韵美、形式美及意境美。  相似文献   

14.
作为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诗歌的研究和翻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而诗歌的翻译又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翻译活动,应更多考虑其美学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的体现应从翻译要素及相互关系、诗歌语言的比较与使用、不同文化的比较与转换等诸多方面入手,方可保持诗歌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15.
含蓄是中国文学语言中的重要属性,它不仅可以拉开读者与文学作品间的距离,在赋予文学作品张力的同时,给读者驰骋想象的空间。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在适当的审美距离之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握好原文中的含蓄表达和蕴含情感,从而使译文读者在译文阅读过程中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似的审美感受,也使译文获得与原文相似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6.
《渐》是丰子恺先生《缘缘堂随笔》中的一篇。文章以其独特的美感得到中国文学界和读者群的青睐。而张培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翻译家,所译散文受到译界推崇。本文拟运用刘宓庆、毛荣贵提出的翻译美学理论,从韵律、字词、句子、意境四个层面对张培基英译的《渐》进行审美重构,分析张培基英译散文《渐》如何再现汉语散文的美学价值,从而为散文的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翻译这个特殊的审美过程,发现影响原文审美价值在译文读者那里实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译者、翻译规范和读者;并分别从这三个因素入手,详细分析了每个因素对读者审美活动的具体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审美价值传递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翻译学而言,美学模式可以说是翻译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原因是美学模式能最充分地反映汉语的本质特点和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中国的翻译美学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和美学,从原始社会至各个朝代推陈出新,其踪迹遍布《周易》、《老子》、《庄子》等经典。严复、傅雷、钱钟书的翻译学理论也无一不是在借鉴传统哲学美学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9.
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表现为用音乐性语言建构节奏美意象、用色彩性语言建构感官美意象、用拟情性语言建构情绪化意象,及通过陌生化手法增大诗歌语言所承载的信息量,从而生成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同时流露出中西融通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